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看房設計

字數:7479   加入書籤

A+A-


    “李梟同誌,這房子你感覺怎麽樣?”,劉主任看到眾人裏裏外外都看了一遍,笑著問道。
    李梟滿意的點了點頭,也是笑著道:“劉主任這房子可比我們現在的大多了,各方麵都挺好,以後還要多多關照了。”。
    劉主任聞言連忙擺了擺手:“這是我的工作,都是我應該做的,以後要有什麽事你們可以隨時來找我,能解決的我一定盡力解決。”。
    別人或許不知道,但她可是清楚,別看李梟沒到副部級,但能以科級身份住在申區就足以說明對方的能耐,就更不用說上麵親自給她打過招呼。
    辦完手續,拿到出入證。
    李梟向著劉主任借了一小本紙,就又回到了申區六號,和王芳幾人商量起了室內該如何布置。
    客廳好說,依舊是中式沙發以及茶幾。
    在旁邊李梟還打算再弄一個喝茶的地方,茶桌他打算按照後世的設計,弄成吸水茶桌。
    熱水壺倒是也能看看能不能設計出來。
    至於餐廳,也要打一組櫃子,還要買爐子,這個年代可沒有天然氣,想要用天然氣至少也要等到1958年,現在人們還都用的是蜂窩煤、煤球。
    這才是這個年代的主要能源。
    書房李梟則是打算弄成自己的私人房間,靠近窗戶處,他想著弄一個大屏風,把窗外的時間擋住,到時候他就會在書房進入空間。
    最後就是幾個臥室的設計了。
    “你們想要什麽樣的?”。
    在樓下李彤、王芳兩人商量完畢,畫出了大概的示意圖後,李梟就帶著幾人上了樓,向著幾人問道。
    “哥,我要一張大床,還要一個大書桌,還要一個書架。”,李彤一邊比劃著一邊說著。
    李梟把這些記下又問道:,“還有什麽?衣櫃你想放在哪裏?”。
    “放在這裏就行,靠著牆放,然後衣櫃的旁邊就是床,書桌我想把他放在窗戶旁邊。”。
    看著興奮說著的李彤,等到她說完,李梟來到了窗戶旁邊看了看道:“桌子放在旁邊不行,夏天太熱,陽光會直接射進來。
    你可以在這裏弄一個躺椅,晚上也能看看窗外的星星,書桌就放在床旁邊吧,也能當一個床頭櫃,也能靠著牆麵做一個書架。”。
    他給王芳說的是後世比較流行一個設計,到時候書桌靠近床的那一邊,上下兩層板子會突出一些,不會弄抽屜,留出了10厘米、20厘米地方,來放水杯之類的東西。
    怕妹妹聽不明白,李梟簡單畫了一下,把設計的圖紙交給了王芳。
    這樣的設計王芳還是第一次看,第一眼就被吸引了,不由重重的點了點頭:“哥,那聽你的就這樣設計。”。
    李梟點了點頭表示記下了,就看向了李穎、陸秀秀兩人:“你們倆呢?想要什麽樣的。”。
    “哥,我也想要一個這樣的書桌。”,李穎興奮道。
    “我也是,哥,我也要書桌。”。
    輪到兩人,兩人瞬間嘰嘰喳喳講了起來,李梟也聽的認真,不過這個年代人們可沒受過後世網絡的衝擊。
    兩人想要的設計倒也簡單,也很符合這個年代的特點,可不會產生後世那些帶滑梯的上下床、帶千式座椅、帶攀岩牆書架之類的設計。
    像是窗台旁邊養蠶的盒子、頂牆上的寫字板,以及放在床櫃下麵或者書桌隔層裏,用於藏東西的秘密空間。
    也就是這些。
    他們這一設計就過了2個多小時,11點多他們這才出了百萬莊生活區,就去了附近的西單商業街。
    西單商業街南起宣武門,北至新街口豁口,在20世紀20年代的時候,有人在其中建設了五座商場。
    慢慢這裏也就聚集了很多做生意的人。
    賣蔬菜的、賣肉的、賣衣服的、賣文化用品、開飯館的應有盡有,臨近年關,商業街上也早就熱鬧了起來。
    從早到晚人流不斷,一出來就是一大家子,買著東西。
    簡單逛了逛,最後李梟一行人停在了西安飯莊。
    “同誌,我們這邊是正宗西北風味的餐廳,牛羊肉泡饃、羊肉餅、黃桂柿子餅、金線油塔我們這邊都有,除了麵食,我們這邊還有清真風味的炒菜,同誌要不要嚐一嚐。”。
    聽了店員的介紹,倒是讓李梟心中一動,羊肉泡饃他也好久沒吃了,他轉頭看向了其它幾人:“要不咱們嚐嚐?”。
    “那就嚐嚐,聽說羊肉泡饃可是很好吃。”,王芳笑著道,羊肉泡饃他還沒吃過,正好嚐試一下。
    李彤幾人也是如此,隻要好吃,對於去哪裏吃她們倒是不挑。
    見幾人商量妥當,店員高喊了一聲:“有客官到”,這到的音拉的很長,就引著幾人去了店門口,快到了門口,店員換了口氣又道:“裏麵請,貴客到。”。
    隨著李梟幾人進了門,裏麵又有一名店員高喊道:“裏麵請。”。
    而等李梟幾人到了座位旁,又有一個店員高聲喊道:“請上座。”,緊接著又有一人接茬道:“貴客上座。”,說著就給李梟幾人倒起了茶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一套下來把李彤、李穎、陸秀秀幾人看的有些不知所措,她們也去過不少餐廳,可從來沒遇到過這種招呼的方式。
    李梟倒是沒像幾人那樣。
    這種招呼的方式,他前世在一間飯館中也見過,叫做“堂倌” ,是一種傳統的技藝。
    別看隻是吼兩嗓子,但他們迎客接話都有講究。
    他前世的一家餐廳就憑借這種招呼的方式,吸引了很多顧客,瞬間成為了網紅餐廳,這也主要是因為在後世。
    這種傳統的方式幾乎都快失傳了,讓人們感到新鮮。
    李梟本以為“堂倌” 在個年代也不少,但他一直都沒碰到過,這還是第一次。
    “客官你們要點什麽?”,等到到好茶,一名堂倌就上前開口詢問。
    看了看掛在牆上的菜單,幾人一人要了一碗羊肉泡饃,又要了一個葫蘆雞、粉蒸肉和一道素炒腐竹。
    等到李梟幾人要完,堂倌就喊了起來:“葫蘆雞、粉蒸肉、素炒腐竹一份,先上,6號桌的,6號桌來五份羊肉泡饃”。
    他們的吆喝響亮,梯次接力,聲音會從前堂經走廊直抵後院的廚房。
    非但不會給人吵鬧的感覺,反而給本就喧鬧的飯館,添加了幾分煙火氣。
    李梟他們這邊剛點完菜,在另一邊的人就開始喊著結賬。
    剛剛招呼他們的堂倌不慌不忙去到了那桌,直接開始算了起來:“這菜2.5+1.5,4,4+0.6,4.6,4.6+1.3……,同誌一共13塊六毛。”。
    堂倌算得很快,一桌子七八道的菜錢,就算的清清楚楚。
    這把好奇看著那位堂倌的李穎、陸秀秀驚住了。
    “哥,他算的好快啊!”,陸秀秀轉過頭看著李梟道,眼中滿是佩服。
    李梟笑了笑解釋著:“那當然了,這可是他們的看家本領……。”,說著李梟就給幾人介紹起了堂倌的由來。
    不僅是兩個小家夥。
    李彤、王芳也是認真聽著,王芳雖然見識的多,但也是聽李梟講了後才知道,“堂倌”的由來。
    要說起來“堂倌”在秦漢時期就有了,指的就是酒館、客棧的夥計,隻不過那個時候還沒有“堂倌”這個稱呼。
    “堂倌”這個稱呼直到明清時期才正式出現。
    到清末民初則發展到了巔峰。
    可以說一個好的“堂倌”,是一家飯店、酒館興隆的關鍵之一,也能決定一家飯店的生死。
    而他們不僅要維持好上菜的秩序,還要懂得察言觀色,照顧到客人的情緒,更是要會算賬、會吆喝、更是記憶力要好。
    一桌客人點了多少菜,這桌菜多少錢,根本就不用筆記,都在他們腦子裏。
    能把人的情緒價值拉滿,讓客人感到賓至如歸。
    聽到李梟的講述,不僅是王芳、李彤幾人,就連周邊幾桌客人也都安靜的聽了起來。
    等到李梟講完,旁邊一桌一位年輕人鼓了鼓掌,口中叫著好,看眾人都看向了自己,那人就笑著道:“這位同誌,你說的太好了,今天我算是長見識了。”,說著那人還舉起了杯,向著李梟示意了一下。
    李梟也明白了對方的意思,也聚舉起杯示意了一下,喝了一口。
    “夥計,給那位同誌桌上來一道帶把肘子,算我賬上。”,說完他又看向了李梟:“這道菜可是這家餐館的招牌,堪稱 “盤中一王”,同誌可以嚐嚐。”。
    李梟也沒客氣,抱了抱拳笑著道:“那我可就卻之不恭了。”。
    看對方沒有認識的意思,李梟也沒多說,畢竟是萍水相逢,而看對方的打扮、做事的架勢。
    李梟感覺那人應該是“遺老遺少”。
    在幾人說話的功夫,夥計已經端上來了五個大碗和幾個饃,在夥計的指導下,李梟幾人就掰了起來。
    等到她們把饃掰成小塊,幾道菜也都上了上來,夥計也再次給幾人倒上了羊肉湯。
    剛到上湯,看李彤就想去拿勺子喝湯,李梟笑著阻止道:“先讓饃泡一泡,泡透了,我們先吃菜。”。
    說著他就夾起了帶把肘子嚐了嚐,吃到嘴裏李梟眼睛就是一亮。
    還別說這一道帶把肘子確實不錯,吃著特別的香,他也算是明白了為什麽這道菜能被稱作“盤中一王”。
    而這道菜也不是燉的,而是先在鍋中煮至七分熟,然後蒸上三個小時,直到肉爛脫骨才算做好。
    這還是他第一次吃到蒸的肘子。
    幾人一邊聊著天,一邊吃著飯,吃了一個多小時這才離開了飯館。
    本來幾人想去前門那邊轉轉,不過既然到了西單這邊,索性就在這邊轉了起來。
    她們先去同懋增綢布店,一人買了一身衣服,又在萬裏鞋店買了幾雙鞋,這才買起了其它東西。
    瓜子、花生、糖,一樣又買了一點,還有豬肉、羊肉、雞肉之類的年貨。
    對聯到是不用,閆埠貴早就提過,到時候直接就給他就成。
    除了對聯,今年他也買了兩個燈籠,到時候掛在門前,還有年畫也買了一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本來李梟想把京八件也都買了,所謂的京八件,就是四九城的一些特色糕點,像是福字餅、祿字餅、壽字餅等等!
    不僅造型精美,口味也有好幾種,甜的、鹹的都有。
    不過李梟嚐了嚐,感覺味道不如桂香村、稻香村、大順齋等幾家店鋪製造的好吃也就沒買。
    雖然那幾家貴了點,但這可是這個年代走親訪友的禮品,可不能落了麵子。
    李梟打算過兩天去大順齋看看,去年他就買的那裏的糕點,吃著確實不錯。
    ……
    “小梟回來了,你們這是買年貨去了?”,到家的時候已經四點多了,看到幾人閆埠貴笑著打著招呼。
    李梟也是笑了笑:“這不是快過年了,也要準備了,閆老師你這打算什麽時候寫對聯啊。”。
    “還是三十那天,寫完了就能直接貼上。”,聽到李梟的詢問,閆埠貴也是笑著道。
    他知道李梟不是小氣的主,雖然每次給他寫對聯不會直接給錢,但給的東西絕對物有所值,比給錢要劃算的多。
    “那我就等著的對聯了,我可是聽說了,今年咱們附近幾個院的不少人,也都找你寫對聯,閆老師你這名氣可是越來越大,可別到時候寫不過來。”。
    李梟誇的這一句讓閆埠貴樂開了花,連忙擺了擺手:“都是周圍鄰居抬舉,我這可差的遠了。”。
    雖然是這麽說,但臉上的笑意怎麽藏也藏不住。
    和閆埠貴打趣了幾句,李梟推著車子進了大院,放好東西,讓王芳幾人做飯,他的開始畫起了屋內家具的設計圖。
    這年代的家具樣式,以他後世的眼光來看,有點看不過去,他還是決定自己來設計一下,來上一套中式的家具。
    這個在上一次裝修的時候,他就看了很多家具的樣式,腦海裏都有印象,稍微想了想就直接開始動手畫了起來。
    沒幾分鍾就畫好了沙發、茶幾的樣式,也就是辛苦李梟畫各種設計圖習慣了,否則要是前世的他根本就畫不出來。
    喜歡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