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招文書(1)
字數:4146 加入書籤
張澤提出的想法,成功的吸引了源柔府的商人,就連百姓都在盼望著展銷會快些到來,他們想瞧瞧展銷會到底會有些什麽東西賣。
陸舟、李有才,以及被他們抓壯丁的薑伍等人忙得腳不沾地。
每個人的信息都要詳細登記,不是一項輕省活。
陸舟撓了撓頭,頗有些不好意思,“大人,我們這邊人手有些不夠用,缺幾個能說會寫的文書。”
“人手不夠用,缺幾個能書會寫的,這還不簡單,張貼告示,找幾個童生、秀才來協助你們做登記。”
“嘿嘿,多謝大人,我這就去。”
陸舟來府衙做衙役,全憑借的就是有門路,年輕、又會說話,這才被林師爺選中。
如今,他能有這一番際遇,還真是多虧了他三舅。
若不是他三舅見他一個十七八的大小夥子,長得不差,又有一把子力氣,關鍵是嘴巴甜,會來事。
整日跟著自家爹娘在地裏刨食,實在是有些埋沒了人才。
咬牙花了二兩銀子,請林師爺喝酒,讓他幫幫忙。
林師爺知曉自家老街坊的性情,他說自個兒外甥是個踏實的,一準錯不了。
林師爺見到陸舟的第一麵,就覺得這小子不錯,這事就這麽成了。
別說,陸舟的三舅看人的眼光是真不錯,陸舟自從跟著通判大人做事,人是越發能幹了。
隻是,到底是吃了沒讀書的虧,好在這一年他也不是白在通判大人身邊待,私下裏跟著林師爺學了不少字。
林師爺見他肯學,又有一股子聰明勁,會來事,因此沒有拒絕此事,一有空閑就教陸舟識字。
齊斌和陸舟交情深,偏他是個不愛讀書的,就愛四處瞧熱鬧,鼓搗各種新奇玩意兒。
所以,水泥的事,張澤就交給了他去盯著。
事實證明,張澤這個安排非常好,齊斌上手的很快。
齊斌擅長和人打交道,才去了水泥坊幾日,他就和水泥坊的工匠們打成了一片。
他愛熱鬧,又喜歡鑽研新奇古怪的玩意兒,對水泥好奇不已。
一有空就跑到工匠們身邊跟著一塊兒看,一邊兒琢磨。
陸舟、齊斌都是張澤上任後挑選的衙役,現在都有了拿的出手的本事,跟在張澤身邊做事越發得心應手。
前腳陸舟他們才貼出告示,後腳就來了好些童生、秀才。
陸舟數了數足有十個童生,六個秀才,隻是年紀都有些大了,跟著他們幹活怕是吃不消。
陸舟把情況如實向張澤稟報,最後提了提自己的想法。
“……大人,其中有好幾個童生、秀才年紀都有些大了,隻怕是有些吃不消。”
“你這樣……”張澤將法子告訴陸舟,讓他去挑選合適的人。
“大人,你不親自挑選嗎?”
“我這兒不缺人,現在是你們缺人,自然要讓你們自己去挑,以後都是跟著你們幹活的,你們自個兒挑更合適。”
陸舟心下感動,通判大人對他們真是太好了,這樣的大事都能交給他們去做。
“是,我們一定好好選,絕不辜負大人的信任。”
說罷,一陣風似地跑了出去。
張澤搖頭失笑,“這小子跟在齊斌身邊盡學了些油腔滑調。”
陸舟和李有才小聲嘀咕,“有才,大人把選人的事交給了我倆,他讓咱們好好選,務必選出合適的人來。”
“啊?!我們來選?這怎麽能行呢?你怎麽就答應了?
咱們倆不及他們學問深,別回頭讓他們給問住了。”李有才不敢置信,語氣裏帶著激動。
“大人說了,是我們缺人,讓我們自己選擇合適的人。
你放心,大人沒不管我們,他給我們出了幾個主意。”
李有才聞言,這才鬆了一口氣,“你快說說。”
“你還記得上次選主事人的事嗎?”陸舟琢磨了一下。
“記得,你是說,這次咱們也設置幾道題,根據他們的最終成績,決定誰能留下來。”李有才被點醒。
“沒錯,我的想法是,首先招進來的人得有一手不錯的字,在記錄時要條理清晰,詳略得當。”
李有才補充道:“人不能年紀太大,多做少問,不能讓他幹嘛都問來問去的。”
陸舟想了想,補充道:“還有品行不能差。”
兩人一邊說,一邊記下他們說的,待兩人說完,看著紙上的內容,開始製定關卡。
“第一關:在一炷香的時間內,書寫《論語》,字跡清晰、工整,寫得多的,獲勝。”
“第二關:能根據出題人說的一段話,快速地記錄下來出題人話中的重點。”
“第三關:按照紙片上的要求,完成任務。”
陸舟和李有才將琢磨了兩日的選人的方法,呈到了張澤麵前。
張澤看完,笑著看向兩人,“不錯,你們倆都是聰明的,就安排這個法子來,我相信你們能選出你們想要的人才。”
“多謝大人。”
陸舟、李有才兩人齊齊鬆了一口氣,立馬把十六人叫了過來。
陸舟看向來的十六人,沉聲道:“這裏有三道關卡,我會根據你們的完成情況,判定你們是否能留下,想要留下的,務必權利義務。”
“是。”
說罷,拍了拍手,幾個衙役進來,將十六請到了隔壁。
衙役默不作聲,在每人的桌上都放上了一張宣紙,一本《論語》。
“請諸位老爺在一炷香內,書寫《論語》,字跡工整、寫得越多者,獲勝。”
《論語》一書,對於在座的童生、秀才而言,一點都不陌生。
聽到衙役口中的話,他們微微驚訝了一瞬,這一關的意思是,讓他們用最快的時間寫出最多的內容。
林弘深看著桌上的宣紙,沒有多想,衙役剛點上香,他就奮筆疾書,他甚至連一旁的《論語》都沒有翻開。
陸舟、李有才端坐上首,目光看向了奮筆疾書的眾人。
他們的視線環顧四周,並沒有實在的落在某一個人身上。
像林弘深一樣沒翻書的人有七人,剩下一半人,在衙役點香前就翻開了書。
一炷香的時間,過得極快。
香燃盡,衙役的聲音再次響起,“一炷香時間到,諸位老爺請停筆。”
林弘深的思緒一下子被衙役拉了回來,小心翼翼地放下了筆。
喜歡穿成農家子的漫漫科舉路請大家收藏:()穿成農家子的漫漫科舉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