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萬古長燈

字數:3991   加入書籤

A+A-


    桃木靈根穿透歸墟天穹的刹那,長安太廟的青銅編鍾無人自鳴。
    四百州郡的地脈龍氣翻湧如沸,那些被青銅根須吸食的王朝氣運,此刻化作點點星火投向桃枝末梢。
    李仙宇的鬢發在靈光中寸寸霜白,他看到自己掌心浮現出楚帛《天官書》的紋路——那是張良在博浪沙刺殺失敗後,用相柳毒血寫就的歸墟命圖。
    桃木紋理間突然睜開九百隻重瞳,每隻瞳孔都映出某位帝王的臨終景象。
    "陛下們該安息了。"赤霄劍魂突然開口,聲如金石相擊。
    劍脊上浮現出十二金人虛影,當年始皇收天下兵刃鑄就的鎮國神器,此刻正在桃木靈根下寸寸龜裂。
    呂布的方天畫戟突然脫手,月牙刃上的鳳儀亭紋路化作流光。
    那些琉璃光斑在虛空凝結成貂蟬的驚鴻舞姿,當最後一式"拜月"完成時,溫侯胸前的獸麵吞頭鎧突然炸裂——露出心口處跳動的琉璃舍利!
    "蟬兒...原來你一直在......"
    呂布染血的手指撫過舍利表麵,四百年前鳳儀亭的月光突然穿透歸墟。
    眾人看見亭角銅鈴無風自動,鈴舌竟是半截桃木劍穗。
    鴻鈞殘存的青銅根須突然暴起,卻在觸及桃木靈根時化為飛灰。
    李仙宇的白發掃過虛空,帶起建安七子的詩文殘頁。
    當曹植的《洛神賦》裹住最後一條根須時,歸墟深處響起了嵇康的廣陵散。
    琴音震碎青銅巨網的刹那,諸葛亮的三千算籌自星空墜落。
    每根算籌都刺入某位帝王的陵寢,將龍脈氣運反哺大地。
    臥龍崗的竹林虛影突然開滿桃花,花瓣飄落處,饑民手中的黍米穗忽然沉甸甸垂下。
    "將軍接戟!"
    張飛的怒吼穿透時空,丈八蛇矛自涿郡桃園破空而至。
    呂布反手接住兵刃的刹那,看到矛身上刻著行小字:"三弟借溫侯斬妖"。
    方天畫戟與丈八蛇矛交叉成十字,當刃光劈開歸墟最後的陰霾時,眾人望見星空深處浮現傳國玉璽的真容——那缺角處嵌著的,正是五行山下壓了五百年的補天石!
    李仙宇的桃木靈根突然開花,每一朵優曇婆羅花中都坐著個金蟬子。
    當四百世佛偈同時吟唱時,傳國玉璽化作白鹿奔向泰山之巔。
    玉璽途經之處,幹涸的河床重新湧動清泉,龜裂的農田萌發新苗。
    "原來這就是《穩字經》真意。"賈詡突然出現在廢墟高處,手中殘卷無火自燃。
    灰燼裏飛出三百隻玄鳥,每隻都銜著粒粟種投向八方焦土。
    當最後縷青銅穢氣消散時,李仙宇的身影開始透明。
    他的白發散作桃林,赤霄劍魂沒入東海水眼,右臂所化靈根長出七枚玉簡——正是當年焚書坑儒時失蹤的《樂經》全篇。
    呂布懷抱琉璃舍利走向鳳儀亭虛影,溫侯戰甲在月光中片片剝落:"蟬兒,並州的桃花...開了......"
    建安二十五年春,許昌城外。
    曹丕手中的九錫禮器突然墜地,他望見傳國玉璽的虛影掠過鄴城上空。
    當群臣慌忙跪拜時,年輕的帝王忽然輕笑:"原來這萬裏江山,終究要還給..."
    話未說完,掌心飄入片桃瓣。那花瓣上的露珠裏,映著位白發修士在東海垂釣的身影。
    桃木靈根紮根東海的第七日,蓬萊仙島的晨霧裏浮起千盞孔明燈。
    每盞燈芯都燃著枚太平符咒殘片,火光中映出諸葛亮臨終前推演的《八陣全圖》。當第四百盞燈飄過琅琊台時,海麵突然浮現出星砂鋪就的洛書河圖。
    李仙宇的殘魂坐在礁石上垂釣,魚線末端係著半枚"秦半兩"。
    潮水漫過他透明的腳踝時,釣竿突然彎成滿月——浪花裏拽出的不是魚,而是枚刻著"漢壽亭侯"的青銅印。
    "雲長兄,該上路了。"殘魂輕彈魚線,印璽化作青龍掠向荊州。
    麥城舊址的凍土突然開裂,十萬株桃樹破冰而生,樹幹上浮現出《春秋》刀刻的筆跡。
    許昌城頭,曹丕手中的玉玨突然發燙。他望見傳國玉璽的虛影掠過太廟,缺角處綻放的優曇婆羅花中,竟坐著個正在抄錄《史記》的魂魄——那是司馬遷被武帝削去的三魂七魄!
    "陛下可願借江山一用?"賈詡的聲音自虛空傳來。他手中那卷燃燒的《穩字經》突然展開,建安七子的詩文從灰燼裏飛出,裹住正在崩塌的青銅巨網。
    呂布的方天畫戟插在鳳儀亭遺址,月牙刃上映出四百年前的月光。
    當貂蟬的琉璃舍利完全融化時,溫侯的白發掃過亭角銅鈴,驚起三百隻銜著桃枝的玄鳥。
    "將軍,該走了。"貂蟬的虛影從月光中凝實,金蟬翼裹住呂布殘破的鎧甲。
    他們腳下的青磚突然化作銀河,每一粒星砂都是某世輪回的因果銅錢。
    李仙宇的釣竿在此刻徹底消散。桃木靈根突然結出七枚玉果,墜落時化作北鬥七星。
    搖光星位浮現出張良執棋的手,天樞星處傳來蕭何追韓信的腳步聲,而天權星上——赫然立著未央宮消失的十二金人!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焚書坑儒。"殘魂望著沒入海水的雙腿輕笑。
    那些被始皇焚燒的百家典籍,此刻正從桃木根係滲出,化作滋養魚群的靈藻。
    當最後縷殘魂融入潮汐時,東海深處升起千丈高的青銅巨門。
    門上浮刻的楚漢戰場突然活化,烏江畔的說書人摘下鬥笠——那下麵容竟與垂釣的李仙宇一般無二!
    "道友,該落子了。"鴻鈞的殘念自門後傳來,聲音裏帶著驪山地宮的銅鏽味。
    李仙宇沒有回頭。他消散的指尖彈起那枚"秦半兩",銅錢旋轉著穿過青銅門縫。
    門內傳來玉碎般的笑聲,四百個時空的歸墟裂隙同時綻放桃花。
    建安二十五年穀雨,許昌城外。
    背著書箱的年輕修士經過桃林,忽見樹根處插著柄生鏽的赤霄劍。
    當他拔出劍時,滿林桃花突然化作星砂,砂粒中浮出句《齊民要術》的殘章:
    "桃木生根處,可鎮八方妖。"
    修士懷中的《論語》突然無風自動,扉頁浮現出白發垂釣者的身影。
    他望著東海方向沉思良久,忽然並指為劍在赤霄劍脊刻下新銘:
    劫灰盡處,方見青山。
    喜歡鬥羅我的武魂是祖龍請大家收藏:()鬥羅我的武魂是祖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