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熱血與榮耀的背後

字數:4536   加入書籤

A+A-


    “進入軍校後,高強度的訓練和嚴苛的紀律讓我深刻體會到軍旅生活的不易。每天清晨,天還未亮,緊急集合的哨聲就會響起,我們迅速穿衣、整理裝備,在黑暗中衝向操場。
    負重長跑、戰術演練、野外生存訓練……每一項訓練都充滿了挑戰,汗水濕透了衣衫,疲憊侵蝕著身體,但每當我想要放棄的時候,父親的身影就會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他在抗洪救災時堅定的眼神,他說過的話,都成為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談起軍校的生活,李鎮的話也忍不住多了起來。
    “在軍校的日子裏,我還結識了許多誌同道合的戰友,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同的背景和經曆,但都懷揣著對軍人這份職業的熱愛和對國家的忠誠。我們一起訓練、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在相互扶持中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李鎮端起茶幾上的水杯喝了一口,“記得有一次野外拉練,一位戰友不小心扭傷了腳,當時我們離目的地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但沒有一個人提出要拋棄他,大家輪流背著他,互相鼓勵著,一步一步朝著目標前進。
    那一刻我突然想起我爸說的不到最後一刻不放棄任何一個戰友。那時他們在戰場,也是這樣吧,彼此依靠,彼此信賴,不離不棄。”
    趙恒熙聽得入神,心中不由得對李愛國和李鎮父子倆心生敬佩,“看來您父親對您的影響真的很大,那在您入伍的過程中,他有沒有給您一些特別的叮囑呢?”
    李鎮笑了笑,眼中滿是溫情:“正式入伍那天,父親把我叫到跟前對我說,穿上軍裝,就肩負起了責任,要時刻牢記保家衛國的使命,無論遇到什麽困難,都不能退縮。
    他還把自己當年在部隊時的軍帽送給了我,那頂軍帽雖然有些破舊,但在我心中,它比任何珍貴的禮物都要重要。它承載著父親的軍旅歲月,也寄托著他對我的期望。”
    趙恒熙認真記錄著,又拋出一個問題:“在這八年的軍旅生涯中,有沒有哪一段經曆讓您覺得最為難忘,或者說對您影響最大呢?”
    李鎮聽到這個問題,臉上的笑容收了起來。
    他的表情逐漸變得凝重起來,慢慢陷入回憶之中。
    許久,他緩緩開口:“那是一次邊境巡邏任務,我們巡邏小隊深入山林,那裏地勢複雜,環境極其惡劣。途中,我們遭遇了突發的泥石流。刹那間,山石滾落,泥水橫流,整個世界仿佛都陷入了混亂。
    當時,有位戰友為了幫我躲避一塊飛來的巨石,自己卻被另一塊山石砸傷。看著他倒下的那一刻,我的心猛地一揪,恐懼、憤怒、自責等情緒一股腦湧上心頭。”
    他的聲音有些低沉,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傷痛:“生死攸關,可我的戰友毫不猶豫地選擇保護我,這樣生死與共的情誼,讓我既感動,又明白作為軍人,我們的戰友就是彼此的後背,我們是不可分割的集體。”
    趙恒熙心中震動,追問道:“麵對如此危險的情況,您當時心裏是怎麽想的?有沒有害怕過?”
    溫婉看著李鎮還有在鏡頭外默默看著李鎮接受訪談的四位老前輩,他們眼裏的傷痛,哪怕隔著幾十年的歲月,卻驚人地相似。
    有些痛沒有親身經曆過的人不懂。
    李鎮的話讓幾位老前輩共鳴甚至掉淚,是因為他們的痛更充滿了血色。
    所以他們會說如今的和平來之不易。
    華國能走到今天,是多少像老前輩們像李鎮這樣的軍人前赴後繼,在不同崗位堅守著?
    這些故事,得傳播出去,讓更多人知道,讓更多人珍惜當下。
    李鎮深吸一口氣,目光看向鏡頭,回答趙恒熙的話:“害怕肯定是有的,畢竟生死就在一瞬間。可我們不能退縮,我們的職責是保家衛國,守護人民,哪怕是自然災害,我們也義無反顧。”
    趙恒熙輕輕點頭,接著問道:“如今處在和平年代,您覺得軍人的使命和過去相比,有哪些變化呢?”
    李鎮思考片刻,認真地回答道:“時代在變,但軍人保家衛國的使命從未改變。過去,我們的先輩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為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而拚搏;
    現在,雖然沒有大規模戰爭,但維護和平穩定、應對突發事件、參與國際維和等任務,同樣需要我們時刻保持警惕,隨時準備為國家和人民挺身而出。”
    他微微頓了頓,堅定道:“在和平年代,我們的使命更多地體現在日常的堅守和奉獻中。無論是邊境巡邏、搶險救災,還是參與國際人道主義救援,每一次任務都是對我們軍人使命的考驗。
    我們依舊是祖國和人民最堅實的後盾,隻要國家和人民需要,我們必將義無反顧,衝鋒在前。”
    趙恒熙又在本子上寫了幾行字,然後抬起頭,問道:“在您看來,傳承軍人精神對於新時代的年輕人來說,有著怎樣的意義呢?”
    李鎮神色莊重,語氣誠懇地說:“軍人精神,是忠誠、擔當、奉獻、犧牲的精神,它是我們民族的脊梁,是國家繁榮昌盛的重要支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於新時代的年輕人來說,傳承軍人精神,就是要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懷,讓他們明白國家的重要性,懂得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他身子微微前傾,“同時,軍人精神中的堅韌不拔、團結協作等品質,也能幫助年輕人在麵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時,勇往直前,不輕易放棄。
    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年輕人肩負著推動國家發展的重任,傳承軍人精神,能讓他們更好地承擔起這份責任,為實現華夏民族偉大複興的華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李鎮回答得一板一眼,十分認真,看得出為了接受這次采訪,他也做了不少準備工作。
    趙恒熙看著李鎮,眼中滿是敬意:“您覺得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傳承和弘揚軍人精神呢?”
    李鎮沉思片刻後才說道:“我認為首先要加強國防教育,可以通過學校教育、社會宣傳等多種途徑,讓更多的人了解軍人的使命和貢獻,增強全民的國防意識。
    然後是要重視對軍人榮譽的維護和傳承,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讓軍人的付出得到應有的尊重和認可。”
    他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回憶著什麽:“除此之外,退役軍人也是傳承軍人精神的重要力量。他們可以走進校園、社區,講述自己的軍旅故事,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軍人精神的魅力。同時我們也要鼓勵年輕人積極投身軍旅,在軍隊這個大熔爐中錘煉自己,傳承和弘揚軍人精神。”
    趙恒熙沒想到李鎮的想法與他們此行的目的不謀而合,她對李鎮笑了笑,輕聲說道:“最後一個問題,從軍八年,您覺得最虧欠的人是誰呢?”
    李鎮的眼神瞬間黯淡了下來,沉默了片刻後,緩緩說道:“是我的家人。這些年,我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獻給了部隊,很少有時間陪伴在家人身邊。
    父母漸漸老去,我卻沒能在他們身邊盡孝;孩子慢慢長大,我也錯過了他許多成長的瞬間。每次回家,看到父母臉上的皺紋和孩子陌生又期待的眼神,我的心裏就充滿了愧疚。”
    “有一次,孩子生病住院,我正在執行任務,無法趕回。妻子一個人在醫院照顧孩子,她沒有抱怨,但我能想象到她當時的無助和疲憊。
    等我完成任務回到家,孩子的病已經好了,但他看我的眼神裏,多了一絲疏遠。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是一個不稱職的丈夫和父親。”
    李鎮掩去眼底的歉疚,話鋒一轉,“不過,我的家人一直都很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父母總是叮囑我要在部隊好好幹,不要牽掛家裏;妻子雖然偶爾會抱怨,但每次我歸隊時,她都會默默地為我收拾行李,鼓勵我安心工作。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是我堅守在部隊的動力,也是我最堅強的後盾。”
    隻是李鎮雖然極力克製自己的情緒,也依舊遮掩不住聲音的哽咽,他接著說道:“我知道……作為一名軍人,我肩負著保家衛國的重任,不能因為個人的情感而退縮。
    但我也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彌補這些年對他們的虧欠。”
    趙恒熙輕輕地點了點頭,在本子上認真地記錄著。
    李睿澤則默默地調整著鏡頭,將李鎮那堅毅又略帶疲憊的麵容完整地記錄下來。
    這一刻,他們都深刻地感受到,軍人的背後,不僅有熱血與榮耀,更有無數的付出與犧牲。
    喜歡人間溫婉:素心已敬山河月請大家收藏:()人間溫婉:素心已敬山河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