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玉米、小麥
字數:3815 加入書籤
踩住刹車,扭了扭鑰匙。
隨著發動機聲音的響起,汽車發出了轟鳴的聲音,這也就是在這個年代,這要是在後世,發動機聲音要這麽大的話,保證買車的人連看都不看。
不過對此李梟也早就習慣了。
在這個年代,無論是二手車還是新車,發動機的聲音沒有特別小的。
這也是沒辦法事,畢竟這個年代的發動機可沒有後世那麽先進,無論是發動機的理論還是技術都相對落後。
這就導致出現了汽油燃燒不充分,壓力波動大的情況。
當然了其中也和燃油品質有關係。
沒有先進的提煉技術,燃油的雜質就會比較多,自然就會導致燃燒性能不穩定,這些都是正常情況。
不過在這個年代有車開就不錯了。
啟動汽車有些笨拙的掛上一擋,汽車就慢慢向前跑了起來,剛開始李梟還不太熟練,這也讓張海洋緊張了半天。
不過沒一會,李梟就熟悉了起來。
畢竟前世到了25年的時候。
人們買車絕大多數都會買自動擋,給一腳油門就能走,比手動擋方便太多了,至於手動擋的車,大多數人隻在駕校裏考證碰過,出了駕校買了自動擋的車後,再讓他開手動擋,根本就開不了。
李梟這還算是好的,前世他家一輛老車就是手動擋的桑塔納,家裏自動擋車被開走後,他也沒少開過。
“小梟你這技術可以啊!你這要是上了大學,去當司機也是一把好手。”,看著李梟越開越熟悉,張海洋忍不住誇讚道。
聞言李梟笑了兩聲道:“我這還差著遠呢!就是熟能生巧,想要當司機隻會開車可不行,這修著我可修不了,對了張哥,現在開車的話需不需要駕照啊?”。
“駕照?”,聽李梟所說,張海洋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下意識反問了一句,不過很快就反應了過來,又道:“小梟你要考駕照?不是給你配了司機了嗎?”。
“坐車哪有開車帶勁啊,我感覺沒事開開車也挺好的。”。
對此張海洋也是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有些理解李梟的想法,當初他第一次開車的時候,也是這個想法。
那就是帶勁,這讓他想了想道:“考駕照的話,需要單位介紹信,還要對身份進行審核,之後直接去考試就行。”。
“哪都考什麽項目,張哥你知道嗎?”。
“考的那些你都會,就是起步、掛檔、轉彎,會車、超車……”。
聽著張海洋的講述,李梟感覺和後世考的差不多,隻不過他沒想到這一套流程現在就形成了。
講完開車要考那些後。
張海洋又講了講理論知識的考核,這才又道:“小梟你要真想自己開車的話也沒那麽麻煩,咱們廠裏就能組織考核,就你這開車熟練勁,我給你辦理一張駕駛員證就行,
要是有人查的話,給他們看看工作證就可以,不過一般咱們廠子裏的車也不會有人查。”。
李梟還真沒想到這一點,不過想想也正常,要知道現在的廠子可不是後世的廠子,就拿保衛人員來講,就有抓人、配槍的權利,甚至一些重要的廠子還配有重機槍之類的火力。
廠內的工人等級考核,自己也能夠做決定,根本就不需要那麽麻煩,想到此李梟笑著道:“那就麻煩張哥了。”
聞言張海洋擺了擺手:“這有什麽可麻煩的,請我喝酒就成,我惦記你那種補酒可是很久了。”。
聽張海洋這麽說,李梟一邊輕打了方向盤轉了一個彎,一邊說道:“張哥,您這可太好打發了!等明天我給你拿兩瓶。”。
這倒是讓張海洋眼前一亮,那種酒他喝過兩次,味道不用說,關鍵是效果,喝完之後就接連幾天,就連晚上睡覺都睡的香了。
要不是知道那酒珍貴,他早就開口了。
說話間兩人就回到了軋鋼廠,直接就去了張海洋的辦公室,張海洋拿出幾張表格,讓李梟填寫了一下信息,就遞給了他一張證。
證件上寫的並不是汽車駕駛證,而是一張證明,最上麵寫著“紅星軋鋼廠駕駛員”幾個字。
翻開後就是姓名、出生日期、籍貫等信息。
“好嘞!那張哥我就先走了。”,拿到駕駛證,李梟打了聲招呼,就出了辦公室。
直接上了小汽車,啟動汽車,一腳油門就開出了軋鋼廠,向著南鑼鼓巷開去。
最開始李梟也沒想著要開車回去,不過剛剛開了一把,就有些不願意騎自行車了,一是因為方便。
二是因為車上有暖氣係統,越開越暖和。
這就像是後世剛買車時候的感覺,享受到了便利,隻要出去就會想著開車,而不是騎電動車。
一邊往回開,李梟順手就打開了收音機。
隨著一陣刺啦聲音過後,十分具有年代感的廣播就從收音機裏傳了出來,李梟聽了聽,裏麵正在講農業合作社。
從農業社的好處,到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的發展一些經驗,講的很詳細。
李梟一聽就明白了,這是在宣傳,隨著糧食實行統購統銷,也會掀起大辦農村合作社的浪潮,如果他記得沒錯的話,截止到今年五月中旬,全國會有7萬多個合作社成立。
這還不是全部,到了年底全國會有 22.5萬多個。
等到1956年,合作社就會從初級合作社,變成高級合作社,手工業合作社也會這這幾年快速發展。
再之後票證時代就要到來了。
那個時候就算再有錢,沒有票也不可能買到東西,不過對此李梟倒是不怕,這幾年他的空間,已經被他改造的差不多了。
院子裏的空地,除了種的蔬菜、水果外,還有一畝地能種糧食,一年可以種三茬。
如果是麥子的話,一茬能有400公斤,玉米的話也有450公斤左右,這個年代在後世或許算不得什麽。
畢竟後世玉米最高能畝產能達到1000公斤以上,麥子也能達到800公斤以上,但放在這個年代絕對是高產。
想到此李梟忽然愣了一下。
他知道小麥、玉米能畝產這麽多,肯定是因為空間的緣故,但那兩種農作物,他已經在空間各種了一茬了。
那種子會不會有所改良?如果有所改良的話,拿到空間外麵去種,產量是不是也會有所提高?
喜歡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