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管事大爺

字數:3292   加入書籤

A+A-


    隨之,他又記起剛才羅國榮的話,於是問道:“剛才您說這是半本筆記?”
    “是的。我師父的學廚筆記有兩本,你這一本是前半本。可惜的是,後半本我沒辦法拿來,因為在我師父的兒子手中。”
    聽完他的話,何雨柱還有些遺憾,不過,他立刻就想到了,以後找機會,他也要去蓉城,找到黃敬林的兒子,可以用這半本筆記來換取閱讀後半本的機會。
    廚師之間的交流學習非常正常,而且飯莊是樂見其成。
    午後,後廚,廚師和幫廚們都找地方休息,裏麵隻有何雨柱和羅國榮。
    “柱子,中午吃飯時,你把我驚著了,我實在沒想到,你做的開水白菜絲毫不比我差,酸菜魚的味道讓我到現在都在回味,相當不錯。我在你這個年紀,可是才剛剛學廚。”羅國榮歎道。
    “羅老師,您太客氣了,我年紀小,見識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您可不能敝帚自珍。”
    羅國榮,幾乎可以說是華夏廚藝第一人,宗師級存在,因為羅國榮的年紀和實力,也因為何雨柱的堅持,羅國榮現在也以“柱子”稱呼何雨柱,而何雨柱以“羅老師”稱呼羅國榮,羅國榮能坦然接受這個稱呼,說明是把何雨柱當後輩了,或者說是當成記名弟子了。
    “哈哈。你放心,我肯定不會砸了自己的招牌。”
    羅國榮的午飯吃的稍微有點晚,是在豐澤園解決的,由何雨柱請客,專門做了開水白菜和酸菜魚這兩道菜,兩人還專門進行了討論交流,羅國榮是川菜宗師,嚐過之後,立刻就能想到製作方法,又經過交流,他如果製作這道菜,已經和何雨柱沒有什麽兩樣。
    嚐過了何雨柱做的菜品,現在,是羅國榮開始製作竹蓀肝膏湯,隻見他選用的是鴨肝,用一個小錘子將肝錘成泥狀,將裏麵的肝筋挑除,加入蔥薑料酒和胡椒水去腥,醃製5分鍾後,再加入一個雞蛋清,加入清水後用綢布過濾,不要肝肉,隻要肝汁,然後上火蒸熟成肝膏,然後在備好的清湯中加入竹蓀。
    竹蓀肝膏湯
    “來,柱子,試試湯。”
    何雨柱也打量著湯品,外表平淡如清水,但是香氣清香,湯水柔滑,他拿起一個勺子,從肝膏邊上壓斷一點兒肝膏,連湯帶水送入口中。
    “嗯,湯鮮膏醇,香滑迷人。”
    說完之後,他又用勺子舀起一段竹蓀,又讚歎道:“竹蓀脆嫩清香。羅老師,這道菜,蘊藏著驚人的味覺寶藏,非常難得。”
    “其實,這道菜嚴格的說,並不是我發明的,以前就有傳說,以前就叫做肝膏湯。但是,很遺憾,這道菜失傳了,我就是根據傳說,又結合開水白菜才研究出來的,與曆史上的肝膏湯並不是同一道菜。”
    “嗯,這道菜可以說是一道功夫菜,手藝考究,很耗費心力,稍一不注意火候和時間,肝膏就會變得十分粗糙,影響口感。而且,蒸的時候,火勢不能太大,不然肝膏容易變形走樣。”
    羅國榮同意他的說法,接著說:“沒錯。肝膏製作雖然複雜,但是清湯才是關鍵。這方麵,你已經完全掌握,不過,清湯的製作還能有所變化,除了瘦豬肉、老母雞、幹貝、火腿、雞爪、豬骨、生薑等食材外,我還曾經加入過桂圓,味道會多出一絲清甜。”
    何雨柱點點頭,含有清甜味兒的湯,小孩子喜歡食用,也算一個不錯的小變化。
    一天後,羅國榮歸還筆記後返蓉,離開時兩人互留了聯係方式,何雨柱還接受了他的邀請,有時間他會到蓉城做客。
    晚上回到家中,何雨水立刻從西間出來給他倒洗臉水,一邊倒一邊說:“哥,今天晚上院裏開會了。”
    “什麽內容啊?”
    “我說不清楚,好像是咱們這一片兒是什麽試點兒,成立了街道,嗯,是街道居委會,叫交道口街道,南鑼鼓巷居委會,還要在各個四合院選人當什麽聯絡員,以後負責管理大院。咱們院是三進院,要選三個人,要選三個人當什麽聯絡員。”
    這個消息,不僅在年前聽管程光說過,剛過完年,在飯莊裏也聽到了。
    這年月,千萬不要小看飯莊收集消息的能力,自古以來,搜集情報的最佳地點,就是青樓和酒樓,這裏是三教九流紮堆的地方,這是藏不住秘密的地方。
    何雨柱擦好臉問道:“誰當選了?”
    “還沒選,說是先報名,過幾天再選。”
    “那誰報名了?”
    “咱們中院的易大爺和江大爺、後院的劉叔和許叔、前院的閻老師和淩哥。”
    “倒都挺積極呀,每個院都有兩個人報名。”
    “什麽呀,這是要求,每個院最好得有兩個人報名,如果實在沒人報名,還要推選人參加。”
    “那咱們院主動報名的有誰?”
    “易大爺、後院劉叔、前院閻叔。”
    果然,這三個人最終能當選,是有原因的,主動和被動,大家都搞得懂。
    中院的江大爺,在《情滿》中都沒出場,兩口子都是院裏的透明人,他們住在何家左邊的兩間耳房裏,江大爺在廢品回收站工作,江大媽沒有工作,孩子在外地工作,和林小翠一樣都是家庭婦女,兩個人對院裏的事根本不熱心,隻一門心思過自己的日子。
    很明顯,江大爺就是個湊數的,易中海當選幾乎是百分之百,如果何大清住在院裏,還有可能跟他爭一爭。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聽到街道和居委會成立的消息,何雨柱又想起了今天在飯莊看的報紙,上麵有領導發表的講話全文,裏麵有一個重要內容,那就是勸止農民盲目進城。
    也許在普通百姓看來,這次講話隻是一個呼籲,看過之後也不會有什麽感觸,但在後世而來的何雨柱看來,這次講話的後麵,有一項國家的重要決策,現在雖然還未出台,但是,已經有了苗頭,那就是戶口問題。
    喜歡四合院之廚道宗師修行記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之廚道宗師修行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