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內部矛盾滋生與聯盟凝聚力考驗

字數:2212   加入書籤

A+A-


    隨著聯盟在星際外交舞台上初戰告捷,成功應對了來自紮爾帝國、星聯商會以及影族勢力的諸多挑戰,表麵上看,聯盟正朝著星際秩序主導者的方向大步邁進。然而,就在這看似風光無限的背後,聯盟內部卻悄然滋生出一係列矛盾,如同隱藏在堅固堡壘中的蟻穴,開始侵蝕著聯盟的凝聚力根基。
    首當其衝的是技術共享引發的爭議。盡管聯盟在麵對紮爾帝國時,堅守住了符文陣列技術的核心機密,僅同意開展聯合科研項目,但這一決策在聯盟內部成員之間卻產生了巨大分歧。以科技研發為主導的星球,如艾克星和新曙光星,他們投入了大量的資源、頂尖科研人才以及漫長的時間周期,才使得符文陣列技術取得如今的突破。在他們看來,與紮爾帝國這樣潛在的競爭對手進行聯合科研,即便隻是外圍技術應用難題的攻克,也存在著極大的技術泄露風險,無異於在自家門口埋下定時炸彈。科研人員們聯名上書賽恩,言辭懇切地陳述其中利害,擔憂多年心血一朝付諸東流,甚至可能反過來被敵方利用,威脅到聯盟自身安全。
    與之相對的,是以製造業和貿易業為支柱產業的星球群體,像繁榮星和貿易港星。他們著眼於當下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看到聯合科研項目背後蘊藏的巨大商機。與紮爾帝國合作,意味著能夠打開更廣闊的市場,獲取稀缺資源,帶動自身產業的新一輪騰飛。他們抱怨艾克星等科研主導星球過於保守,指責其為了技術壟斷而不顧聯盟整體的經濟增長前景,認為若錯失此次合作良機,聯盟將在星際經濟競爭中逐漸落後,被新興勢力所取代。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聯盟議會內部會議常常因此陷入激烈爭吵,難以達成統一決策,決策效率大幅降低。
    與此同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也日益凸顯。符文陣列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使得能源產出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那些率先完成技術改造,建立起符文陣列能源站的星球,如核心星和動力源星,迅速積累起海量能源儲備,不僅滿足了自身發展需求,還能對外進行能源輸出,賺取豐厚利潤。而一些偏遠星係的星球,由於基礎設施薄弱、技術人才匱乏,在這場能源革命中遠遠落後,依舊依賴傳統能源供應,麵臨著能源短缺、物價飛漲的困境。這些落後星球的居民開始心生不滿,認為聯盟高層偏袒發達星球,沒有公平地分配技術資源和發展機會,社會動蕩的隱患悄然滋生。抗議活動此起彼伏,從最初的和平示威逐漸演變為暴力衝突,當地政府疲於應對,向聯盟中央緊急求援。
    軍事力量部署同樣引發了內部矛盾。在應對影族勢力的挑釁過程中,聯盟將大量新型戰艦、精銳部隊調往邊境地區,加強防禦力量。這一舉措使得邊境星係的安全性得到顯著提升,但卻引發了內部星係星球的恐慌。他們擔心自身防禦空虛,一旦遭遇其他未知勢力突襲,將毫無還手之力。中心星係的商業星球,如財富星和金融中心星,更是擔憂軍事重心外移會影響貿易航道安全,導致星際貿易受阻,經濟遭受重創。這些星球的代表們頻繁向賽恩施壓,要求重新調整軍事部署,確保內部星係與邊境星係的防禦平衡,聯盟軍事指揮中心陷入兩難境地,既要考慮外部威脅,又不得不安撫內部焦慮情緒。
    麵對這重重內部矛盾,賽恩意識到若不及時化解,聯盟辛苦建立起來的星際影響力將迅速崩塌。他緊急召集聯盟核心領導層,包括艾琳、凱伊、埃文等人,展開閉門磋商,尋求破局之策。經過數輪激烈討論,他們決定采取一係列綜合措施。
    在技術共享爭議方麵,成立獨立的技術監督委員會,成員由各方代表組成,負責全程監管聯合科研項目,確保技術安全與合理共享。同時,加大對科研主導星球的後續技術研發投入,作為其承擔風險的補償,讓他們安心參與合作;對於製造業和貿易業星球,積極拓展與紮爾帝國之外其他友好勢力的商業合作項目,開辟新的市場渠道,緩解其經濟焦慮。
    針對資源分配不均,聯盟啟動“星際均衡發展計劃”,由中央財政撥款,向落後星球派遣技術援助團隊,幫助他們建設符文陣列能源設施,培養本土技術人才;建立能源共享機製,要求富裕星球以優惠價格向落後星球供應能源,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緩解社會矛盾。
    在軍事部署問題上,采取“彈性防禦戰略”,一方麵加強邊境固定防禦體係建設,利用符文陣列技術構建能量護盾、預警網絡等永久性防禦工事,減少對機動部隊的依賴;另一方麵,組建快速反應部隊,部署在聯盟內部關鍵節點,可隨時馳援任何有需要的星係,兼顧內外防禦需求,消除內部星係的恐慌心理。
    通過這一係列對症下藥的舉措,聯盟開始艱難地修補內部裂痕,重新凝聚起各方力量。在解決內部矛盾的過程中,聯盟也深刻認識到,邁向星際秩序主導者的道路絕非一帆風順,不僅要應對外部強敵,更要時刻關注內部均衡與和諧。唯有內外兼修,才能真正鑄就堅不可摧的星際聯盟,續寫輝煌未來。
    喜歡星際之艾琳請大家收藏:()星際之艾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