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外灘
字數:3947 加入書籤
“哥,咱們在這邊再拍一張吧。”,申城外灘,陸秀秀指著大樓對麵的黃浦江道,今天已經是初八,人們大多早已開工。
黃浦江上也熱鬧了起來,各種船隻往來頻繁,有大型貨船,但更多的是木船,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而這些木船也有很多種。
有著戴著頂的烏篷船,這種船船身狹小、船篷低矮,一看就是用於載人用的。
還有的是帆船,這種船就要大一點,上麵載滿了貨物,以貨物運輸為生,還有就是漁船、渡船了。
一艘船就是一個家。
前世的時候,李梟也去外灘玩過,不過後世的外灘早就變了一個樣,唯一和現在形似的就隻有黃浦江對麵,那52幢風格迥異的樓房。
李梟記得這一片樓好像被叫做萬國建築博覽群。
像是後世的電視劇“繁花”,就是在這裏拍攝的。
如今兩者這麽一對比,總給李梟一種不真實感。
在前幾天剛來申城時他就想來外灘看看,看看那些還算熟悉的建築,不過那幾天天氣不太好,還刮起了風,就打消了這念頭,直到今天才過來。
或者是觸景生情,這也讓李梟一時有些出神。
還是陸秀秀拉了拉他的衣服,這才讓李梟回過神來,聽到秀秀所說,李梟笑著對雇來的拍照的師傅道:“那師傅,麻煩您在這裏再給我們拍一張。”。
照相的師傅答應了一聲,就開始指揮幾人讓幾人站好。
隨著“哢嚓”一聲,幾人的笑容定格在了照片上,這是李梟在這個年代第三次拍照,這第一次是在畢業的時候,第二次是結婚的時候,第三次就是這一次。
本來李梟也沒想著拍,畢竟這個年代拍照可不便宜,單人照要一塊五,多人照要兩塊五。
他一個大男人對於拍照也沒什麽興趣。
不過想到李彤她們還沒拍過照片,又難得出來一趟,還是請了一個跟拍攝影師。
也就是現在還沒公私合營,這些照相館都是私人的,隻要給錢就接活,這要是公私合營後,可能就沒那麽容易了。
走著走著幾人轉到了十六鋪碼頭。
十六鋪碼頭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間,也見證了申城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一個大城市。
這裏的人要更多。
南來北往的人們夾雜著各種方言,在這裏上船、下船,江上也是各種船隻進進出出。
“後生仔,要搭船伐?”,正逛著的時候,在船上忽然傳來了一個老漢的聲音,老漢四十來歲聲音有些沙啞,正站在船上對著幾人笑。
除了男子以外,在船上還一個婦女,以及一個兩個十三四歲的孩子,一看就是一家人。
“乘船幾鈿?”,李梟也用剛剛學來的申城話問道。
不過他的話並不標準,這聽的王芳忍不住噗嗤一下笑出了聲:“你發音不對,應該這麽說乘船幾鈿。”。
說著王芳就用申城話講了一遍。
王芳講的很是標準,兩者一對比就聽出了差距,這也讓李彤幾個人也跟著笑了起來。
一邊笑還一邊學著王芳說話。
老漢聽了臉上也是露出了笑容: “喲嗬,小姑娘講搿申城閑話真額標準,一聽就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嘞!老老頭也勿坑儂伲,撥我三塊洋鈿就好嘞,要是勒江浪吃飯額話,還要加兩塊洋鈿”。
聽老漢這麽說,李梟扭頭看向了王芳,這話有點太標準了,他隻聽懂了一個大概。
王芳笑著解釋了解釋,李梟幾人這才明白,他們一共7個人,3塊錢也不算多,算下來一個也不到5毛錢,吃飯的話要加2塊錢。
“那儂著有啥飯啦?”,李梟想了想問道,在船上吃飯,這個他是真沒吃過。
“清蒸白魚、油爆蝦、豆腐魚頭湯、紅燒雜魚、炒青菜,要吃啥幫儂燒啥,儕是家常菜,保證儂吃飽!”。
這一句話倒是不用王芳翻譯,李梟能聽懂,本來他剛想答應,也嚐試一下,不過王芳在它耳邊嘀咕了幾句,就拒絕道:“飯麽就勿吃嘞,儂帶我們去蕩蕩呀!”。
見李梟絕句,船家倒也不失望,連忙招呼幾人上船。
船雖然不大,但坐下他們幾個人綽綽有餘,等到他們都坐穩後,船隻就離開了碼頭。
從外灘上看黃浦江一個風景,在船上看外灘又有不同的感受。
一邊劃船,老漢還一邊給幾人介紹著外灘、十六鋪碼頭的一些曆史,這讓李彤和兩個小家夥聽的很是認真。
李梟也時不時插上一句話,問上一兩句。
老漢講的也就更起勁了,從外灘、十六鋪碼頭由來,再到杜月笙、黃金榮等一些名人的事跡,都講了一個遍。
一聽李梟就知道,這老漢絕對是土生土長的申城人。
在交談聲中,船隻也在老漢幾人的劃動下,遠離了外灘的那一排風格各異的建築,到了浦東,雖然兩邊距離不遠。
但兩邊的景色完全不同。
一邊是“高樓大廈”、繁華的碼頭,另一邊則是一片田野,在河邊上則是有著許多屋子,錯落有致的建在河的兩旁,加上那嫋嫋炊煙,很有生活氣息。
誰又能想到,這裏在幾十年後會是一片高樓大廈,要不是李梟是從後世來的。
他也不敢相信。
“嫂子,那地種是什麽?怎麽冬天還長東西。”,看著地裏出苗的小麥,李彤有些疑惑道。
“那是冬小麥。”。
“冬小麥?這裏冬天也能長糧食嗎?”,李彤眼睛都不由瞪大了些,臉上還有些不敢相信。
在她的認知裏,2月份地裏是長不出東西來的。
“儂看看儂,就是個城裏人,從來沒種過地,儂你講哦,在儂們申城,已到了冬天就忙著種冬小麥啦,冬小麥老神奇的嘞!一點都不怕冷,冷的時候它就慢慢長,一暖和起來就長的快了……”。
這一次老漢沒在用純粹的申城話,不用翻譯李彤也能夠聽懂,這也讓李彤長了見識。
從10點多開始一直到12點,幾人這才又踏上了陸地。
玩了一上午幾人肚子都餓了,索性就去附近的商業街去逛了逛,雖然今天不是休息日,但商業街挨著外灘,人已經很多。
這才幾人沒有再去吃大飯店,而是在王芳的帶領下, 找一些老的小吃店吃起了當地的特色小吃。
別看小吃店小,但做出的味道可一點也不差。
喜歡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