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安裝煙筒也是手藝
字數:4482 加入書籤
“媽,前院怎麽多出來一堆煤粉啊”。
這些天加班,賈東旭回到家已經是晚上八點多,看著李梟門口前的那一堆煤粉。
賈東旭疑惑道。
“是李梟那小子,他們家火經常滅,說要做一種新的煤,我看就是個敗家子,是瞎折騰。”。
賈東旭聞言也是不屑的撇了撇嘴。
對於李梟他是既羨慕又嫉妒,早就看他有點不爽,巴不得讓他丟個人。
……
而在這個娛樂活動還比較少的年代,對於這事,院裏很多人都當成了一件趣事。
有的不屑,也有的持懷疑態度。
都在等著李梟的後續動作。
蜂窩煤一連曬了四、五天,這才曬好。
正好趕上周日,吃完早飯,李梟出門就去找了附近的一位老師傅。
老師傅姓薑。
是專門裝煙筒的手藝師傅。
這個年代可不像後世工業那麽發達,都是買現成的,在這個年代想獲取合適的煙筒材料可不容易,都是找人定做。
安裝的師傅,也會根據各家房屋的高度以及周圍環境,來確定煙筒的位置,怎樣才能使煙霧順利排出。
才能不影響院子。
如果是一些木質結構為主的房屋,還要考慮,煙筒的熱量會不會對木質結構造成影響,引起不必要的火災。
這些都需要考慮。
幾天前李梟就定好了煙筒,薑師傅過來,李梟兩人寒暄了兩句,薑師傅就開始動手安裝。
這時候的煙筒都是一頭稍微粗、一頭稍微細。
這樣才能一個套著一個,讓煙筒有足夠的長度,能夠通到外麵去。
套的時候也要大頭套小頭,這樣才能保證不漏氣。
除了直的煙筒,煙筒想要通到外麵還需要兩個拐脖。
這兩個拐脖,一個是煙筒豎著與爐子連接後,放在這截煙筒向窗外的拐角處,另一個拐脖則是放到煙筒的末端。
目的就是讓煙往上排,防止冷風倒灌。
這也是為什麽說,安裝煙筒也是一個手藝活。
而李梟找的這個薑師傅也很用心,裝完煙筒,又查看了一下屋內的風鬥。
這風鬥也是冬天生火必須裝的一個東西,一般都是安裝在窗戶上,目的就是為了讓空氣流通。
不至於讓人晚上睡覺時煤氣中毒。
等薑師傅離開,李梟就開始準備生火。
這蜂窩煤生火就容易很多了,隻需要點一些木柴,之後把蜂窩煤放上去就完事。
等第一塊蜂窩煤燒著了,就可以在往上放蜂窩煤。
“小梟這就完事了?”。
今天是周日,不少廠子也休息,李梟要設計煤爐子的想法院裏的人都知道,看到裝煙筒的師傅過來,一個個也都過來湊熱鬧。
看著如此簡單就把火給生起來了,閆埠貴有些不敢相信。
不僅是閆埠貴,易中海、劉海中也都有些不敢相信。
看眾人這表情,李梟笑著道:“這不點燃了嗎,可不就完事了唄!怎麽樣閆老師,看著生火是不是沒有那麽麻煩。”。
閆老師點了點:“這都是,這生火簡單多了”。
“這何止簡單,這簡單太多了,還沒那麽髒,就是不知道取暖怎麽樣。”,易中海也是在旁邊道。
“這簡單,試試不就知道了”,說著李梟把風門全部給打開了,沒一會,爐子裏的火就著了上來。
嗚嗚的冒著藍色火焰。
這一下屋子裏的溫度一下就上來了,李梟這時才把火弄小了些。
“怎麽樣,不錯吧?閆老師、易叔、劉叔,你們要不要也弄一個?”。
感受著屋子裏的溫度,這讓幾人有些心動,實在是這種爐子太方便了,比燒煤球不知道方便了多少。
“這個倒是可以看看,小梟你先試著,要是好用你給我們說一聲,我們也弄一個”。
“是啊!你這先試試”。
很明顯,雖然蜂窩煤爐子看著方便,但幾人還是有些顧忌。
李梟倒也不在意,本也就是順口一說。
……
這一次李梟隻做了一個蜂窩煤爐子,另一個他屋裏的爐子還沒換,就是為了得到一些數據。
一連五天。
李梟這才去了趙教授的辦公室。
“李梟來你先坐”。
進入辦公室,趙教授正在寫什麽東西,招呼了一聲又低頭寫了起來。
和趙教授熟後,李梟也不像原來那樣拘謹。
不客氣的坐在了椅子上,不過他也不是不懂事的人,看桌子上茶壺的水快沒了,就起身到了一壺水。
雖然趙教授在寫東西。
但李梟的舉動他也都看在了眼裏,這讓他不由點了點頭。
等了約莫5分鍾,趙教授這才問起了李梟這次的來意。
“教授,你看看這是,這是我最近做的蜂窩煤爐子,你看看能不能全麵推廣一下”。
“你又做出東西了?”。
雖然隻是爐子,但畢竟李梟有那麽多成功發明在前,這讓趙教授一下子來了興趣。
迫不及待接過了李梟手中的數據對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以及和蜂窩煤有關的一些設計圖。
當看到報告上說,能比原來減少百分之20到25的用煤量,這一下讓趙教授坐不住了。
要知道現在國內的煤炭資源可十分緊張,這意味著什麽他太清楚了。
“這整個爐子效果真有這麽好?”。
李梟笑著點了點頭:“趙教授,我親自對比過,蜂窩煤比原來的煤球、煤塊,不僅能減少消耗,蜂窩煤爐子用起來也更方便,不會動不動就憋死,也沒那麽多灰,
不過這個爐子對比原來的爐子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溫度稍微低一些,在四九城這溫度下還能用,如果在冷些,這爐子可能作用就不大了,
除非用三芯蜂窩或者四芯的爐子,但這也是我的猜測,畢竟我也沒去過那邊,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冷”。
“這三芯、四芯蜂窩是怎麽回事?”。
在李梟的設計稿上,他沒設計三芯、四芯的爐子,聽趙教授這麽問,就拿出了一張紙,畫上了三芯、四芯的爐子。
又解釋道:“這種爐子就是裏麵裝的煤多,自然比普通的爐子會散發出更多的熱量。”。
看到李梟畫的圖,趙教授就明白了是怎麽回事:“這一點不打緊,再冷一些的地方,大多都燒炕,或者燒地龍,李梟你這是又立了一大功啊!”。
看自己學生這麽有出息,趙教授也很高興,笑著道。
喜歡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