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確定研究方向

字數:7425   加入書籤

A+A-


    不說別的,就說組成59式100毫米高射炮的零件,就多達多個以上,這就不是他現在自己能製造的出來的。
    想來想去,李梟打算先把55式37毫米高射炮弄出來。
    55式37毫米高射炮和59式100毫米高射炮,雖然都是高射炮,但兩者區別很大。
    前者它的主要用途是對付低空飛行的目標進行打擊,就比如戰鬥機、直升機,這類機動性高、速度快的飛機。
    因為55式37毫米高射炮射速快,很容易在短時間內形成密集的火力網。
    對敵人的飛機進行打擊。
    可配用的彈藥更是有多種,像是曳光殺傷榴彈、曳光穿甲彈,都可以配用,可以根據不同的戰場需求,來配裝彈藥。
    並且因為這款高射炮的炮彈重量輕、體積小,可以快速裝彈,短時間內進行多次發射,又因為體積比較輕。
    也便於它在相對複雜的地形下運輸。
    最重要的是55式37毫米高射炮的結構簡單,不僅便於操作和維護,製造成本也相對比較低,對於現在國內的工業情況,經濟情況來講,是最合適的。
    59式100毫米高射炮就不同了。
    他主要的用途是對付高空的大型目標,就比如轟炸機,這類飛機,因為飛行高度較高,一般的高射炮根本就打不到,並且這類速度相對較慢,不需要多麽高的射速就能進行打擊。
    要求的是炮彈的威力和射程。
    但也因此59式100毫米高射炮的體型,會很身龐大,戰鬥狀態下全重達到了9450公斤,一枚炮彈都能達到60多斤,無論是搬運炮彈,還是裝填、推送進炮膛,都需要配合操作。
    也難以像59式100毫米高射炮一樣,快速發射。
    這也意味著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來部署,機動性也會非常的差。
    並且59式100毫米高射炮,因為打擊的是米以上的高空目標,這就需要一些設備來配合了。
    像是5901型指揮儀、59式高炮瞄準鏡、58式周視瞄準鏡等等!這些都是對敵的方位、高度、速度等參數進行測量、計算和瞄準用的。
    但別看這是配套的設備。
    技術要求可一點也不低,就拿59式高炮瞄準鏡來講,如果想要對目標實現清晰、準確的觀測,這對於鏡片的曲率精度、表麵平整度、折射率均勻性等要求是極高的。
    同時還要考慮放大倍率、視場角、出瞳距離等等問題,以及抗震性,畢竟高射炮的後坐力可是很大的。
    這要是抗震性不好,沒準幾下就會被震壞。
    兩者對比下來,李梟感覺55式37毫米高射炮最適合。
    不過查著查著。
    李梟又查到了一款59式57毫米高射炮,這讓他一下有些猶豫了。
    這款高射炮,它是按照毛熊的c60式57毫米高射炮仿製出來的,這款高射炮,它的有效射高有5000米,比起55式37毫米高射炮多出了2000米。
    實際射速通常在每分鍾70發左右,這倒是與55式高射炮的射速差不多。
    高射炮的炮口初速也是59式57毫米高射炮更好。
    唯一的缺點是59式57毫米高射炮,它的戰鬥狀態全重達到了4500千克,這比起55式37毫米高射炮,戰鬥狀態下全重的1275千克,要重的多。
    也因此它在運輸、部署和機動性上,遠不如55式37毫米高射炮。
    不過這款高射炮也有自己的優勢。
    因為它的全彈重可以達到6.47千克,有效射程又在5000米以上,這也讓它擁有對轟炸機、運輸機等空中大型目標,具備更強的打擊能力。
    此外除了對空作戰外以外,因為它的射程遠、威力大,還可以用於對地麵或者水上的目標進行打擊。
    它配裝的穿甲彈,可以輕易擊穿70毫米厚的均質鋼甲,對於一些防護較弱的裝甲,打擊的效果更顯著,還能近距離能對坦克、裝甲車造成有效毀傷。
    可以說在沒有反坦克武器時,59式57毫米高射炮完全可以臨時用於反坦克作戰。
    55式37毫米高射炮就不同了,它雖然也擁有對地麵目標打擊的能力,但因為它的單重才1.455千克,威力有些小,隻能對一些輕型裝甲武器產生威脅,根本就不能起到專門的反坦克炮、反裝甲炮的那種效果。
    這也讓李梟很猶豫,如果不是59式高射炮靈活性差,他會毫不猶豫選擇這款高射炮。
    而除了研究武器外。
    李梟本來還想著研究機床,雖然他已經研究出了c620  1 臥式車床,但機床的種類可不止有這一種。
    像是鏜床、銑床、鑽床,這些機床也都很重要,各自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比如鏜床,它就是用於高精度孔或孔係的加工,它可以擴大孔徑、提高孔的表麵質量和加工精度,也能保持保證孔與孔之間、孔與平麵之間的位置精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以說鏜床它是一種極為重要的精密加工設備,在對高精度的零件加工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像是在航空航天製造上、發電設備製造上等等!都需要用到鏜床來加工零件。
    如果能研究出高精度的鏜床,像是在“超級幼獸摩托車”製造中,遇到的一些精度問題。
    很多都可以解決。
    銑床則是可以加工溝槽、平麵、螺旋麵、齒輪等各種複雜的形狀,有了銑床,這能很好的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減少製造的成本,它可以在短時間內把毛坯加工完成,並且加工出來的東西,還具有一定精度。
    鑽床主要用於完成鑽孔、擴孔、鉸孔以及攻螺紋等的工序上,這個用途就廣了,無論是機械製造、建築還是電子行業,都會用到,可以說幾乎所有需要進行孔加工的工件,都離不開鑽床。
    像是攻螺紋的加工,通過安裝絲錐,鑽床就可以在鑽孔中弄出螺紋。
    不過相比於機床。
    李梟認為現在研究出高射炮更重要,畢竟現在抗美援朝還沒結束,製造出來後,也能在抗美援朝中起到作用。
    最後思考了半天,李梟還是打算先研究55式37毫米高射炮,之所以最後還是選擇了這款高射炮。
    這第一還是因為靈活性,一輛車就可以拉著跑,並且它的結構不像是其餘兩種那樣繁瑣,這款炮它容易上手,操作簡單,也能快速將火炮轉移。
    畢竟在戰場上,我們可是沒有製空權的。
    其次李梟也考慮到了國內的工業水平,不說其他因素,單重量,一台 59式57毫米高射炮,就差不多抵得上三台55式高射炮。
    對比起來55式37毫米高射炮生產效率肯定更高。
    當然了59式高射炮他也不會放棄,打算在研究完55式高射炮,在研究這一款炮。
    想明白這一點,李梟就在網上查了起來。
    幸好在後世,這款炮屬於淘汰的武器,很好查到詳細的資料。
    也幸虧他現在學東西越來越快,接觸的機械工程知識越來越多,否則不要說去碰設計比較複雜的這類武器。
    看都看不懂。
    而通過查找資料,李梟也弄清了這款高射炮的結構。
    59式57毫米高射炮。
    它由起部分組成,炮管部分、炮閂部分、供彈係統、反後坐裝置、瞄準係統、炮架部分以及附件部分。
    炮管部分又分為身管和炮口製退器。
    身管它可以說是炮彈發射的核心部件,在炮彈發射時,發射藥會在身管內產生反應,通過燃燒產生的高壓高溫氣體,把炮彈推出去。
    這也要求身管必須采用高強度的合金鋼材料,並且還要進行熱處理等工藝。
    要知道火藥燃燒產生的高壓氣體,可是會讓膛壓達到數千個大氣壓,如果不使用合金鋼材料,可能直接就會炸開。
    其次55式37毫米高射炮身管,其內徑的精度也有要求,這會直接影響到炮彈的飛行穩定以及射擊精度。
    此外身管還需要擁有良好的散熱性能,要知道在連續發射的情況下,身管的溫度會不斷累積,在這種累積之下,如果不能及時散熱,很有可能就會造成身管變形等問題。
    炮口製退器則是比較簡單。
    沒有那麽多要求,畢竟它的作用就是減少火炮發射時產生的後坐力。
    炮閂部分則是包括立楔式炮閂和彈夾。
    彈夾不用多說,就是用於裝填炮彈用的,它的彈夾裝彈是5發,彈倉容彈量則是10發。
    立楔式炮閂則是炮管的封閉裝置,作用是確保火藥燃氣不會從炮尾泄漏,它會在裝填炮彈時打開,裝填好後關閉。
    而它對材料也有很高的要求,需要高強度的金屬材料,這樣才能承受的住高溫和高壓以及巨大的衝擊力,也隻有高強度金屬材料,才能讓炮閂在火藥燃氣的高壓作用下。
    不至於變形、開裂,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還有炮架部分同樣如此,也需要采用高強度的金屬材料,普通的金屬材料根本就支撐不住。
    畢竟炮架需要承受火炮發射時,產生的巨大後坐力和震動,如果不使用高強度金屬,很容易造成炮架變形、斷裂。
    並且炮架對於焊接也有要求,要確保焊縫的強度和密封性,畢竟炮架的作用是鏈接各個部件,這種鏈接必須牢固可靠,否則後果可想而知。
    全部查看下來,李梟稍微皺了皺眉。
    55式37毫米高射炮雖然結構簡單,但想要製造出來還是有些難度的。
    這其中最大的材料問題,這個倒是已經解決了,有了電渣重熔技術這都不叫事,唯一的難題就是特殊的防腐處理。
    畢竟在火炮的發射過程中,火炮可是會接觸到很多腐蝕性物質,這就要求一些零件必須要耐腐蝕。
    讓他感覺唯一比較難的就是加工的精度,這必須要保持在極小的公差範圍內,但關鍵是國內目前就缺高精度的加工。
    但也隻是有些難,而不是無法解決,這也算是一個好消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
    這兩天李梟把重心都放在了研究高射炮上。
    至於廠內的項目,這個很少需要他操心。
    進行的很順利。
    最終在他開始研究高射炮後的第三天,三馬子開始了組裝,一大早,研究三馬子的廠房內就聚集了不少人。
    廠長、副廠長都到了現場。
    在場上,在工程師的指揮下,很多工人都在忙碌著,三馬子的組裝並不算難。
    這首先就是對車架的檢查。
    這個事先工程師已經檢查了很多遍,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之後就是前橋後後橋的安裝。
    所謂的前橋、後橋,就是前軸和後軸,作用就是傳遞車架與車輪間的彎矩和轉矩,以及作用力,之後還會安裝減震器,減震器的兩端,一端連接車架一端連接車橋。
    作用不言而喻,就是為三馬子提供減震功能。
    等安裝完,一部分工人就開始安裝起了輪胎和輪轂,把他們放在前後橋上。
    隨著車輪、發動機、傳動係統、轉向係統、製動係統的安裝完畢,逐漸一輛車的輪廓顯示了出來。
    最後工人再將車廂框架,駕駛室框架,放置到車架上方,通過焊接起來後,一款三馬子徹底的組裝完畢。
    看著組裝起來的三馬子,很多人都看直了眼。
    李梟給的設計圖並不是隨意給的,而參考的後世五征集團推出的3x邁昂。
    這還首先就是外觀,這款車的外觀和原來不一樣,造型很獨特,時尚、精美,當然這都是外觀,除了視覺效果外,影響並不大。
    關鍵還是車身結構的設計。
    它采用了桁架式結構車架,這種結構的車架不僅堅固耐用,更是可以提升三馬子的承載能力以及穩定性。
    其次懸掛也不是才用的普通懸掛,而是c型臂和橫置板簧結構,這公結構的好處就是可以提高車輛的舒適性,讓車輛能夠降低顛簸感,承載力也達到了3噸重量。
    不過這承載力是官方載重,李梟設計的時候就查過,有人嚐試過,5噸的載重依舊能跑。
    非常的牛。
    喜歡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