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收購幹苜蓿(1)

字數:3983   加入書籤

A+A-


    “大人,秦掌櫃和莫掌櫃派的管事和夥計都到了,大人要不要見一見?”
    張澤手裏的筆沒停,“本官就不見了,你將人安排住下,然後叫陸舟和李有才來一趟。”
    陸舟做事周密,心思細膩,善於洞察人心,李有才精通算賬,將兩人派去配合秦晉華、莫守義派來的人一起去收幹苜蓿正合適。
    前兩日收到鄭川來信,陽石縣的幹苜蓿已經曬幹,詢問張澤什麽時候派人來收。
    合鳳、常陵兩縣也來了信,信的大致意思和鄭川差不多。
    張澤收到信後,立馬派人親自去安定和西平走了一趟,把此事告知秦掌櫃和莫掌櫃。
    上次,張澤把秦掌櫃、莫掌櫃叫來商量幹苜蓿一事,讓秦掌櫃、莫掌櫃帶了些幹苜蓿回去。
    兩人對張澤十分信服,回去就吩咐夥計,用幹苜蓿喂羊。
    一連幾日過去,一直吃幹苜蓿的羊不僅比吃新鮮草的羊們重,而且毛色也變得更柔順了些。
    這個發現讓秦掌櫃、莫掌櫃欣喜不已,恨不得立馬就去買幹苜蓿。
    因此,張澤親自派人來說可以安排去收幹苜蓿了,他們高興不已,一天不到,就安排好了人去府衙。
    對百姓而言沒有什麽比能賺銀錢重要,原本他們認為無甚作用的苜蓿,官府竟然願意收購,這讓他們怎麽能不心動呢。
    這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多了這一項收入,家裏人過年都能多做兩個好菜。
    陽石、合鳳、常陵三縣常年受到風沙的侵擾,即使朝廷減免了賦稅,百姓仍然吃不飽飯。
    今年在通判大人和縣令大人的帶領下,田地裏的糧食比往年多了足足兩成有餘的糧食。
    就連眾人最痛恨,卻又無力解決的風沙,今年也比往年要少許多。
    糧食收成好,現在官府又告知百姓田地裏套種的幹苜蓿也能換銀錢,百姓那是卯足了勁,恨不得一日就把田地裏的苜蓿都收割了。
    緊趕慢趕,小半個月田地裏所有的幹苜蓿都曬幹,用牛車,漢子們挑著送到了縣衙。
    “鄉親們,都排好隊,都別擠,隻要你們帶來的幹苜蓿符合官府的要求,官府一律都收。”
    在衙役們不停的維持秩序下,所有的百姓們都排了隊。
    看著一眼望不到頭的長隊,烏泱泱的人群,鄭川擦了擦額頭的汗。
    一日怕是收不完啊,不行,不能這般魯莽行事了。
    師爺看出了鄭川的心思,到鄭川麵前耳語了幾句。
    “大人,下官有一個主意,大人聽聽?”
    鄭川焦急道:“師爺,你就別賣關子了,快說,快說。”
    “大人,陽石縣有十六個鎮,村子足有幾十個,若一窩蜂都來了,縣衙都要被他們踏碎了。
    依下官之見,不如一日五個村子的人來,若是人少些的村子就多幾個村,如此一來能夠更快把幹苜蓿收上來,又不會讓百姓在外幹等著,耽誤幹活。”
    鄭川狠狠地鬆了一口氣,“你這個主意不錯,就這麽辦!”
    鄭川趕緊把師爺想出來的法子,向來了的百姓們說明。
    今日來了的村子都想先賣,一時竟在縣衙鬧了起來,誰都不肯讓誰。
    鄭川怒道:“拉開,都快給本官拉開,這兒是縣衙,你們在這裏大吵大鬧,是不把本官放在眼裏嗎?”
    許久不曾見過鄭大人這般怒氣衝衝模樣的村民立馬老實得像鵪鶉一樣。
    “今兒個來了,都到師爺這兒來登記,等會本官當著大家夥的麵抽簽,抽到哪個村,就哪個村先來。”
    這個法子可行,而且公平,眾人不再有異議,都乖乖到師爺那裏登記。
    “第一個村——小王村。”
    小王村的村長聽到這個消息,喜上眉梢,朝著一旁的村民大喊道:“是我們村,快快快,快把咱們村的幹苜蓿都挑進來!”
    不一會兒幾個年輕力壯的漢子們挑著一擔擔幹苜蓿進了庭院。
    小王村人不多,隻派了幾個漢子就把村裏的幹苜蓿都擔來了。
    “ 一共是510石,按照通判大人定的價格:一石一兩銀子,小王村510石,便是五百一十兩銀子。”
    小王村的村長簡直不敢相信,就這麽些幹苜蓿竟然能賣五百一十兩銀子。
    其餘村子的村長們聽完都瞪大了眼睛,他們聽衙役來說縣衙會收幹苜蓿,隻覺得有些好奇。
    衙役當時確實說了,會按照一定的價格收,但是,他們怎麽都沒想到幹苜蓿的價格這麽貴。
    我的老天爺啊,這價格都快趕上糧食的價格了。
    有聰明的百姓,眼裏閃過異樣的流光。
    還沒輪到的村子們,這會兒眾人都不再焦急了。
    鄭川補充道:“府衙的官差明日才會到縣衙,因此,今日收下的幹苜蓿的錢,明日再付。”
    陽石縣窮得叮當響,一下子拿這麽銀錢出來,壓根拿不出來。
    眾人聽了,激動澎湃的心情這才收了收,一個勁兒地在心裏祈禱府衙的官差快些來。
    陸舟、李有才帶著秦掌櫃和莫掌櫃親自派來的管事,又帶了一群夥計、護衛直奔陽石縣。
    隻是沒想到陽石縣的百姓太過積極,他們還是晚了一日。
    忙碌了一天的鄭川,看著堆在後院的幹苜蓿有些擔心。
    “師爺,府衙的人明日能到嗎?我就怕幹苜蓿放在縣衙太久受潮了,回頭不好向通判大人交代。”
    “大人放寬心,通判大人從來都是言而有信,他說明日到,明日府衙肯定會來人的。
    大人今日累壞了,該好好休息,明日還要招待府衙的人。”
    鄭川點點頭,吩咐了師爺幾句,轉身回了家。
    “爹,兒子聽說今日縣衙可熱鬧了,不少的百姓都挑著擔子、趕著牛車到縣衙,爹你今日忙壞了吧?”
    “嗯,可不是,你們是沒見著那個場麵喲,要不是縣衙隻有那麽大,我都擔心他們把縣衙給踏平了。”
    鄭夫人有些心疼地看著自家夫君,“夫君,要不,明日讓幾個兒子去幫幫你?”
    “不用,明日府衙會來人”說到一半,鄭川突然停下,對著鄭夫人道:“夫人說得對,是該讓家裏的幾個孩子長長見識。”
    “明日你們都跟著我去縣衙,瞧瞧旁人是怎麽做事的。”
    幾個兒子麵麵相覷,隻能點頭應下。
    喜歡穿成農家子的漫漫科舉路請大家收藏:()穿成農家子的漫漫科舉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