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先發製人

字數:2369   加入書籤

A+A-


    穀神星級反重力陸行戰艦,3500噸級,由星際聯邦重工集團製造,星河衛隊的標誌性作戰單位,得益於最新的複合裝甲技術,它在保證強大防禦力的同時,成功減輕了自身重量,從而能夠在武器配置上更勝一籌。
    相較於同類陸行戰艦,其裝備了高級重型光束炮,足足4門297毫米口徑"裁決者"級相位光束炮,成為其稱霸戰場的核心力量,在 4500米的射程內,它們能夠輕易地洞穿3級防禦基地的外圍防線。
    如此強大的火力輸出,即便是相較於量子湮滅重炮那些造價高昂、性價比欠佳的高級攻堅武器單位也毫無遜色。
    而且,4500米的強力射程也遠遠超過了大多數能夠對該戰艦造成威脅的重武器射程,盡管光束炮存在填充緩慢的缺點,但並不影響該型號陸行戰艦成為行星表麵戰爭的王者。
    理論上,超過 10艘這樣的陸行戰艦組成的戰鬥集群,就足以橫掃一顆標準行星表麵的所有抵抗武裝。
    得益於陸行戰艦高效的複合裝甲,戰場上,能夠對其構成威脅的,通常隻有同類型作戰單位如“星裂光弩”以及重型或突擊機甲裝備的大型、重型武器乃至超級戰術武器,而像r2導彈,ac3炮彈這類常規武器,其傷害力則如同隔靴搔癢。
    這是因為穀神星級反重力陸行戰艦在設計時除了有納米複合裝甲,還搭載了大量的由微型鐳射和速射機炮組成的密集陣係統,該係統能夠有效應對常規導彈和普通高爆榴彈的攻擊。
    理論上,試圖通過一次發起幾百枚導彈攻擊一艘穀神星級反重力陸行戰艦的作戰計劃成功率低於2成。
    而一旦穀神星級反重力陸行戰艦數量達到 8艘以上,即便是2級導彈基地發起的密集連續攻擊,也不過是徒勞無功的做法。
    這款戰艦最大的亮點在於其獨特的反重力驅動設施第七代矢量反重力引擎陣列),憑借這一黑科技,足以適應各種大氣圈內的行星表麵作戰,為各級機械化軍團提供火力保障,而不是如同噸位的履帶式或多足作戰單位那樣必須由機械化軍團進行保障。
    作為一款具備機動性的多功能作戰平台,穀神星級反重力陸行作戰艦設計分為標準型,強襲型和指揮型。
    由於反重力設備的複雜性和沉重性,一直是各勢力在大氣圈內作戰戰艦研究領域的巨大難題。即使是“三月戰爭”之前,盡管低於 1000噸的反重力戰艦種類繁多,但從1200噸作為分水嶺標準開始,能投入實戰的型號寥寥無幾。
    這是因為隨著噸位的提升,不僅要在有限的空間內平衡武器裝備與防禦裝甲的配置,還要考慮反重力設備的配置以及高昂的製造成本,而這成本與實際用途之間的巨大落差,讓眾多宇宙勢力望而卻步,這個難題在“三月戰爭”之前就一直未能解決,在當前科技停滯不前甚至部分倒退的情況下更是擁有此類戰艦的軍隊首腦頭大的問題。
    也正因如此,當前行星表麵作戰大多數依然采取登陸艦和運輸艦運輸機械化軍團登陸作戰。
    眼下,卡爾曼?奧特裏王子的座艦正是一艘穀神星級反重力陸行戰艦,而且是定製的型號,這艘被六王子命名為“新月之輝”的陸行戰艦由星際聯盟星際衛隊屬地天琴座阿爾法星星際重工軍備製造工廠生產組裝,定製的是指揮型的衍生型號,六王子則提出了設計改動,要求配置更遠程更強力的火力支持單元。
    因此,收到王子重金的軍工廠戰艦設計師花費了2周時間,確定了最終改造方案。
    暗影基地外5公裏處,穀神星級反重力陸行戰艦“新月之輝”號的艦橋主控室內,卡爾曼?奧特裏王子身姿筆直如同白楊樹,右手放在控製台上,食指有節奏地輕輕叩擊著台麵,一臉的自信。
    “新月之輝”號陸行戰艦不同於普通的指揮型穀神星級反重力陸行戰艦,為了保持強大的威懾力,它擯棄了4門297口徑"裁決者"級相位光束炮,換裝了一門700毫米口徑的恒空震波巨炮,剩餘的武器空間則追加了2門155毫米口徑“星爆”速射電磁炮。
    恒空震波巨炮的射程達到5000米,在這個射程內,即使是一級基地的厚重防護牆也阻止不了恒空震波巨炮的咆哮,至於巨炮的防護不足,易發生故障在王子看來都是小問題。
    作為指揮艦,有足夠的軍力提供保護以及後勤保障。
    “那麽,就由我來開場好了。”卡爾曼?奧特裏王子瞟了一眼屏幕上電子時鍾提示的時間,即興做出了決定。
    “我命令,巨炮組就位,填裝攻堅彈,聽我號令發射!”
    喜歡超級機師請大家收藏:()超級機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