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星際暗流,理念博弈的暗湧
字數:1648 加入書籤
彗星危機雖解,聯盟卻未得長久喘息。在星際交流愈發頻繁的當下,生態共情理念如一道耀眼光芒,劃破宇宙過往蒙昧的發展軌跡,引得各方矚目,卻也悄然攪動起隱藏於浩瀚星際之下的暗流。
星際商業聯邦,這個橫跨諸多星係、掌控海量資源貿易的龐大組織,長久以來以利益至上為圭臬。其麾下諸多商業集團,眼見聯盟內部因生態保護政策致使部分高汙染、高能耗產業受限,利潤空間急劇壓縮,早已心生不滿,於暗中積聚力量,伺機反撲。他們重金聘請智囊團,鑽研聯盟生態政策漏洞,試圖從法規縫隙間撕開一道口子,為無節製開發正名;又在星際輿論場散播“發展停滯論”,聲稱生態共情將拖慢科技進步、阻礙文明擴張,蠱惑一些不明就裏的新興星球加入反對陣營。
與之呼應的,是遠疆星係的幾個傳統資源型邦國。這些邦國依賴星際礦業、能源采集維係數百年繁榮,陳舊的發展模式根深蒂固,生態共情所倡導的精細、循環式發展路徑,於他們而言不啻於晴天霹靂。邦國權貴階層為保既得利益,對內封鎖生態信息,以愚民政策維係民眾對舊業的忠誠;對外則聯合商業聯邦,在星際議會頻繁提案,要求放寬環境管製標準,給予傳統產業“複興空間”,言辭間盡是對往昔輝煌的眷戀與對新興理念的抗拒。
聯盟內部,亦有不和諧音符。部分偏遠星球,因長期缺乏高端科技扶持,基礎設施薄弱,民眾仍在溫飽線上掙紮。生態保護所需的前期投入與漫長回報周期,讓當地執政者望而卻步,他們暗自質疑:“在生存尚成問題之際,奢談生態是否太過遙遠?”於是,消極執行聯盟政策,甚至截留生態援助物資,轉投短期見效的粗放開發項目,隻求快速拉動經濟,解一時燃眉之急。
麵對這洶湧暗流,艾琳與一眾倡導者深知,理念之戰已至關鍵節點,若不正麵回擊,前期心血恐將付諸東流。他們決定主動出擊,於星際交流盛會“繁星峰會”上,搭建生態共情主題展館。展館內,運用全息投影還原聯盟內生態複蘇前後對比:荒蕪星球重生為蔥鬱綠洲,瀕危物種擺脫滅絕厄運繁衍生息;配合沉浸式音效模擬生態循環韻律,讓觀者仿若置身宇宙生命交響樂章之中。艾琳親自登台,以激昂言辭闡述生態與文明共進之理:“我們追尋的未來,絕非以犧牲家園為代價的短暫繁榮,而是與宇宙同呼吸、共命運的永續昌盛。生態,是文明的根基,亦是我們邁向星辰大海的底氣!”
與此同時,聯盟科研核心亦發力助攻。他們開放部分前沿生態科技成果,邀請星際各方科研人員參與聯合實驗,展示生態保護催生的創新紅利:如新型星際航行引擎,利用宇宙微生態能量轉化驅動,效能遠超傳統燃料,且零排放;生物修複機器人,能在極端環境下快速重建受損生態,成本低廉。用實打實的技術突破,擊碎“生態阻礙發展”的謬論。
為攻克偏遠星球困境,聯盟啟動“曙光援助計劃”。派遣精英幫扶團隊,攜帶適宜當地環境的簡易生態技術:沙漠星球的太陽能聚水灌溉係統、冰凍星球的地熱溫室栽培方案,手把手教民眾在發展中兼顧生態,以短期收益引導長期規劃。還設立專項基金,補貼生態轉型初期經濟缺口,助其平穩過渡。
經此連番較量,輿論風向漸轉。星際間有識之士紛紛發聲,斥責短視逐利;中立星球審視自身發展路徑,向聯盟生態模式投來取經目光;就連部分搖擺的商業集團,也在技術誘惑下,嚐試涉足生態產業投資。但那暗流深處,頑固勢力仍未消停,正謀劃著更為隱秘、淩厲的反擊,聯盟的生態征程,注定波折重重,卻也在這砥礪中愈發堅定向前。
喜歡星際之艾琳請大家收藏:()星際之艾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