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觀音現身
字數:4584 加入書籤
“悟空!”
這一聲呼喊,如此親切。
聲音的主人,正是那擁有著三十三種形態變化的觀音菩薩。
隻見觀音菩薩的身影浮現,她的身上散發著一層淡淡的佛光,她的麵容依舊慈祥。
觀音菩薩的每一種形態都有著獨特的能力。
一佛身代表著她的慈悲,二辟支佛身象征著她的覺悟,三聲聞身則體現了她的聽聞佛法的能力。
四梵王身、五帝釋身、六自在天身、七大自在天身、八天大將軍身、九毗沙門身、十小王身、十一長者身、十二居士身、十三宰官身、十四婆羅門身、十五比丘身、十六比丘尼身、十七優婆塞身、十八優婆夷身、十九長者婦女身、二十居士婦女身、廿一宰官婦女身、廿二婆羅門婦女身、廿三童男身、廿四童女身、廿五天身、廿六龍身、廿七夜叉身、廿八乾闥婆身、廿九阿修羅身、三十迦樓羅身、三十一緊那羅身、三十二摩睺羅伽身、三十三執金剛神身,每一種形態都展現出觀音菩薩不同的一麵,也代表著她對世間萬物的關愛。
孫悟空下意識的以佛禮參拜。
觀音菩薩沒有勸阻悟空的行為,隻是微笑著,一滴楊枝甘露,滴到了悟空的眉心。
悟空的眼前出現了觀音的記憶……
首先是佛身,觀音周身佛音如洪鍾震蕩,丈六金身每一寸肌膚都流淌著琉璃光澤。
抬手間,蓮台自虛空升起,十萬瓣金蓮綻放出萬道佛光,每道光芒都凝結著無量劫修行的慈悲。
被魔氣汙染的大地發出痛苦呻吟,那些扭曲生長的黑色荊棘在佛光中化為齏粉,焦土上鑽出嫩綠新芽。
窮奇怒吼著撲來,口中噴出的黑霧腐蝕著沿途星辰,觀音雙手結出卍字印,真言如驚雷炸響:“唵嘛呢叭咪吽!”
一道刻滿梵文的金色法輪從天際落下,法輪邊緣燃燒著業火,將窮奇鎮壓在五行山下時,山體轟然炸出五道璀璨的封印。
悟空眨眼間,辟支佛身顯現。
觀音化作隱世修行的智者,灰袍上繡著暗金藤蔓紋,腰間玉淨瓶垂落的柳枝隨虛風輕擺。
西方荒原上,被魔氣侵蝕的生靈正在經曆非人的折磨 —— 狼群雙目赤紅,利齒滴著黑血;枯樹扭曲成猙獰人臉,樹皮縫隙滲出腥臭膿液。
觀音腳踏祥雲,指尖輕點玉淨瓶,瓶中甘露化作傾盆大雨落下。
甘露觸及大地的刹那,魔氣如冰雪消融,狼群恢複清澈眼眸,跪地叩首;枯樹褪去黑皮,綻放出蓮花狀樹冠,香氣飄散百裏。
悟空此時已被觀音的慈悲觸動……
聲聞身現,觀音化作雲遊比丘,木杖頂端銅鈴叮當作響。
北方邊陲小鎮的街道上,病患橫七豎八躺滿青石板,他們麵色青紫,脖頸浮現詭異的黑色脈絡。
觀音進入斑駁的寺廟,拂去供桌上積灰,敲響生滿銅綠的晨鍾。
鍾聲穿透雲霄,化作金色光雨灑落,接觸到光雨的患者,體內黑氣順著毛孔逸出,匯聚成猙獰鬼臉,被鍾聲震碎在空中。
當最後一聲鍾鳴消散,百姓們捧著痊愈的身體,朝著觀音消失的方向長跪不起。
如此大愛,讓悟空回憶起了西行之路……
梵王身現,觀音頭戴九鳳朝陽冠,身披綴滿夜明珠的瓔珞,周身環繞著七彩祥雲降臨天庭議事廳。
眾神的兵器碰撞出火星,天王的玲瓏寶塔與二郎神的三尖兩刃刀對峙,瑤池的瓊漿都因神力波動而沸騰。
觀音登上七寶蓮台,講經聲如潮水漫過殿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隨著佛法傳播,眾神兵器上的殺意化作青煙,天王慚愧地收起寶塔,二郎神亦收刀行禮,天庭重歸祥和。
悟空感歎,隻言片語,便能化幹戈為玉帛……
帝釋身顯,觀音身著金絲龍袍坐在白玉龍椅上,宮殿穹頂鑲嵌的夜明珠組成星圖。
人間兩國邊境,戰鼓雷鳴,士兵們舉著染血的兵器對峙。
觀音捏訣施法,將兩國君主引入夢境:熊熊烈火吞噬城池,婦孺的哭喊聲中,兩國君主的子民互相殘殺。
夢醒後,兩國君主在邊境搭起議和台,當他們簽署盟約時,我化作白鶴掠過天空,翅膀灑下的金光將盟約鍍上永恒印記。
“好手段!”悟空笑道。
自在天身現,觀音化作逍遙仙人,青衫繡著銀線雲紋,腰間酒葫蘆飄出醉人的芬芳。
東海之濱,海浪化作百丈高的巨手拍向漁村,海妖們頭頂珊瑚冠,手持珊瑚戟,肆意掠奪財物。
觀音指尖輕點海麵,星辰之力自天穹垂落,織成巨大的光網。
海妖首領嘶吼著吐出墨汁,卻被光網淨化成點點星光,觀音用玉淨瓶將海妖們收入其中時,瓶中傳來他們悔恨的求饒聲。
“傳聞那瓶子能納百川,看來所言非虛!”悟空心中暗歎……
大自在天身顯,觀音周身縈繞著金色火焰,踏入西域沙漠。
滾燙的黃沙瞬間沸騰,商旅們躲在駱駝圍成的圈子裏,嘴唇幹裂出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觀音揮動柳枝,口中念動甘霖咒,狂風驟停的刹那,漫天黃沙竟化作水晶般的葡萄藤,結滿紫瑩瑩的果實。
藤蔓延伸出清泉,商旅們捧著甘甜的泉水,望著觀音離去時在沙地上留下的蓮花腳印,眼中滿是敬畏。
悟空沉默了,這救苦救難的觀世音,真當是佛門的清流……
天大將軍身現,觀音身披玄鐵鎧甲,長槍槍纓浸透朱砂,威風凜凜地出現在邊關戰場。
敵國大軍的戰旗遮蔽天空,他們駕馭著魔狼,箭矢上淬滿劇毒。
觀音振臂高呼,天兵天將如黑雲壓境,長槍舞動時,槍尖迸發的龍形虛影撕咬著敵軍。
當觀音一槍刺穿敵將咽喉,他的魔狼坐騎竟化作流光沒入觀音槍尖,成為守護天兵的靈獸。
“看來菩薩也有殺伐果斷的時候……”悟空有所頓悟。
毗沙門身現,觀音化作北方多聞天王,鎧甲上鑲嵌的寶石閃爍著神秘光芒,鎮守在金光熠熠的寶庫前。
貪婪的妖魔們組成人梯攀爬城牆,他們手中的骨刀砍在城牆之上,濺起的火星卻成了熄滅的螢火。
觀音高舉寶塔,塔身八麵射出千道金光,妖魔們在金光中痛苦掙紮,最終化作飛灰,寶庫中的神器發出歡快的嗡鳴。
“斬妖除魔,不摻雜念,果真了得!”悟空心中已有定論。
小王身現,觀音成為一方小國君主,頭戴珍珠冕旒,身著繡滿麥穗紋的龍袍。
國內糧倉空虛,百姓啃食泥土充饑,街道上盡是浮腫的饑民。
觀音下令拆除宮殿金瓦變賣,用所得糧食開倉放糧,還親自帶領百姓開鑿水渠。
當第一股清水流入幹涸的田地,百姓們捧著新長出的稻穗,在田埂上為觀音築起生祠。
“這每一世都有不同的慈悲,看來輪回才是修行的正道,那唐僧……”悟空慢慢體會到了菩薩的真意。
長者身現,觀音化作白發蒼蒼的老者,拄著龍頭拐杖,坐在山村老槐樹下的石桌旁。
村裏的年輕人為爭奪水源持械相向,空氣中彌漫著血腥氣。
觀音敲著拐杖,講起 “六尺巷” 的故事,隨著故事深入,年輕人手中的農具紛紛落地。
當他們握手言和時,老槐樹竟開出滿樹的白花,香氣驅散了長久以來的戾氣。
“讓步?讓他三尺又何妨?哈哈……”悟空心境開明,放聲大笑!
喜歡讓我們創造一個世界請大家收藏:()讓我們創造一個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