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隱身技術

字數:3357   加入書籤

A+A-


    特別是錢教授,對於李梟提出來的多種導彈使用的構想,認真的思考了起來。
    特別是高超聲速導彈、多任務導彈幾種方式。
    對此李梟也是好好解釋了解釋,。
    所謂的高速導彈,就是速度超過5馬赫的導彈,也就是6125千米 \ 顯時,這種導彈可以憑借飛行速度,和複雜彈道實現強突防能力。
    多任務導彈就是通過模塊化設計和自適應技術,讓導彈在單次發射中,可以隨意切換作戰任務,就比如從地對地,切換到對空、反艦等等!或者是一彈多用,一個導彈可以對付多個目標。
    智能化導彈就是利用大數據、多傳感器融合技術,讓導彈具備對打擊目標識別,路線規劃,抗幹擾決策能力的導彈,讓導彈擁有自我的分析判斷的能力。
    至於隱身導彈顧名思義,就是在雷達上隱身。
    這些在當下肯定無法實現,但這些在未來確是研究的方向,錢教授對此也很是認同。
    想了想李梟問道:“錢教授如果有種油漆,能夠躲避雷達的掃描,那麽如果用在導彈上,會不會讓導彈達到隱身的效果。”。
    最後李梟還講了講油漆隱身的原理,原理也很簡單,隱身油漆本質上也是一種雷達吸波材料,就是利用材料吸收或衰減雷達波,從而減少反射信號,來達到不被雷達探測到的效果。
    眾人倒是都沒想到李梟會問這個問題,錢教授也是愣了一下,想了想回答道:“如果你說的油漆可以全頻段覆蓋,這個可能會做到隱身效果,如果做不到就很難完全隱身。
    現在的雷達探測都是 “多頻段” 探查,不同頻率的雷達波對材料的 “穿透性” 和 “反射性” 都是有差異的,像是米波雷它的達波長較長,就可以直接繞過小型吸波塗層,照射導彈內部金屬結構。
    毫米波雷達波長就極短,這種雷達波長對表麵細節敏感,隻要有微小的凸起或者凹陷,都能被察覺到。
    此外我認為導彈的 “外形設計” ,比起隱身材料來講要更重要,根據我的研究導彈的彈頭位置,尾翼和動機噴口,如果是直角、凸起或空腔就會形成 “鏡麵反射”,很容易被雷達捕捉到,
    所以在導彈的設計中,一般我都會用“多麵體傾斜設計”或者是“棱角圓潤化”的設計,來盡量消除強反射源。”。
    聞言李梟聽了也是點了點頭,之前想著研究隱身油漆的時候,他隻想著用在旋翼機上,查的資料也多為旋翼機、飛機的資料,還真沒查過關於導彈隱身方麵的內容。
    黃部長關心的點倒是和錢教授不同,開口道:“你研究出隱身油漆了?”。
    李梟想了想道:“還在研究,不過想要研究出來有些難,需要一個個材料進行實驗。”。
    “怎麽想起研究塗層了?有多大把握?”,黃部長關心的同時,也有些好奇道。
    “把握不是很大,也就六七成,我也是在上次研究旋翼機的時候想到了這方麵,旋翼機的速度部長你也知道,最快也就185公裏每小時,如果用於偷襲、或者用於物資投放、運輸傷員的話,很容易被雷達發現,
    而他的飛行高度最多也才5000米,這個高度並不安全,所以我才想著看能不能研究出能躲避雷達的塗層,如果能研究出來的話,那麽在安全性這個方麵會等到一個提升。”。
    黃部長想了想,也想到了如果能研究成功的好處,不由道:“你大膽嚐試,需要什麽東西,有什麽問題給我打電話,我來幫你解決。”。
    “好的部長,我知道了。”,聞言李梟點了點頭道。
    上一次打算研究塗層後,他也查了查,現成的配方肯定是沒有的,不過關於如何躲避雷達探測,達到隱身效果的資料有很多。
    像是《高溫紅外隱身材料研究進展》、《雷達和紅外隱身材料的最新研究進展及挑戰》、《雷達吸波材料反射率測試方法》等等,有很多論文都是關於如何做到“隱身”的資料。
    隻不過以他的水平現在還做不到完全看懂。
    等到把那些都搞懂了,也就能弄出“雷達隱身塗料”,不僅是“雷達隱身塗料”,還有紅外隱身塗料、高溫耐候配方也都能弄出來。
    這些塗層相互配合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就拿耐高溫配方來講,如果能把這個配方弄出來,那麽用在航空發動機噴口,這樣一來紅外信號至少就能衰減率百分之七十。
    <時,10 ghz頻段吸收率就能>10 db,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多種材料相互配合,就能同步實現雷達、紅外、可見光到“隱身。”。
    隻不過這些就算知道了原理配方,想要在這年代弄出來,還是要看具體的實驗結果。
    畢竟很多材料在這年代還都沒被提取出來,沒被大範圍應用,這也是一件麻煩事,也是他為什麽沒敢打包票的原因。
    說到這裏,李梟又想起了一件事道:“對了部長,還有一件事,是關於這次計算機的,這一次的計算機,有很多新技術,你看要不要注冊一些專利,用來收外匯。”。
    “新技術?什麽技術?”
    “顯示屏技術就是其中一個,還有矢量圖形生成算法,模塊化磁芯存儲器,內存覆蓋技術,這個和矢量圖形生成算法應該都可以注冊軟件專利,還有全並行處理架構。”。
    說到這裏李梟停頓了一下想了想道:“這就算了,這個是實現每秒10萬次運算的硬件組合,還有最後一個就是控製麵板邏輯分層技術。”。
    “這些拿出去真沒事嗎?會不會讓那些國家偷學了過去。”,黃部長有些擔憂道。
    <帝就能研究出這些技術來,但還是越晚研究出來越好,也就道:“那就隻拿屏幕顯示技術出去,這一項技術影響不大,計算不拿出去再過兩三年,那邊應該也會研究出來。”。
    之所以還要拿出顯示屏技術,也是因為顯示屏技術,對於計算機的發展影響不大,最多也隻是一個輸出設備,其次顯示屏技術短時間內也不會輕易被淘汰,倒是可以賺一波外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