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都老實了

字數:4374   加入書籤

A+A-


    另外一邊,被關了三日的劉老根等人眼底都沒有了光。
    這兩日他們一直在後悔,自己當時為何要那麽衝動。
    聽信了旁人的話,不顧親人的勸阻,對通判大人無禮。
    然而再後悔也沒用,他們壓根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能被放出去。
    從他們被關進來到現在,已經過去三日了,他們的親人都沒有進來看他們,打點更是沒有。
    現在想想可能是被官差攔了下來,又或者說是通判大人下了命令……
    越待在牢房裏,他們心裏就越沒底,生怕通判大人不管不顧拿他們殺雞儆猴。
    “行了,你們可以出去了。”
    牢頭的聲音從牢房外響起,“你們可別忘了通判大人的恩情,若不是通判大人法外開恩,你們還得在牢房中多待些日子。”
    劉老根簡直都有些不敢相信,不是,他們真的可以離開了?
    他被人推搡著出了牢房的大門,再次看到了久違的陽光。
    今日陽光明媚,地上的雹消融了大半,天氣溫和了些許。
    “當家的,你還好吧?”
    劉老根媳婦看到自家男人,激動上前,握住了劉老根的手,握得緊緊地。
    “媳婦,我沒事,咱們快回去吧。”
    “誒,快走。”
    一群人如鳥獸散,不消片刻,所有人都離開了。
    “媳婦,這幾日沒出什麽事吧?”
    “你可把我和孩子們嚇壞了,下次別再做這般危險的事。”
    劉老根媳婦狠狠瞪了劉老根一眼,“要不是通判大人法外開恩,你眼下還在牢房裏。”
    “是是是,都是為夫的錯,若不是我熱血上湧,哪裏會出這樣的事。”
    “當家的,我們先去城外官府搭建的屋子住上一陣子,這兩日天氣慢慢暖和起來,我們可以讓工匠給我們蓋新房。”
    “……”劉老根沉默了一瞬,對上自家媳婦泛紅的雙眸,孩子們擔心的眼神,“行,都聽你的。”
    劉老根帶著妻兒背著媳婦收拾好的行李,來到了城外。
    “你們是?”
    “回差爺,我們的屋子被雹砸壞了,一時沒有地方投奔,便想著來這兒住上一陣子,等我們的房子蓋好就搬出去。”
    衙役看了兩人一眼,語氣不變道:“行啊,說說你們的名諱,我需要記錄在案。”
    “劉老根,羅梅……”
    “你們一家人便住這一間屋子吧,這間屋子比較寬敞,住你們一家人剛剛合適。”
    屋子比劉老根想象中的好太多了,雖比不上曾經自己家的院子,但是,比一般客棧好太多了。
    “唉,我有些後悔了。”
    “你這是?”
    “早知城外的屋子這般好,我就不該做那樣的蠢事。
    通判大人寬宏大量,通判大人真是一個大好人。”
    羅梅一邊說,一邊開始收拾著行李,“噗呲,行了,日後別那麽衝動了,這次的事算是吃了一個教訓。”
    劉大娘子同樣接到了自己的夫君,看著夫君蓬頭垢麵,一回到家,就心疼地給丈夫端了一盆溫水。
    “先洗洗吧。”
    “阿蘭,此事都是我的錯,害你們擔心了。”
    “換身衣裳去見見爹娘,他們都擔心壞了,這兩日那是吃,吃不好,睡,睡不香的。”
    “知道了。”
    ————————
    “都聽說了嘛,前兩日去府衙門前鬧事的那一幫子人都被放出來了。”
    “我不止聽說了,我還瞧見了,你們是沒瞧見喲,一個個比流民都不如,蓬頭垢麵,嘖嘖看著就埋汰。”
    “他們身上有傷嗎?”
    “傷?麵上瞧著還好,衣裳下有沒有傷這就不知道了。”
    “去了牢房裏的,不脫一層皮,那都是大老爺們開恩了。
    更何況他們那般大張旗鼓的鬧事,比通判大人架在火上,我要是通判大人肯定不會輕輕揭過此事,非要讓他們吃點兒苦頭不可。”
    “關了三日也算是苦了不少苦頭了,牢房可不是什麽好去處。”
    “才三日,身上又沒傷,真是便宜他們了,通判大人日日為源柔府的百姓殫精竭慮,你們別不識好歹。”
    “你這書生說話好沒道理,我們怎麽就不識好歹了,我們這也沒說通判大人不好啊,不都在幫通判大人說話嘛。”
    “哼!是不是幫通判大人說話,你們心裏最清楚。
    若真是仰慕通判大人,就該老實地聽從通判大人的吩咐,而不是說些似是而非的話。”
    有人聽了書生的話,果斷閉了嘴。
    有人覺得自己被罵了,火氣騰一下就起來了,非要和這書生爭個高低。
    書生絲毫不懼,反而越戰越勇,頗有幾分諸葛亮舌戰群儒的風範。
    一個時辰的工夫裏,書生麵前的茶壺已經見了底。
    書生站起身,整了整有些發皺的長衫,“今日便到這裏,你們若還有不服者,咱們下次再戰。”
    眾人就這般直勾勾地目送著書生離開,待書生的身影消失在了視線裏後,眾人才後知後覺反應過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此人是誰,竟有這般厲害的口才?
    這麽大的熱鬧,張澤作為事件裏的重要人物,即使他不想知道,此事仍以極短的時間內,傳到了他的耳中。
    “此人口才了得,不知姓甚名誰,在何處就學?”
    林師爺見張澤感興趣,笑著道:“此事,下官還真打聽到了,這位學子現在正在府學就讀。
    名喚羅平策,乃是東水縣山陰鎮人士,自小聰慧過人,八歲便通讀了四書……”
    “倒是個讀書的好苗子,隻是聽師爺你這話,他這般少年英才,為何未中秀才?”
    “說起這,下官都有些為他惋惜,羅平策一連參加了上次院試,然,每次都出了些事。
    第一次,挨著他的考生點著燭火做題,卷子被燒毀了不說,還連累了旁邊的羅平策。
    第二次,羅平策感染了風寒,壓根起不來身,隻能錯過。
    第三次,羅平策不知怎麽的吃壞了東西,再次落第。
    故而,雖少有賢名,但又因過於倒黴,而屢次不第著實是有些可惜了蹉跎了不少歲月。”
    “有些可惜了,這樣的人才不該埋沒,本官聽了你說的,有些想見見羅平策。”
    林師爺聞言,立即詢問道:“下官派人去把羅平策請到府衙來?”
    “不必,本官手頭的公務都處理得差不多,不如趁今日便去府學瞧瞧這位喚羅平策的學子。”
    喜歡穿成農家子的漫漫科舉路請大家收藏:()穿成農家子的漫漫科舉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