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二連擊
字數:3906 加入書籤
劉福眼裏閃過輕蔑,“廖鑫,若不是你挑釁在先,我們又如何會對你出手?”
“挑釁?明明是你們三人見不得旁人比你們強。
夫子當眾誇獎了我的功課做得好,責罵你們三人懶惰、懈怠,就因為此事,你們就處處針對我。”
想到往事,各種屈辱齊齊湧上心頭,“若非你們一而再再而三地針對我,我又如何會反擊?”
“你們仗著家勢,針對、欺壓書院裏的同窗們,你們就是書院最大的惡人。”
廖鑫拱了拱手,聲音帶著些未收斂好的怒氣,“大人,草民所言句句屬實,大人若有不信,隻管傳黃石書院眾學子、夫子前來,一問便知。”
李季林看了一眼王青書,針對廖鑫,廢去廖鑫的手腳,讓他斷了科舉這條路,是王青書最先提出來的。
此事,要不要讓他……與其我們三人一起承擔,不如
王青書不知李季林心中所想,此時的他憤怒到了極點。
一個兩個小嘍嘍,竟敢欺到他麵前,真是平日裏太給他們好臉色了。
“廖鑫,別把你自己說的這般清白,要不是你挑釁我們在先,我們又如何會反擊回去?
你仗著比我們勤勉些,嘴甜些,就妄圖讓夫子們全部偏向你,落到這個下場,隻能怪你平日裏樹敵太多。”
張澤的目光冷冷地落在了王青書身上,“廖鑫,本官且問你,當日你看清楚了是何人對你下死手嗎?”
“大人,就是他們三人,我看得清清楚,是王青書指使他身邊的仆從對我下死手,李季林、劉福通通是幫凶!”
“王青書縱容仆從行凶傷人,實乃首惡,李季林、劉福為幫凶,你們三人不遵律法,惡意傷人,屬實可惡。”
王青書一聽有些慌了,口不擇言道:“大人,你不能隻聽他一人之言,他”
“王青書,看來你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啊,本官成全你。”
張澤話音剛落,衙役們又帶來了幾個人證,這幾個人證中,有幫著廖鑫爹娘一起來找廖鑫的村民,還有目睹了廖鑫被王青書一行人套麻袋的百姓。
王青書三人當日行事,並未遮掩行蹤,他們一向自負,從不把鄉下人放在眼裏。
將廖鑫廢去手腳後,王青書一行人更是揚長而去,絲毫沒有遮掩。
他們當日的行徑,有不少的百姓瞧見了,張澤派出的人一問,有好些百姓都瞧見了。
若是旁人,百姓們可能不熟悉,但是,王青書三人的裝扮,仆從的高聲附和,百姓們自然記住了幾人。
李季林看著出現的人證,眉頭皺得能夾死蒼蠅。
原本想把王青書推出去頂罪,如今,自己和劉福都逃不了了。
果然,那幾個人證仔細將那日他們的所見所聞,一一向張澤陳述了一遍。
其中許多,被王青書遺忘的細節,這幾個人證都互相補充了。
“如今人證、物證俱在,你們三人還有什麽話要說?”
李季林和劉福對視一眼,知曉此事,隻能認下。
兩人齊齊道:“大人息怒,此事是我二人未能規勸好青書兄,且心胸狹窄,做下了錯事,是我們的不是。”
王青書見兩個好兄弟認了罪,即使他不想認,可麵前這些人證、物證不是擺設,由不得他不認。
“最後一樁事,有人狀告你們縣試舞弊,你們有什麽要說的嗎?”
王青書三人眼睛驟然瞪大,此事做的隱蔽,怎麽會有人知曉?
李季林帶著怒氣,道:“何人這般誣陷我等?”
“你們的反應很有趣,至於是誰,本官暫且保密,我們用證據說話。
這些文章,乃是你們三人平日所作,本官看了一遍,通篇文章看下來,簡直狗屁不通。”
劉福眼珠子一轉,立馬拱手道:“大人,我等不善作文章。
縣試能取中,實屬是運氣成分居多,另外,我們的父親為了讓我們能通過縣試,給我們準備了夫子。
因此,我們不止在書院讀書,回府後,還有夫子專門教導、指點我們。”
“是啊,大人,我們讀書資質較差,家中長輩沒少為我們操心。
大人勿要聽信了小人的瘋言瘋語,懷疑我等,此事,我等冤枉啊。”
“不善作文章,嘖,這個借口倒是用得妙,縣試主要是考的是你們對四書五經的理解。
既然你們堅持說自己未曾舞弊,那麽,就由本官親自考一考爾等。”
李季林三人一聽臉上立馬閃過慌亂之色,自己肚裏有多少筆墨,他們再清楚不過,這可怎麽辦?
三人中,最不喜歡讀書的人,當屬王青書,他飛快地看向李季林、劉福二人。
李季林垂著頭不知在想什麽,劉福眼睛看向了遠處,並未對上王青書的視線。
王青書慌了,豆大的汗水從他額頭流下來,整個後背都濕透了。
明明堂中擺放了好幾個冰鑒,應是不熱才對。
然而,張澤卻沒有理會三人的各種情緒,他斂眉沉思片刻。
輕咳一聲,“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______,______。”
李季林思索了一會,“這句是出自《大學》中的: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齊家,家齊……家齊而後治國,國治而後天下平。”
王青書、劉福壓根沒能背出來,手心冒出了虛汗。
“不錯。”
張澤淡淡地評價了一句,看向李季林,繼續問道:“博學之,審問之,______,______,______。”
“這句是出自,出自《中庸》,博學之,審問之……”
然而這次,李季林想了好一會兒,始終沒能把後麵幾句想出來。
劉福心眼雖多,卻並未用到書本上,隻能和王青書大眼瞪小眼。
張澤並沒有給他們發愣的時間,他一題接一題地問出口,把李季林三人都給問懵了。
李季林僥幸答出了一兩句,劉福蒙對了一句,王青書一句都沒答上來。
外麵圍觀的百姓聽不懂張澤的提問,但是見李季林三人被問得啞口無言,半天答不出來,恨不得以身替之。
“他們不是中了童生嗎?怎麽一句都答不上來?該不會真是舞弊吧?!”
“十有八九是真的,張通判能這麽問,肯定是有證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