第88章 絕境轉機:受降招安,能否珍惜當下

字數:2720   加入書籤

A+A-


    李北海困惑說:“李準怎麽會預先知道我們會缺糧食?” 他眉頭緊鎖,眼中滿是疑惑。他開始意識到李準的不簡單,但仍然想不明白其中的緣由。他的心中有些慌亂,這種未知讓他感到不安,他一直以為自己對清軍的行動了如指掌,現在卻發現自己好像一直在李準的掌控之中,這種感覺讓他很不舒服。
    李亞漢長歎口氣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李準備就是搞錢出身的,他掌控了廣東絕對的財經大權。李準打仗舍得花錢,他深知財富在戰爭中的魔力。每一個參戰士兵的軍餉在他的指令下翻了一番,那沉甸甸的銀子如同冬日裏的暖陽,暖了士兵們的心。戰死撫恤金更是高得驚人,對於那些可能馬革裹屍的士兵來說,這是給家人最後的慰藉,仿佛是一份生命的保險。若是獲勝,重獎更是如璀璨的珍寶在前方誘惑。而李準自己,分毫不取,將所有的財富都分給了參戰軍士。那些白花花的銀子,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就像他手中最有力的武器。他媽的李準太有錢了,我們那點家底根本耗不過他。” 李亞漢咬牙切齒地說道,眼中滿是無奈與憤恨,他深知這場戰爭在經濟上他們已經輸得一塌糊塗。
    李北海垂頭喪氣地坐在椅子上,往日的威風早已不見,隻剩下滿臉的疲憊與迷茫。他用手撐著頭,低聲問道:“那我們現在應該怎麽辦?” 他的聲音沙啞無力,仿佛一個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的孩子。聚義廳裏一片死寂,隻有那幾盞油燈在風中搖曳,發出微弱的光,映照出眾人絕望的臉龐。
    李亞漢眼睛黯淡,像失去了光澤的寶石,泄氣地說道:“大哥,我也不想這樣,但現在隻有一條路,下山投降。” 他的話語如同一記重錘,砸在每個人的心上,讓原本壓抑的氣氛更加沉重。他看著李北海,眼中有一絲哀求,希望他能麵對現實,不要再做無謂的掙紮。
    李北海氣籲籲地猛地站起來,眼中怒火重燃,發怒說道:“清軍圍剿我多年,哪一次不是困難重重,但哪一次我們不是死裏逃生後東山再起,我寧死不降!” 他的拳頭緊握,骨節泛白,仿佛要把所有的不甘與憤怒都凝聚在這緊握的拳頭上。他在廳中來回踱步,每一步都帶著決絕,身上的衣服因他的動作而獵獵作響,像是在為他的憤怒助威。
    李亞漢誠懇地看著李北海,眼中閃著淚光,說道:“大哥,如果我一個人也寧死不降,但其他兄弟呢,那可是上千家庭上萬個人,上千人因我倆而死,上千個家庭因此失去父親或者兒子或者兄弟,就是佛祖也不會原諒我們的。” 他的聲音顫抖著,每一個字都飽含著對兄弟們的愧疚和對生命的敬畏。
    李北海哆嗦著,嘴唇顫抖,眼中的怒火漸漸熄滅,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痛苦:“其實我也不想這樣,但這不是沒有辦法嗎?” 他的身體像是被抽幹了力氣,重新坐回椅子上,雙手抱住頭,陷入了深深的自責與無助。外麵的風呼嘯著,吹得聚義廳的門窗哐當作響,仿佛也在為他們的命運悲歎。
    李亞漢恨恨地看著李北海,眼中閃過一絲決絕:“辦法是有的,就兩條路,一是我將你殺了,然後我自殺,放兄弟們一條活路。二是下山投降,你我都有活路。你選,早作決斷!” 他拔出腰間的刀,那寒光閃閃的刀刃在油燈下格外刺眼,他的手因用力而微微顫抖,顯示出他內心的掙紮。他不想走到這一步,但為了兄弟們,他已經沒有其他選擇。
    李北海看著周圍憤怒又絕望的兄弟們,看著那閃著寒光的刀,知道大勢已去,已經退無可退。他的心中五味雜陳,曾經的夢想、信念在這一刻都化為泡影。他緩緩站起身來,眼中滿是悲涼,仿佛看到了他們曾經的輝煌如泡沫般破碎,那些與兄弟們一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日子,那些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時刻,都一去不複返了。他的身體微微顫抖,像是在寒風中孤獨的落葉,最終,他隻好決定下山投降。
    於是,李亞漢頂著巨大的壓力,在這關乎生死抉擇的時刻,想起了過去在山下那位受人敬重的教書先生。他一路疾奔,在山間崎嶇的小路上磕磕絆絆,心中隻有一個念頭:為兄弟們謀求生路。找到教書先生後,他言辭懇切地說明了來意,眼中滿是哀求。教書先生雖麵露猶豫,但看著李亞漢那近乎絕望的神情,還是點頭答應了這危險的使命。
    教書先生來到李準大營,那大營戒備森嚴,士兵們的眼神如鷹隼般銳利。他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向衛兵表明來意。消息很快傳至李準耳中,李準聽聞後,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這是一個重大的決定,涉及眾多因素。在慎重考慮後,他決定向總督岑春煊請示。書信送出後,李準在大營中來回踱步,心中忐忑不安。他既希望能順利解決此事,減少傷亡,又擔心總督不同意,引發更多變故。
    岑總督收到李準的請示,坐在威嚴的總督府中,權衡利弊。他的目光在書信上停留許久,腦海中思緒萬千。最終,他同意了李準的請求,決定接受大土匪李北海部投降。消息傳回李準大營,眾人皆鬆了一口氣。
    李北海手下的人,大多是些為生活所迫的農民,他們本就無心為匪,隻是被亂世裹挾。李準看著這些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人,心中滿是憐憫。他決定共遣散上千人,讓他們回歸正常生活。當發放路費時,這些農民土匪們眼中滿是驚訝與感激,他們從未想過會受到如此對待。手中的路費,對他們來說不隻是回家的盤纏,更是一份重新開始的希望。他們相互攙扶著,踏上了回家的路,那背影在夕陽下顯得格外落寞又充滿希望。
    而對於李北海的親信,李準經過深思熟慮,決定保留 80 人。他將這 80 人整編為先鋒隊,任命李北海為哨官。這一決定在軍中引起了一些波瀾,但李準有自己的考量。他相信,給這些人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他們會珍惜。
    那麽李北海會珍惜當下嗎?
    喜歡鐵血書生之南海風雲請大家收藏:()鐵血書生之南海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