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V2複合旋翼機

字數:4090   加入書籤

A+A-


    吃完飯,李梟就去了旁邊的耳房。
    鎖好門、拉上窗簾,轉身就進了空間。
    進入空間後。
    李梟就直接查找起了關於複合式旋翼機的資料,結果他發現,和複合式旋翼機有關的資料很少,大多都是複合式直升機。
    而複合式旋翼機他能找到的並不多。
    像是費爾雷複合旋翼機,就是一家不列顛一家公司製造的複合旋翼機,製造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城市間短距離商業客運,以及軍事運輸。
    它的最快速度可以達到300多公裏每小時,飛行高度則在3000米左右。
    不過這款複合旋翼機太大了,技術水平、材料水平,根本就不是現在國內能製造出來的。
    除了這款旋翼機,李梟又找了好幾款。
    不過不是旋翼機太大,就是太輕,就算製造出來了也沒多大用,在李梟的構想中,複合旋翼機最好能當做小型轟炸機來用。
    這就要求載重要高。
    找來找去,最後李梟找到了一款雙旋翼複合旋翼機,這款飛機是國外一公司研發的觀光機。
    雖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等到查到它的數據後,李梟還是傻了眼。
    這台飛機最快速度可以達到275公裏每小時,最高的飛行高度則是在5000米左右,最大載重可以達到1.1噸。
    這性能看似很不錯,但要真拿來當做轟炸機就有點寒磣了。
    像是毛熊的圖16轟炸機,它的最大速度可以達到1050千米小時,高度則是多米,載重可以達到9000千克。
    還用像是美帝國的b47轟炸機,最大飛行速度則是在975千米小時,實用升限是米,最大載重可是達到了9072公斤。
    這怎麽比?根本就沒辦法比。
    當然李梟也沒想著和這兩款轟炸機比,可就算這個年代的小型轟炸機,裝載重量都是3噸,速度也能達到400多公裏每小時。
    這讓李梟一時有些喪氣。
    之前研究的小燕旋翼機,放在眼下的直升機中,都能達到中遊水平。
    而這款飛機放在轟炸機中,就是最底層。
    先不說飛行速度和高度。
    就按照v2複合旋翼機這個載重來講,它最多也隻能裝載22枚小型航彈,如果去掉v2複合旋翼機上乘客座椅的話,李梟感覺應該還可以再多裝七八枚。
    但這依舊比不了。
    想了半天李梟忽然回過了味來,感覺自己走進了一個死胡同,以國內現在的工業根本就無法和外麵對比,製造不出來那些轟炸機也很正常。
    至少這一款複合式旋翼機真能製造出來的話,比起初教5的性能還要好,而下次衝突是和白象,這個性能的轟炸機應該也足夠了。
    李梟感覺可以試試,看看能不能把這一台複合旋翼機給製造出來。
    想到就做,李梟直接就查了起來,也幸虧這台旋翼機製造的時間在千禧年以前,一些資料倒是很好找。
    這也讓李梟鬆了口氣。
    畢竟旋翼機速度的快慢、飛行的高度,除了取決於發動機推力的大小外, 旋翼係統的設計,以及機身設計也十分關鍵。
    就拿旋翼機的旋翼來講,別看旋翼機的旋翼無法像直升機一樣自己旋轉,但它的直徑和形狀,卻很關鍵,如果旋翼太大的話增加空氣阻力。
    這也是為什麽它看的這款v2複合旋翼機,使用的是並列雙旋翼。
    同樣旋翼機槳葉的翼型、攻角和變距,也會影響到速度。
    機身的設計就涉及到空氣動力學了,如何減少空氣阻力,提高飛行速度,這也要看機身是如何設計的。
    固定翼和尾翼也是如此,一是可以保持飛機的穩定,二則是在飛機高速飛行的時候,可以額外提高飛行速度。
    查找著關於v2複合旋翼機的資料,越查李梟心中越有底。
    v2複合旋翼機采用的是前推式設計,推進螺旋槳被放在了前麵,這和很多的固定翼飛機一樣,不同的是在飛機的固定翼上,有兩個並排的槳葉。
    也就是靠這個槳葉,複合旋翼機才產生的升力,這個原理和他們之前研究出來的小燕旋翼機相同。
    尾翼的設計也比較大,大概是前麵固定翼的一半左右,在飛機下麵則是三個輪子,用於起飛和降落……。
    一直查資料查到十點多,李梟這才重新出了空間。
    這款旋翼機的製造還不急,至少也要等到現在的小燕旋翼機測試完畢再說,李梟還想著看看能不能再給小燕旋翼機,添加一個彈射逃生係統。
    這樣也能讓飛行員在旋翼機被擊中後,有機會逃生。
    瞄準係統也能改進一下,先前他們是按照兩人旋翼機設計的,一個人駕駛一個人操作武器,進行瞄準打擊。
    當初之所以這樣設計,就是能夠讓任務分工精細化。
    飛行員不用分心操控武器,可以將全部精力集中在飛行上,這在多目標、多任務的場景下,可以更好的應對。
    到時候也能執行敵後作戰任務,用旋翼機帶著作戰人員繞道敵軍後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畢竟旋翼機對跑道的要求很低,隻要是平坦的地方就行,無論是野外開闊草地,還是山頂上一塊平地都可以。
    但這同樣也使載重進一步減少了。
    李梟是想看看能不能設計兩套係統,飛行員和操作員都可以使用。
    不過目前這也隻是李梟自己的琢磨,具體還要在谘詢一下相關人員,畢竟他沒上過戰場,沒開過飛機,戰場上的情況具體如何它是真不知道。
    當然同時也要考慮載重情況,如果這兩款設計太吃載重的話,那麽在這款旋翼機上就不用考慮了,本來載重就不大,要是再進一步壓縮就更搭載不了多少武器了。
    倒是可以在獵鷹旋翼機,以及v2複合旋翼機上嚐試一下,這兩款旋翼機比起小燕旋翼機來講,載重都要高上不少。
    獵鷹旋翼機的三人版,載重直接可以達到630公斤,至於v2複合旋翼機就更不用說了,比獵鷹還要高上一倍。
    但同樣v2複合旋翼機體積也不小,比起初教五都要大。
    李梟估摸著造價不會便宜,幾千塊錢肯定搞不定,至少也要幾萬,和初教五的造價應該差不多。
    想到此李梟忽然靈機一動。
    想著兩邊是不是可以聯合研發一下,李梟記得初教五是明年7月份首飛成功的,到時候聯合研發一下也不是不可能。
    當然這也隻是李梟忽然冒出來的想法,具體的還要等到他把那些找到的資料研究清楚再說。
    喜歡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