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不要和碎嘴子深交

字數:4565   加入書籤

A+A-


    生活中,總有這樣一類人:他們像永不停止的複讀機,走到哪裏,閑話就帶到哪裏。從同事的穿著打扮,到朋友的感情私事,從鄰裏的家長裏短,到名人的花邊新聞,沒有什麽話題是他們不敢議論、不願評判的。這類人,我們俗稱“碎嘴子”。
    碎嘴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口無遮攔。公司茶水間裏,孫姐端著馬克杯,用肩膀頂開實習生小王的隔板:“我跟你說個大瓜,隔壁部門李姐上周在會議室哭了整整一小時!我表妹在物業,說看見她老公摟著個年輕姑娘進了酒店......”
    小王剛要開口,李姐抱著文件路過,孫姐非但沒收聲,反而提高音量:“可不是嘛,現在的男人沒一個靠譜的!”
    李姐的腳步踉蹌了一下,文件散落一地,她蹲下身時,孫姐還在咂舌:“你看看,心裏有鬼才慌成這樣。”
    周末同學會上,老周舉著啤酒突然拍桌:“小美,還記得高三翻牆被抓那次嗎?你追的那個體育生現在孩子都兩歲了吧?”
    小美攥著玻璃杯的指節發白:“老周,差不多行了。”
    “開個玩笑嘛!”老周攬住她肩膀,酒氣噴在她臉上,“當年你寫的情書,我現在都還留著......”
    小美猛地起身,椅子在地板劃出刺耳聲響:“我突然想起家裏有事。”
    老周望著她的背影嘟囔:“裝什麽清高,不就被拒絕過嘛。”
    一旁的同學小聲勸:“別說了,人家都尷尬了。”
    老周卻把酒杯重重一放:“玻璃心,這點玩笑都開不起!”
    在鄉下大槐樹下,碎嘴子的威力更是顯露無遺。趙嬸嗑著瓜子,把板凳往人群裏挪了挪:“小芳家昨天又吵架了!我隔著牆聽見她男人喊‘你天天濃妝豔抹,當自己城裏人呢’,嘖嘖,聽說她在縣城ktv當服務員......”
    王大媽立刻接話:“我說呢,上次見她穿露肩衣裳,正經女人哪這樣!”
    這時路過的張大爺插了句:“別亂說,我聽說是在餐廳當領班。”
    趙嬸翻了個白眼:“領班?說得好聽,指不定陪酒呢!”
    這話傳到小芳婆婆耳朵裏,當晚院裏就傳來摔碗聲:“你個不正經的東西,趕緊給我滾!”
    小芳抱著孩子蹲在村口哭,趙嬸還湊過去假惺惺地說:“妹子,聽嬸一句勸,女人得守本分。”
    村裏老張家兒子考上重點大學,這本是件喜事,王大爺卻蹲在牆根冷笑:“老張頭去年賣牛的錢都不夠蓋豬圈,哪來的錢供孩子讀好學校?指不定是在城裏幹了見不得人的勾當!”
    一旁的老陳立刻附和:“就是!聽說他兒子考試的時候坐了關係戶的車!”
    老張頭路過聽見,氣得臉漲通紅:“你們血口噴人!”
    王大爺卻慢悠悠地說:“喲,被說中惱羞成怒了?”
    老張頭抄起牆角的掃帚,被鄰居死死攔住:“別跟他們一般見識,越吵越說不清!”
    與碎嘴子相處,還會陷入負麵情緒的漩渦。健身房裏,趙哥把啞鈴砸在地上,金屬碰撞聲驚得旁人回頭:“這教練就是騙錢!教的動作根本沒用,我練三個月一斤沒掉。”
    新手小李猶豫著放下加重的鐵片,教練過來糾正動作,趙哥卻大聲嘲諷:“少來這套,你就是想讓我續課!”
    教練耐心解釋:“每個人體質不同,訓練效果需要時間......”
    “得了吧!”趙哥打斷道,“我朋友在別的健身房,一個月就練出腹肌了!”小李看著鏡子裏自己的身影,默默把訓練計劃塞進了包裏。
    家長會後,王媽媽拉著幾個家長躲在角落:“咱們班老師指定收禮了!上次我沒給紅包,孩子座位就從第二排調到倒數第二排。”其他家長紛紛附和。
    張媽媽有些猶豫:“會不會是誤會?老師平時挺負責的......”
    王媽媽立刻反駁:“怎麽會?隔壁班家長都送購物卡了!”
    第二天,家委會群裏炸了鍋,有家長質問:“老師是不是區別對待學生?”
    班主任連發三條語音解釋,卻被刷屏的質疑聲淹沒。最後她無奈發了條長文:“如果我的工作讓大家產生誤解,我願意接受調查......”
    王媽媽卻在群裏陰陽怪氣:“解釋就是掩飾。”
    在農村小賣部門口,幾個碎嘴子圍著老李家的牛指指點點。張嬸撇著嘴說:“你看這牛瘦得皮包骨頭,老李家肯定天天偷懶!”
    劉大爺吐了口唾沫:“去年他家麥子收成差,指不定是遭報應了。”
    老李媳婦正巧來買鹽,聽見這話紅了眼眶:“我們夫妻倆天不亮就下地,你們憑什麽這麽說?”
    張嬸卻翻著白眼:“喲,說兩句就受不了?心裏沒鬼怕什麽!”
    老李趕來拉走媳婦:“別跟他們吵,越吵越髒了耳朵。”
    碎嘴子的存在,還會破壞人際關係的和諧。公司項目組裏,陳組長拍著組員肩膀:“領導根本不信任你們,這個項目關鍵部分還得靠我盯著。”轉頭又對領導歎氣:“年輕人就是不靠譜,讓做個方案拖三天。”
    組員小林忍不住說:“陳組長,我們已經加班趕進度了......”
    “少找借口!”陳組長打斷道,“不想幹趁早走人!”
    半個月後,組員集體提交調崗申請,領導質問陳組長:“你不是說他們能力不行?”
    陳組長支支吾吾:“我......我也是為了項目好......”
    村裏修路動員會散場,二大爺拽住幾個村民:“支書這麽積極,肯定想從中撈錢!咱們可別當冤大頭。”
    村支書過來解釋:“叔,這是惠民工程,賬目都會公開......”
    二大爺一擺手:“別糊弄人了!當年修水渠,錢都不知道去哪了!”原本答應捐款的村民紛紛改口。
    村支書站在村口,看著規劃圖上的紅線,眼眶比晚霞還紅。他挨家挨戶解釋,卻總有人陰陽怪氣:“喲,書記這是急了?”
    最後修路計劃被迫擱置,二大爺卻在酒桌上吹噓:“要不是我攔著,大夥的錢都打水漂了!”
    家族聚會上,姑姑拉著表姐的手,瞟了眼遠處談笑的表妹:“你看她年紀輕輕就買了大房子,指不定傍上了什麽大款。”
    表姐想打圓場:“姑姑,表妹是自己創業......”
    “創業?一個小姑娘哪有這麽大本事!”姑姑提高音量,“我聽說她天天跟老板出入高檔場所!”
    表妹端著飲料走過來,聲音發顫:“姑姑,如果沒證據,請不要亂說。”
    姑姑卻冷笑:“現在的年輕人,說兩句就跳腳!”飯後,表妹提前離開,拉黑了姑姑的微信。
    朋友群裏,小李為了博眼球,發了張模糊的聊天截圖:“震驚!小張和客戶私下交易被抓包!”群裏瞬間炸了鍋,有人追問細節,有人開始指責。
    小張看見消息後渾身發冷,立刻打電話解釋:“那是斷章取義,我根本沒做過!”
    小李卻在群裏回複:“我也是聽別人說的,你別激動。”
    朋友老吳看不下去:“沒實據就亂傳,你這不是害人嗎?”
    小李回懟:“大家不都愛聽八卦?小題大做!”
    等真相大白時,小李輕飄飄一句“我也是好心提醒”,卻讓小張和他十年的友情徹底破裂。
    古人雲:“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真正有修養的人,懂得在言語上給他人留餘地。反觀碎嘴子,他們用“為你好”的借口行傷害之實,用“我就隨口一說”推卸責任,把他人的生活攪得雞犬不寧。他們就像攜帶病菌的飛蟲,靠近得越近,越容易被負能量感染。
    人生寶貴,我們應當把時間留給真誠的人。當碎嘴子湊過來時,不妨笑著岔開話題:“今天天氣真好”;當閑話傳來時,堅定回應:“這種事沒有實據,還是別亂說”。
    學會在是非麵前保持清醒,在流言中守住本心,真正的幸福,從不在他人的舌根下,而在自己守住的寧靜與純粹中。遠離碎嘴子,不是冷漠,而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