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董潤安、許茂林到訪
字數:4118 加入書籤
翌日,張澤又留了一日,確定柳河等人都上手後,就離開了莊子。
牛鐵匠等人加班加點做打穀機,就連他們的徒弟們都被招了回來。
陳晨、董潤安、蔣茂林三人還是屬下來稟報,才後知後覺知曉通判大人又偷偷幹了一件大事。
弄出了一個叫打穀機的機器,能夠快速將稻穀脫粒。
三人作為知縣,上任幾個月忙碌不停。
東水、西平、華沂是源柔府的糧倉,除去通判大人留下的九個示典的莊子,剩下的大片農田都種著小麥。
張澤不止一次到三縣查看情況,讓他們想法子提高糧食的產量。
三人雖是知縣,卻並不通農桑之事,隻能囑咐手下人去找精通農桑的農人想法子。
農人們大多保守,見了官老爺,翻來覆去就那麽幾句。
“小的整日待在田地裏,除草、施肥、灌溉……”
說了和沒說差不多,陳晨苦惱,事情比他想象中難辦多了。
幾人一直在逃避,不知道該怎麽做在好,直到聽聞通判大人弄出了打穀機。
三人振奮不已,迫不及待就跑到了劉家莊,親眼看到了高效的打穀機,心裏對通判大人的敬佩又多了許多。
許茂林好奇,“柳河,你說說這打穀機是怎麽用的?”
柳河把方法同許茂林說了一遍,許茂林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親自去試一試。
親眼看到稻穗上的稻穀一粒粒脫落,許茂林眼底的笑容和震驚怎麽都掩蓋不住。
“柳河,這般好用的打穀機,通判大人那兒有多少台?”
柳河伸出一個手指頭,“回許大人,目前隻有這一台。”
“啊?怎麽才一台啊,本官還想著現在就去問大人討要幾台。”
三個縣都有改種稻穀的示典莊子,憑什麽隻有東水縣得了打穀機,他們西平縣、華沂縣也要有。
董潤安和許茂林對視一眼,顧不上其他,直奔府城。
“大人,董知縣、許知縣求見。”
張澤微微吃驚,“他們怎麽來了?去把人請進來。”
“大人,你不能厚此薄彼,隻給東水縣的莊子送去了打穀機,我們華沂縣也想要一台。”
“大人,西平縣的莊子有兩千畝,光靠莊子上的人得忙到猴年馬月,還請大人通融通融,先給我們西平縣一台打穀機。”
張澤哭笑不得,原來兩人是為這事來找他的。
張澤笑著指了指一旁的椅子,“二位知縣先坐下,邊喝茶邊聽本官說。”
許茂林、董潤安趕緊坐下,一副乖寶寶洗耳恭聽的模樣。
“二位大人是從劉家莊來府城的?”
許茂林不敢隱瞞,老實道:“正是,我倆聽聞劉家莊裏,有一台大人送去的打穀機,據說打穀的速度特別快,就去瞧了瞧。”
就連一向嚴肅的董潤安此時也是兩眼可憐巴巴地看著張澤。
“大人,下官不多要,就要一台劉家莊那樣的打穀機就成。”
“你們別急,打穀機目前確實隻有一台,就放在了劉家莊。
本官吩咐了鐵匠趕製打穀機,最快再等五日第二台、第三台打穀機就能做出來了,到時候本官吩咐人送到西平、華沂的莊子上去。”
許茂林、董潤安聞言微微失落,一想到還要再等五日,他們就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了。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不差這幾日。”張澤寬慰兩人道。
隨即又問起正事,“西平、華沂的小麥長勢如何?”
許茂林率先道:“與往年差不多,若接下來天氣如常,產量與往年相差不多。”
董潤安硬著頭皮,囁嚅道:“大人,西平縣今年有幾個鎮子的小麥長勢不如往年,怕是要減產。”
“是何原因?”
“回大人,那幾個鎮子靠近榆寧縣,鎮子上不少漢子都去了榆寧縣做短工,農田疏於管理,故而,故而……”
說到後麵,董潤安有些說不下去。
榆寧縣因著有各種漂亮的礦石,興繡坊、各地的富商聞訊而來,榆寧縣本地人因為長期吃不飽,穿不暖,不少人家要麽去外地謀生,要麽就到了西平縣來。
結果,現在榆寧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榆寧縣做一天工能掙五十文。
農人雖然不懂什麽大道理,卻能算得明白做什麽活更賺錢。
在田裏忙碌一整年都不一定能讓家裏人糊口,去榆寧縣做工卻是實實在在的能賺到銅板。
張澤沒有責備董潤安,平心靜氣問道:“知曉這種情況後,你是怎麽處理的?”
“下官,下官沒有處置他們。”
然後,就沒有後文了。
張澤明白了,董潤安這是知曉了此事,然後就沒有給出處置方法任由那幾個鎮子上的農人去榆寧縣做工。
“董大人,發生這種事,你作為西平縣的縣令應該拿出恰當的解決方法。
田裏幹活的人不夠,就應該想辦法將人留住,或者提高效率。
就像打穀機一樣,原本用來給稻子脫粒的工具——禾斛,效率太低了,而且人還會特別辛苦。
於是,本官就想了法子,改進了禾斛,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了禾斛的效率,這便是好的解決方法。”
董潤安被說得十分愧疚,他被西平縣的大小事務壓的喘不過氣來。
那幾個鎮子的事,師爺告訴了他,他沒有好的處理法子,轉頭就丟開沒有再管了。
哪曾想,這麽快就被通判大人知曉了。
“此事是發生在西平縣的事,由董大人你負責,董大人,你回去好好琢磨琢磨此事,以免明年再次發生這樣的事。”
“許大人,華沂縣可有什麽你解決不了的事?”
許茂林沒想到這麽快就問到自己頭上,坐直了身體。
“回大人,下官剛接手華沂縣不久,縣內的大小事務將將勝任,暫時還沒有什麽解決不了的事。”
“如此甚好,打穀機一事本官放在了心上,你們不必擔心。
西平、華沂境內的事,就需要你們多費些心思,治理好兩縣的事務。”
隨後,又說了一會兒,便將兩人打發了,甚至沒留兩人住一晚再回去。
齊斌大著膽子道:“大人,您這次對待兩位大人好嚴肅啊。”
“他們倆是一縣之長,若不多花些心思在縣裏的事務上,回頭頭疼的就是本官嘍。”
喜歡穿成農家子的漫漫科舉路請大家收藏:()穿成農家子的漫漫科舉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