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文脈千秋

字數:3323   加入書籤

A+A-


    漁童手中的銅錢突然發燙,星砂自錢孔噴湧成河。
    當他赤腳踏入砂河時,四百州郡的史書突然浮空而起,竹簡縫隙間鑽出桃木新芽——那些被始皇焚燒的《樂經》殘章,此刻正在嫩葉脈絡裏重生。
    "小子,可願執筆?"
    司馬遷的虛影自星砂中凝實,殘缺的下裳飄蕩如旗。他手中的烏騅尾筆突然軟化,化作赤霄劍的模樣。漁童接劍的刹那,望見歸墟深處跪著四百個正在篡改史書的自己,每個人的筆鋒都滴著青龍血。
    桃木靈根突然震顫,根係間浮出十二麵青銅鏡。鏡中映出曆代史官最痛的抉擇:董狐在晉靈公屍身前刻簡,班固在獄中續寫《漢書》,陳壽的筆鋒懸在"星落五丈原"五字上顫抖不止。
    "這才是真正的焚書坑儒......"漁童喃喃自語。他手中的赤霄劍突然重若千鈞,劍脊映出驪山深處的駭人真相:四百座帝王陵寢的地宮深處,都蜷縮著位正在吞食竹簡的青銅屍骸。
    星砂長河突然倒卷,將漁童推至蘭台穹頂。陳壽的魂魄被困在巨大的青銅筆洗中,洗內墨汁翻湧著被篡改的史章。當赤霄劍劈開筆洗時,那些墨字突然化作金甲力士,將篡史者的魂魄釘在桃木靈根之上。
    "看好了!"司馬遷突然抓住漁童手腕。烏騅尾筆穿透時空,在鳳儀亭的琉璃瓦上刻下"驚鴻"二字。呂布懷抱的琉璃舍利應聲炸裂,貂蟬的金蟬翼裹住四百州郡的史書,翼膜紋路化作全新的《史記》目錄。
    漁童的瞳孔突然泛起星芒,他望見自己正同時書寫三個時空的青史:赤壁火船的間隙刻著屈原的《天問》,五丈原的秋風中藏著韓非的《孤憤》,而白帝城托孤的帷幕後,隱約可見孔子修訂《春秋》的剪影。
    桃木靈根在此刻結出七枚玉果,墜落時化作北鬥七星。當搖光星觸及赤霄劍鋒時,東海突然升起千丈巨浪——浪尖上站著垂釣的李仙宇,他的白發間纏繞著被始皇焚燒的百家典籍。
    "道友,該收竿了。"鴻鈞的殘念自浪穀傳來。青銅巨門轟然開啟,門內伸出十萬條吸食文脈的根須。
    李仙宇的魚竿突然彎成滿月,釣線末端竟拴著傳國玉璽的缺角。當缺角處的補天石綻放佛光時,四百州郡的桃林突然凋謝,花瓣凝成司馬遷缺失的三魂七魄!
    "原來如此..."漁童突然擲劍入海。赤霄劍化作萬千星砂,砂粒中浮現陳壽最後的筆跡:青龍八年,有童拾史於東海,文脈遂續。
    浪濤吞沒青銅巨門的刹那,歸墟深處響起四百聲晨鍾。呂布的方天畫戟插在桃木靈根下,月牙刃上映出鳳儀亭完整的驚鴻舞。當貂蟬的足尖點過第四百枚銅錢時,溫侯的白發突然轉黑,並州的風雪聲穿透四百年的光陰。
    漁童懷中的銅錢突然融化,在他掌心烙下"太史"二字。東海盡頭的星空裏,四百盞孔明燈載著竹簡飛向桃木靈根,每盞燈芯都坐著位正在謄抄典籍的魂魄。
    建安二十九年的第一縷晨曦穿透雲層時,新生的桃木嫩芽頂開了蘭台地磚。葉脈上浮現的既非篆書亦非隸文,而是某種蘊含星砂軌跡的奇異紋路——後來被稱為"洛書體"的華夏文脈,自此方始。
    ……
    建安二十九年仲夏,東海潮聲裹著蟬鳴漫過礁石。十五歲的陳漁跪坐在祖父留下的漁屋前,掌心"太史"二字在月光下泛著青芒。白日裏打撈起的青銅匣擺在膝頭,匣麵饕餮紋正隨著潮汐漲落明暗變幻。
    "哢嚓。"
    匣蓋突然彈開,陳漁望見裏麵躺著卷浸泡在鮫人油中的帛書。當他展開泛黃的《三國誌》殘卷時,鹹澀的海風突然變得滾燙。
    書頁間夾著的桃瓣無火自燃,火苗中浮現出蘭台史官陳壽咳血校書的畫麵。
    "咳...青龍八年...不可...不可如此記載......"
    陳壽染血的指節扣住竹簡,簡上"星落五丈原"五字突然扭曲成蚯蚓狀的青銅根須。
    少年下意識伸手觸碰幻象,指尖竟穿透時空,真實地觸到了那截正在吸食墨跡的穢物!
    "撒手!"
    蒼老喝聲炸響耳畔,陳漁被拽著後領拖離青銅匣。
    回頭隻見個獨臂老叟立於濤頭,空蕩的右袖纏著條生鏽的赤霄劍穗。浪花拍碎在老人腳下,濺起的水珠在半空凝成北鬥陣圖。
    "李...李仙師?"
    陳漁脫口而出。
    這個在漁村傳說中羽化登仙的名字,此刻竟與昨夜銅錢映出的垂釣者身影重疊。
    老叟不答,左掌虛按青銅匣。匣中突然傳出金鐵刮擦之聲,那截青銅根須被生生扯出帛書,在北鬥陣圖中扭曲成李儒的麵容:"文和先生讓我問候仙師......"
    話音未落,赤霄劍穗突然繃直如槍,將青銅穢物釘在礁石上。
    陳漁分明看見穢物斷口處滲出西涼鐵騎的製式箭頭,正是祖父曾說過的"董卓親兵箭簇"。
    "拿著。"老叟拋來半枚銅錢,缺口處還沾著麥城凍土,"明日辰時三刻,帶著此物去琅琊台。"
    ……
    少年接住銅錢的刹那,潮聲裏突然混入馬蹄聲。
    東北方海平線上,三艘艨艟鬥艦撕開夜霧,船首的"魏"字旗被海風扯得筆直。
    為首艦船甲板上,持槊將領的麵甲在月光下泛著冷光——正是去年在合肥大破東吳的張遼!
    "來得倒是快。"李仙宇殘魂輕笑,獨臂捏訣喚起海霧。
    霧靄中隱約可見當年赤壁火船的殘骸,那些焦黑的船板正重組成一具具青銅屍傀,迎著魏軍戰船蹣跚踏浪而去。
    陳漁攥緊銅錢要問,卻發現老叟身形已淡如輕煙。
    青銅匣中的帛書突然浮空展開,顯出幅令他血液凝固的畫麵:明日琅琊台上,自己將親手把銅錢交給個渾身纏滿太平符咒的僧人——那人的僧袍下擺分明繡著"受命於天"的蟲鳥篆!
    喜歡鬥羅我的武魂是祖龍請大家收藏:()鬥羅我的武魂是祖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