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暗物質與星際生態

字數:1404   加入書籤

A+A-


    暗物質科技的高歌猛進,如同一場洶湧浪潮,在改寫各文明發展軌跡的同時,卻悄然侵蝕著星際生態的微妙平衡,讓宇宙這一承載萬物的搖籃開始劇烈搖晃,生態危機的警鍾聲在浩瀚星際間回蕩。
    從宏觀星係尺度審視,暗物質作為維係星係結構穩定的“隱形骨架”,其過度開發引發連鎖反應。大規模的暗物質能源采集工程,在星係旋臂、核心區域頻繁作業,改變了局部暗物質密度分布,如同抽走橋梁關鍵支撐,使得一些恒星係軌道出現微妙偏移。原本按億萬年規律運轉的行星係,其公轉、自轉周期紊亂,氣候變得極端不穩定,宜居帶行星溫度驟變,冰川融化、海平麵上升與酷寒幹旱交替肆虐,生命繁衍棲息地急劇縮減,生態係統瀕臨崩潰。
    微觀層麵,暗物質科技產物的生態汙染問題日益凸顯。暗物質引擎排放的特殊輻射廢料,蘊含未完全湮滅的暗物質粒子及高能量子態雜質,它們滲透進星際塵埃、行星大氣層,幹擾正常電磁環境,影響生物電磁感應導航、繁殖周期調控等本能行為。以星際候鳥為例,其憑借宇宙磁場長途遷徙,如今卻在輻射汙染區迷失方向,種群數量銳減;行星上的植物受輻射影響,光合作用效率降低,食物鏈根基動搖,食草動物麵臨食物短缺,食肉動物捕獵愈發艱難,整個生態鏈層層斷裂,生物多樣性如風中殘燭。
    星際生態循環係統中,暗物質科技打破了原有物質、能量交換節奏。暗物質引力調製器在小行星帶大規模運用,改變了小行星運行軌道,使得原本定期為行星補充礦物質、水資源的“星際快遞”中斷,行星內部地質活動、水循環失衡。一些礦脈枯竭的星球,因缺乏小行星撞擊帶來的新資源補充,工業發展停滯,生態修複工程難以為繼;而水資源匱乏星球,幹旱加劇,綠洲消失,文明生存根基動搖,陷入發展與生存的兩難絕境。
    各文明為追求發展速度,初期對這些生態隱患視而不見,或心存僥幸。但隨著危機加劇,覺醒意識開始蔓延。科研團隊聯合攻關,研發暗物質科技生態淨化技術,如利用量子泡沫濾網捕捉輻射廢料中的暗物質雜質,設計仿生生態修複機器人,模擬古老生態係統自修複機製,助力受損行星重啟生態循環;星際立法機構緊急商討,製定嚴格的暗物質科技應用生態規範,限定能源采集區域、排放標準,對違規文明課以重罰,從製度層麵約束短視行為;教育普及層麵,星際學堂新增星際生態保護課程,讓年輕一代深知暗物質與生態共生關係,培育守護宇宙搖籃的未來力量,在發展與保護間艱難探尋平衡,力求挽狂瀾於既倒,扶星際生態大廈之將傾。然而,並非所有文明都願意遵守新的規定。有一個邊緣星係的掠奪者文明,他們長期依賴暗物質科技進行擴張和掠奪。在新規則下,他們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害。於是,他們秘密研製出一種超級暗物質武器,妄圖以此來威懾其他文明,繼續肆意開采暗物質。
    當這個消息傳開後,星際擴張和掠奪。在新規則下,他們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害。於是,他們秘密研製出一種超級暗物質武器,妄圖以此來威懾其他文明,繼續肆意開采暗物質。
    喜歡星際之艾琳請大家收藏:()星際之艾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