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靈能共振,生態信仰的終極考驗
字數:1967 加入書籤
病毒危機雖暫時平息,但聯盟各星球監測站不斷傳來異常數據。在生態文化最薄弱的達蘭星,地表植被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灰化,原本清澈的河流泛起詭異的紫色泡沫。艾琳抵達時,科研團隊的防護服已被腐蝕出破洞,空氣中彌漫著令人作嘔的金屬腥氣。
"這種病毒正在吞噬所有生物的靈能場。"首席生物學家阿爾文將全息投影切換至微觀視角,密密麻麻的病毒像貪婪的觸手,正瘋狂撕扯著植物細胞間的能量脈絡,"我們檢測到,當感染者的生態信念動搖時,病毒增殖速度會呈指數級增長。"
艾琳的目光落在防護窗外的城市廢墟。曾經這裏是聯盟的工業心髒,如今卻成了病毒的溫床。她突然意識到,那些尚未拆除的巨型采礦器械,那些仍在排放廢料的管道,不僅是物質層麵的汙染,更是對生態信仰的具象化褻瀆。
"啟動"靈能共振計劃"。"艾琳在緊急會議上擲地有聲,"將所有星球的生態祭壇聯網,用文化運動中積累的精神能量構建防護罩。"這個設想遭到部分科學家的質疑,他們認為靈能場過於抽象,無法形成實質防護。但當艾琳展示出遠古星際遺跡中發現的生態共鳴圖譜時,反對聲漸漸平息——那是用特殊晶體雕刻的星圖,每顆星都標注著生態能量的流動軌跡。
在籌備過程中,艾琳親自帶隊前往達蘭星的地下遺跡。這裏埋藏著上古文明的生態聖殿,巨大的水晶柱在黑暗中散發幽藍光芒,牆壁上的浮雕講述著文明因生態失衡而隕落的故事。當她將現代科技設備與古老祭壇連接時,水晶柱突然迸發強光,千年封存的生態智慧如潮水般湧入數據庫。
與此同時,各星球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生態信仰事件。在藝術家聚居的艾露星,雕塑家用再生金屬打造出百米高的"生態守護者",每片羽翼都鑲嵌著民眾捐贈的生態誓言芯片;在教育重鎮塔倫星,學生們用vr技術重建被病毒摧毀的生態係統,通過虛擬修複加深對生命網絡的理解;就連最頑固的享樂主義星球,也開始將虛擬娛樂與生態教育結合,開發出"拯救星球"沉浸式遊戲。
然而,當靈能防護罩即將完成時,病毒發生了變異。它們開始模擬生態信仰的波動頻率,偽裝成民眾的精神能量滲入防護網絡。達蘭星祭壇的能量核心突然劇烈震顫,警報聲中,艾琳看到全息屏幕上,代表病毒的紅色波紋與代表生態能量的綠色波紋開始交織纏繞。
"必須找到病毒的核心頻率!"艾琳帶領精英小隊深入病毒濃度最高的區域。在一片枯死的森林中,他們發現了隕石殘骸。這塊來自宇宙深處的隕石表麵布滿詭異紋路,當艾琳將手按在隕石上時,一段陌生的記憶湧入腦海:那是某個因過度掠奪資源而自我毀滅的文明,在消亡前將絕望與詛咒注入隕石,等待著下一個生態失衡的星球。
"原來這不僅是病毒,更是宇宙對生態罪人發出的審判。"艾琳的聲音在寂靜的森林中回蕩。她做出了一個驚人決定——主動引導防護罩與病毒進行頻率共振,以生態信仰的純粹能量淨化詛咒。這個方案風險極大,稍有不慎,整個聯盟的靈能網絡都會被反噬。
當倒計時歸零,防護罩與病毒的能量劇烈碰撞。艾琳站在達蘭星祭壇中央,帶領全聯盟民眾同步祈禱。隨著生態誓言的聲浪此起彼伏,防護罩的綠色光芒逐漸壓過病毒的紅色。在能量風暴的中心,艾琳看到無數閃爍的光點,那是每個個體的生態信念在凝聚。最終,隕石發出一聲悲鳴,化作齏粉消散在宇宙中。
危機過後,聯盟在達蘭星建立了第一座星際生態信仰博物館。館內,那塊隕石的碎片被保存在能量場中,時刻警示著文明與自然的關係。艾琳在開館致辭中說:"我們曾以為守護生態是對抗外部威脅,現在才明白,真正的敵人是內心的貪婪。當每個生命都成為生態信仰的火種,宇宙的審判終將化作祝福。"
然而,宇宙的奧秘遠未揭開。在修複生態的過程中,科研人員發現了更令人不安的跡象——病毒雖已清除,但聯盟的生態係統中出現了未知的能量波動。這些波動與隕石碎片殘留的頻率相似,卻更加深邃、神秘,仿佛有一雙眼睛在暗處注視著聯盟的一舉一動。新的挑戰,正在黑暗中悄然醞釀......
喜歡星際之艾琳請大家收藏:()星際之艾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