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會議開始
字數:3561 加入書籤
對於李梟提出的那些解決方法,他們也是有思考的,越想越感覺有些道理。
像是如何解決轉子耦合失穩的問題。
李梟的建議就是在轉了裏設計蜂窩迷宮減速帶,所謂的蜂窩迷宮減速帶,就是在密封腔內設計蜂窩狀凹槽,這樣一來就能讓流體在凹槽中來回碰撞消耗能量,從而無法形成合力拉扯轉子。
此外李梟又提出了反推氣流的方法,也就是從側麵注入反向旋轉的氣流,抵消流體偏心力,這就和用風扇吹歪斜的窗簾一樣,設計一個反向的風力,兩者在在保持同樣速度、同樣風力下,就能抵消調。
不過這一點要考慮到動態匹配、作用位置、流體特性等因素,所以實際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
還有就是交叉耦合剛度問題。
這問題想要理解也很簡單,這就像是兩個人走鋼絲,a向左歪時b被帶向右倒,或a向左歪時b反而向左頂,而在轉子中,軸承油膜或密封氣流產生的交叉剛度,就像是這種情況,讓轉子在x方向位移時,y方向莫名受力,從而導致“扭麻花式失穩”。
而這個問題導致的後果也是很嚴重的。
它會導致係統固有頻率發生 “分裂” 或偏移,讓原本獨立的模態變為耦合模態,也就是說轉子係統中徑向兩自由度的交叉耦合剛度,會使原本相同的徑向頻率變為兩個不同值,引發 “各向異性” 振動。
這會讓傳感器精度下降,甚至是機械斷裂、結構坍塌,從而造成災難性事故,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解決辦法則是可以采用可傾瓦軸承,這種設計的瓦塊可以像活頁一樣自適應傾斜,這樣一來就能切斷交叉力傳遞,其次可以加上電磁反推,用電磁線圈實時監測位移,反向施加電磁力抵消耦合。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流道設計,使壓力分布對稱,這就和八爪魚的觸手一樣,可以分擔壓力。
此外李梟那種通俗比喻,也是讓他們感覺很有意思,一會拿跳繩來比喻,一會又用來講明道理,說到轉子動平衡的精度的時候,又冒出來了一個給蚊子稱體重的講法。
還有提出的那些解決方法,也很是天馬行空,一會是蜂窩迷宮減速帶,一會又是八爪魚吸盤,但如果要是仔細的分析一下的話。
那些話確實又很有道理。
35個問題太多,一個上午肯定講不完,李梟一直講到了十一點半,又講完一個問題後,黃部長走上了前,笑著拍了拍李梟的肩膀,示意李梟講的很好,這才有對眾人道:“各位同誌,到了中午了咱們先吃飯,等到下午咱們再講。”。
這話也讓李梟鬆了口氣,說實話講了一上午他也早就累了,也幸虧他之前有在計算機研究所講課的經驗,否則還真應付不過來。
聽到暫停了講解,下麵不少人也立刻交流了起來。
“老李、老周,你們怎麽看?”,說話的人是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叫做孫和,是研究冶金方麵的專家。
老李、老周兩人也都是冶金方麵的學者,聽到孫和的話,也是點了點頭道。
“李梟同誌講的有一定道理,我覺得可以試一試。”,被叫做老周的人道。
老李也是點了點頭道:“李梟同誌對這方麵的研究,還是具備很高的可信度的。”。
聞言這讓其餘兩人有些疑惑,老周開口道:“這話怎麽講?我記得李梟同誌是研究機械的吧?”。
看到兩人疑惑,這也讓老周有些不解:“你們不知道?”。
“知道什麽?”。
“電渣重熔技術啊!電渣重熔技術就是李梟同誌研究出來的。”,老李回答道。
“還有這事?”,這一次讓兩人也驚了。
電渣重熔技術當時被研究出來,可是讓他們吃了一驚,也知道這一項技術的重要性,可以說這一項技術的出現,意味著金屬材料生產進入了一個更高質量、更高效的新階段。
不僅可以簡化生產工序,降低生產成本,更是推進了行業技術進步。
讓國內的金屬材料更是上升了一個台階。
<帝都還沒研究出來,這也讓當時的他們都感到有些吃驚,也是感歎國內人才輩出。
但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電閘重熔技術竟然是李梟研究出來的。
想到此老周有些不可思議道:“這麽說李梟同誌不到二十歲上,就研究出了電渣重熔技術?”。
“當時李梟同誌好像是19歲,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老李回答道。
這也讓老周兩人不由到倒吸了口氣,孫和更是忍不住道:“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我那時候才從私立第一中學堂預科畢業,進入大學學習,這人和人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
這也讓其餘兩人鄙視的看了孫和一眼,作為老朋友別人不知道,他們還不知道嗎?雖然在20來歲的時候,孫和沒有做出那麽大的成就,但天賦在他們幾個人中是最高的。
而在另一邊章教授也是拍了拍李梟的肩膀道:“小梟可以啊!你這藏的夠深的,你的那些不少想法,我感覺都可以試一試。”。
在旁邊吳教授對此也很是讚同,在密封腔內設計蜂窩狀凹槽這一建議,在他看來能成功的可行性就很高,完全可以試一試。
這也讓他想要看看李梟的腦子到底是怎麽長的,如果是一兩個解決方案也就罷了!但十來種技術都給出了很好的建議,這就有些離譜了。
並且更重要的是那些建議,都有一定的道理,很可能會實現,這也就代表了找對了道路,不必走彎路。
這在科研、設計上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說能被視為是首要核心,隻有找對了道路,才能走得快、走的穩。
而聽到吳教授這麽說,李梟也是道:“吳教授,你們感覺那些建議如何?”。
聽到詢問吳教授也是如實道:“別的我不知道,但在對於轉子的設計上,我認為你講的那些實線的可能性很大,就拿蜂窩密封帶來講,它由六邊形蜂窩芯格組成,當高速流體進入蜂窩腔時,六邊形網格就會將氣流切割成無數小渦流。
這些渦流在芯格內反複碰撞摩擦,就能將流體動能轉化為熱能耗散,這樣一來就能避免形成合力,從而拉扯轉子,導致事故的發生。”。
聽到吳教授這回答,李梟也是感到有些佩服,他是有掛,但吳教授這可是真本事,這麽快就能想通這一點,琢磨明白,一般的專家教授可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