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新鮮的禾魚
字數:4402 加入書籤
冬子幾個小孩子,一聽通判大人來了,就想著給通判大人弄點兒好吃的。
莊子上沒有拿的出手的肉菜,雞、鴨,太尋常了。
“冬子哥,你說怎麽辦?”
冬子看著波光粼粼的河麵有了主意,“咱們去逮魚,這時候的魚鮮!”
“行嘞,田裏的泥鰍要不要抓些?”
“魚蝦、泥鰍都要。”
莊戶人家的孩子就沒有不會下水抓魚的,幾個小孩一邊說話,一邊抓魚。
沒一會兒的工夫,就抓了小半桶魚蝦。
冬子等人獻寶似地去找張澤,“大人,你瞧瞧這都是我們剛抓上來的新鮮魚蝦。”
張澤眼睛登時就亮了,“今日我們有口福了,冬子,你們幾個真厲害。”
冬子幾人聽了張澤的誇獎,背都挺直了。
張澤想到了前世聽過的報道,稻田養魚,不知道在這裏能否養。
這個念頭剛升起,又意識到今年不行,這些田都是試驗田。
若是養了魚到田裏,容易兩頭亂,還是先看看今年的產量,再做進一步的安排。
這幾個莊子確實不錯,水源充足,很適合種水稻。
飯桌上,柳河和陳晨都注意到張澤很喜歡吃魚。
幾人似有若無的目光,張澤自然注意到了,但是沒有搭理。
飯畢,張澤才問一旁的柳河,“柳河,你們覺得這魚味道如何?”
“十分不錯。”
陳晨回味了一下,道:“若是油多些就更好了。”
張澤聞言眼睛又是一亮,現在的油很金貴,農戶人家有時連野菜都吃不上,更何況油呢,簡直就是一種和鹽一樣的奢侈品。
柳河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是,莊戶人家做菜大多舍不得放油。”
張澤對此深有感觸,他們家的碼子湯麵為何能賣高價還有那麽多回頭客,就是因為舍得放油,用料實在。
源柔府地處偏僻,百姓的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哪有什麽油水。
張澤思索著,若是有地方能多種些芝麻就好了。
又或者多養些豬,豬能煉出不少的豬油。
養羊的事才提上日程,養豬估計還得再放放。
張澤腦中有諸多念頭,沒有直接告訴眾人,隻安靜的在一旁坐著,聽著幾人說話。
接下來幾日,張澤又帶著張三牛查看了其餘幾個莊子的水稻情況,水稻們的長勢差不多,張澤放下了心。
接下來要關注的就是水稻的抽穗,以及收割情況了。
張澤回到府衙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寫了下來。
1、稻田養魚是否合適?
2、源柔府還有哪一處適合種芝麻?
3、源柔府適合養豬嗎?
這三個問題,張澤急需解決。
張澤招來了師爺,“林師爺,本官想問問你,源柔府的百姓們平日裏會吃魚嗎?”
“魚?一般吃的少,主要是煮魚太費油了,沒有油,魚特別腥,煮出來味道不好。
偶爾打打牙祭,或是實在沒錢的人家買不起肉,才會選擇吃魚。
再就是高門大戶,他們府上不缺麻油,魚、蝦等都會吃。”
“本官知曉了。”
追問道:“林師爺,源柔府何處適合種胡麻?”
“胡麻?源柔府管轄下各縣都能種,隻是產量不高。”
張澤一邊輕敲著桌麵,一邊想怎麽樣才能提高胡麻的產量?
胡麻能不能像水稻一樣,選出最優質最高產的種子,進行雜交,提高產量?
隻是這需要的時間很長,還不一定能成功。
這麽想著,張澤拿起筆寫了幾個字,又問起了最後一個問題。
“林師爺,不知源柔府境內養豬的人家多嗎?”
林師爺好奇問道:“大人,為何有此一問?”
“魚肉想要好吃,就需要足夠的油,普通百姓家中的油不多,本官就想著怎麽才能讓百姓吃的起油。”
“大人,這,怕是不容易啊。普通百姓家中大多用的都是豬油,每次做飯不過用一點兒,不瞞大人說,家中內子在做菜時,每次都隻會放些許油用來潤鍋。”
“胡麻產量低,豬油同樣不便宜,普通百姓都承受不起。”
張澤看向林師爺,語氣堅定道:“所以,想要百姓能吃的起油,就要提高胡麻的產量,或者多養豬,這樣豬肉的價格就低了。”
林師爺對上張澤堅定的目光,頓了頓後,才道:“大人,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路雖難,本官卻一定要試一試。”
“林師爺,府衙後院修繕好了沒?”
林師爺沒想到通判大人話題轉得這麽快,“回大人,已經修好了。”
“好啊,總算是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本官親自去瞧瞧。”
後院在工匠們齊心協力下,總算是修繕好了。
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了三倍不止,現在就算是來幾十號人都能住下。
而且,還有一個麵積不小的演武場。
林師爺一開始不解為何要建一個演武場,“北戎人時不時南下,咱們即使不能擁有高超的武藝,至少要有能與北戎人過幾招的能力。”
源柔府先前窮得叮當響,府衙的衙役跑得隻剩下林師爺、薑伍這五個人。
現在在張澤的帶領下,源柔府府衙煥然一新,招募了新的衙役。
這都是絕好的人力,怎麽能不利用起來呢。
“不錯,師爺,從明日起府衙內所有衙役到演武場練半個時辰武。”
“水榮,你親自帶他們。”
“是,大人。”
張澤四處瞧了瞧,發現都沒問題了。
就開始琢磨該怎麽把水泥推廣開,百姓手裏沒錢,即使建房子大多數建的也是土坯房。
水泥的作用很強,但是到底是要花錢的,該怎麽做才能把水泥推銷出去?
也許,該先從富戶入手,收回利潤,富戶手裏的銀錢多,一開始就推廣到民間太不務實了。
“師爺,你去把靜之他們喚來,本官有要事想要商議一番。”
林師爺看大人這樣,估摸著又有新點子了,哪裏敢耽擱,立馬就去找人。
“齊斌,後院修繕的事你做的很好。”
齊斌被誇了,嘴角怎麽都抑製不住往上揚,“大人,這都是小的應該做的份內事。”
張澤沒有廢話,直接開門見山,道:“今日本官讓你們來是有一件事同你們商議,你們先聽一聽。”
喜歡穿成農家子的漫漫科舉路請大家收藏:()穿成農家子的漫漫科舉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