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計算機
字數:4778 加入書籤
如果複合式旋翼機有用的話,完全可以整出來。
至於再往後的發展,就要在直升機上下功夫了。
畢竟旋翼機無論怎麽發展,頂天就是傾轉旋翼機,普通旋翼機除了造價以外,各方麵都是競爭不過直升機的。
隻不過眼下,旋翼機最適合國內的環境。
一是造價低,二就是以國內的技術。
現在就想要量產直升機還是有些難。
李梟記得國內第一台直升機,應該就是“直5”,這台直升機是根據毛熊的米4直升機仿製的。
並於1958年首飛成功。
它的最大載重可以達到5121千克,最大飛行速度可以達到210千米 小時,最大生限可以達到6000米。
不過這台直升機雖然1958年就已經試飛成功,但直到1964年才開始批量生產。
之所以導致這結果,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質量不達標。
李梟打算等到獵鷹旋翼機研究出來後,在全力進行直升機的研究,要知道直升機才是這類飛機的未來。
也是戰場上不可忽視的關鍵力量。
像是打擊裝甲集群,直升機就可以攜帶反坦克導彈、火箭彈等重型武器,進行低空突擊,來打擊坦克裝甲車。
還有像是拔除火力點,直升機也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直升機可以憑借借靈活的機動性,可以快速抵達敵人的前沿陣地、碉堡等陣地上,給敵人來幾發“真理”。
還有像是兵力投放、物資補給,直升機都可以進行運輸,這一點旋翼機就不行了。
載重太小。
飛行人員在加上搭載的武器後,載重幾乎就滿了,直升機就不一樣,就拿直 5來說,一次就可以運載11名乘客,換成貨物的話能達到可裝載 1.2噸。
這還是直5,到了直7載重直接翻了近乎三倍,可運載35人或者3.5噸貨物。
這還不是最厲害的。
像是現代的武直21、直20、直8g那才叫厲害。
就拿武直21來說,不僅可以裝載30毫米鏈炮,並裝備1200發備彈,還可以裝載反坦克導彈、空地導彈等。
直8g最大起飛重量可是達到了13.8噸,不僅可以執行運輸任務,還可以進行後勤支援、火力壓製、搜救救援等等!
李梟想要看看能不能更早的把這些厲害的武器給整出來。
當然了這些靠他自己可不行,還是需要更多的人才一起研究才行。
中午在食堂吃完飯,李梟就一頭紮進了辦公室。
現在旋翼機終於搞出來了,接下來他也能搞自己的計算機。
他對晶體管計算機研究也有幾年了,有著很深的了解。
晶體管計算機大概可以分為5部分。
輸入輸出不用多說,輸入就是鍵盤,不過這個年代的鍵盤和後世可不一樣,有著不小的區別。
通常都是與主機或者顯示器連在一起,不是獨立的,鍵盤上也沒有f1、f2、ctr之類的按鍵,通常都是以字母、數字為主。
運行的方式就是在每個按鍵下,都有一個微動開關,當按下按鍵開關閉合,設備就會檢測到電平變化,然後經過編碼電路的轉換後,就可以化成對應的二進製代碼。
輸出設備和輸入輸出一樣,也和後世的不同。
一般就是打印機或者是穿孔紙帶,打印機會把人們想要的運算結果打印在紙上。
直到1960年才出現了陰極射線管顯示器,陰極射線管顯示器1897年就已經被發現,到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就開始成為了一些設備的顯示器,像是一些黑白電視,都是用的這種顯示器。
441b型晶體管計算機,雖然是1965年被研究出來的,不過因為當時國外對國內的技術封鎖,輸出設備依舊用的是打印機、孔紙帶之類的。
李梟想試試看,能不能把黑白電視上的顯示器,移到計算機上用。
而除了輸出設備、輸入設備以外,就是存儲器、控製器和運算器,存儲器顧名思義就是儲存用的。
分為內儲存和外儲存,內儲存就是用於存放正在運行的程序與數據,外儲存的作用則是用於長期、大容量存儲數據與程序。
一般用的是磁帶、磁盤,有外儲存在,就算發生一些故障或者停電,也能留存住信息。
李梟查看了一下黃部長送來的東西。
用於內儲存的磁芯存儲器,剛好有兩個,剛剛夠用,至於外儲存,441b型晶體管計算機上並沒有,不過設計出來並不難。
至於晶體管計算機上的控製器,可以說是計算機上的 “總指揮”,它的運行原理也很簡單,就是在內存中逐條讀取數據,然後在進行解碼,把數據指令變成計算機能夠理解的信號。
然後就能“指揮”計算機協同運轉了。
而它實現的原理,也是利用晶體管組成的時序電路、控製邏輯電路,來生成操作命令等東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後的運算器就是數據處理的核心單元。
像是加、減、乘、除,或者是計算機的邏輯運算,都需要運算器,當然它也是依靠晶體管搭建起來的邏輯門電路。
至於係統。
441b計算機也是有係統的,用的是fortran語言,這種語言可以說是最早的編程語言之一。
不過現在這種語言還沒出現,要等到1954年才會出現,並在1956年用在計算機上。
對此!
李梟打算截胡,提早把語言弄出來,至於441b計算機的係統,找個就更不用他操心了,那些書上直接有現成的。
他可以直接拿過來用,可以完全適配,連改都不應該。
就算需要改李梟也不懼,畢竟fortran作為最早的語言,它的內容相對簡單,僅有最基礎的一些東西,像是簡單的變量定義,賦值語句、算術運算和輸入、輸出等。
並不難學會。
“那我這是不是也是語言之父了!”,想到此李梟不由笑了笑。
這一忙起來,李梟就忘了時間,還是張奎敲了敲門提醒他,他才從忙乎中回過神來。
“你這是研究上了?”。
推門進來看到李梟正在幾個架子前忙碌,擺弄著一些晶體管,張奎笑著道。
李梟放下手頭的東西,也是笑著道:“研究了這麽多年也是該實操一下了。”。
聞言張奎點了點頭,雖說是好奇但也沒多問,畢竟對於計算機他是真的不懂:“剛剛張澄他們回來了,張工他們留在了那邊守住,目前一些都運轉正常,沒出現什麽問題。”。
聽對方這麽說李梟點了點頭,有些不好意思道:“那就行,今天下午忙這些忘了過去,明天我在過去看看。”。
看著李梟那有些樣子,張奎不由笑著開玩笑道:“我說李梟同誌,你這喜新厭舊可不行啊!”。
“我這可不是喜新厭舊,我這是對一切新鮮事物有著濃重的好奇心,隻有這樣才能讓我進步。”。
說著說著李梟自己也不由笑了,這太像後世渣男的辯解了。
張奎指了指李梟:“你這腦子怎麽長的,什麽都能讓你說出花來,對了!報告的事情你可別忘,等到測試結果出來就要交上去,上麵都等著你呢!”。
聞言李梟也收起了玩笑的心思:“這你放心,等到結果出來後,第一時間我就把報告交上去。”。
說話間李梟也整理好了東西,把門鎖上後,和張奎一起出了門。
兩人一邊談論著工作上的事,一邊向著車棚走去,準備下班回家。
喜歡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