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絕境逢生,基因密碼的守護之光

字數:1555   加入書籤

A+A-


    艾琳和聯合科研團隊深知,此刻時間每流逝一分,遭受神秘能量侵襲的星球就多一分危險,生態崩潰的範圍便會進一步擴大。他們將全部精力聚焦於古老微生物樣本與神秘能量的關聯研究上,實驗室裏燈火通明,氣氛凝重得如同戰場。
    團隊成員來自不同領域,生物學家緊盯著基因測序儀,試圖從微生物基因細微變化中解讀線索;物理學家運用量子計算模型,模擬神秘能量與物質的交互機製,探尋能量波動規律;化學家則忙著分析微生物代謝產物,期望找到能抵禦能量侵蝕的特殊物質成分。艾琳作為核心組織者,穿梭於各個小組,整合各方信息,她的眼神疲憊卻透著堅定,不斷給大家打氣:“我們已經摸到了希望的邊緣,絕不能放棄,這關係到整個星際生態的存亡。”
    經過連續數周高強度攻堅,他們發現神秘能量似乎能幹擾生物正常基因表達,使其代謝紊亂,進而導致生態係統食物鏈根基動搖。而那些古老微生物體內被喚醒的“備用基因”,在能量衝擊下啟動了一種特殊防禦機製——分泌出一種帶有量子特性的生物膜。這種生物膜能局部扭曲空間,改變神秘能量的傳播路徑,使其繞過生物核心組織,減輕損害。
    欣喜之餘,難題接踵而至。如何將這種微生物的防禦機製大規模應用?僅靠實驗室培養的少量微生物遠遠不夠,且要讓生物膜覆蓋受威脅星球,需解決適應性、量產與精準投放諸多問題。艾琳提出“基因移植 + 生物載體”構想: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將微生物“備用基因”關鍵片段移植到適應性強、繁殖快的本土星際物種中,比如常見的光合浮遊生物;以這些浮遊生物為生物載體,借助它們在大氣、海洋中的自然擴散能力,大麵積釋放生物膜。
    為實現量產,工程團隊設計出“生物工廠”太空站。它如同巨大蜂巢,內部模擬微生物最佳生長環境,利用微重力、精確光照與營養循環,快速培育轉基因浮遊生物。投放環節,科學家們研製出智能納米無人機群,它們能依據“全息生態感知係統”數據,精準定位生態脆弱區,將浮遊生物芽孢均勻播撒。
    首次實戰測試選在一顆中度受神秘能量影響的農業星球。無人機群如銀色蜂群穿梭大氣層,播撒下希望的種子。起初,變化細微,數日後,空氣中微光閃爍,生物膜逐漸成型。農場裏,作物停止枯萎,土壤微生物群落趨於穩定;河流中,魚類恢複遊動活力。這顆星球成功穩住生態下滑態勢,成為抵抗神秘能量的首個範例,讓聯盟看到轉機,也激勵眾人加速推進技術普及,守護更多星球免受滅頂之災。
    然而,就在大家為初步成功歡呼時,新的危機悄然降臨。神秘能量似乎發生了變異,它開始對生物膜產生抗性,部分星球的生物膜防護效果急劇下降。艾琳和團隊成員們再次陷入緊張的研究中。他們發現,變異後的神秘能量擁有了更強的穿透性,能夠打破生物膜的空間扭曲結構。經過一番艱苦探索,艾琳大膽提出將量子糾纏技術融入生物膜的設想。通過量子糾纏,生物膜能實現瞬間同步變化,以應對神秘能量的突變。團隊成員們迅速行動起來,夜以繼日地進行實驗。最終,他們成功研製出新型量子生物膜。再次投放後,效果顯著,神秘能量被有效遏製。聯盟各大星球的生態逐漸恢複生機,艾琳和聯合科研團隊成為了星際的英雄,他們用智慧和勇氣,在絕境中為星際生態帶來了守護之光,讓希望的火種在宇宙中繼續燃燒。
    喜歡星際之艾琳請大家收藏:()星際之艾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