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百姓逃荒忙(三)
字數:3786 加入書籤
第423章 百姓逃荒忙三)
衛崢還想著跟蘇月打打感情牌,可惜腦子清醒的蘇月已經打心底對他厭惡了,不管他說什麽都不管用。
最後衛崢走前還威脅她,要是她再不聽話,到時候隻能送她去軍營做軍妓了。本就對衛崢失望透頂的蘇月,沒想到他還能比想象中的更讓人惡心,滿心恨意的蘇月也沒有了求生的意誌,對比天天被關押著受折磨,以後可能還會被各種人淩辱,現在的她隻想趕緊死。
不過哪怕她死,她也不會放過這些人的。係統勸她給自己留的保命底牌,蘇月確實是準備了,不過不是係統理解中的保命底牌,而是一支病毒藥劑。她為了所謂的愛情什麽都放棄了,怎麽可能隻準備道具保命呢?
真的底牌會派上用場的話,那就是拉著所有人與她一起同歸於盡。這支藥劑並不是她在係統中買的,畢竟這些能危害小世界的物品,係統商城裏標注的計費都是天價,她隻是做了幾個任務而已,自然存不下那麽多。
藥劑是她在之前的任務世界私藏在空間裏的,就是係統都沒有發現。這支藥劑名叫欲望藥劑,它的傳播速度很快,可以引發人類心底最深處的想法,並且放大他們的惡念。這心底的惡魔被釋放出來了,可以想像的到,世界將會亂成什麽樣子。
林青玉他們夫妻的任務就是來源於這支欲望藥劑。蘇月自戕前摔碎了藥劑,當欲望病毒被散播後,最先傳播的華安城直接大亂了,從最初每日增加的犯罪事件,逐漸升級到城內所有人都情緒大變,百姓之間的摩擦不斷,矛盾也在每日升級,直到最後整個國都淪陷。
其他地區出現災情,官員們上報後也沒有朝廷派人過來賑災,災民們得不到救援隻能拖家帶口的出去逃荒,想為一家人求一條生路。各地的藩王們也陸續發現了大安朝國都發生的變化,不過派出去探查情況的人,一個個的去了後就再也沒回來,連續幾次這樣的情況發生後,他們也察覺到了不對。
他們身邊培養的暗衛個個都是偵查的好手,如果隻是損失一兩個人他們還不會放在心上,但這一連派出去這麽多人,不管是有天羅地網還是什麽,總能逃回來一兩個吧?當今皇上手裏有多少底牌,他們這些做兄弟叔叔的可是一清二楚,哪怕這些年他們沒有回過都城,但想來與他們掌握的消息也差距不大。
既然現在一個人都沒能活著回來,想必華安城裏出事了,而且事情還很嚴重。有了這個猜想後,藩王們都很興奮,這可是上天給他們的機會啊,能不能成就大業就在此一舉了。
等著幾次天災降臨,而朝廷依然沒有動作後,藩王們也坐不住了。他們開始招兵買馬自立為王,百姓們除了逃荒討生活外,還要時刻躲避藩王們派兵抓壯丁,一時間大安朝境內民不聊生。
本來已經被打退的幾個鄰國,見狀後也摻和了一腳,自此後,整個小世界就開始混亂起來。百姓們想在夾縫中求的一線生機都難上加難,不僅沒辦法討口飯吃,還要麵臨各種兵禍,而上天也似乎是在跟他們開玩笑,各種天災不斷。
讓他們本就貧苦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大量災民死在逃荒的路上,後續還引發了瘟疫,沒有朝廷管控,得了疫病的災民四處奔走逃竄,全國各地快速被感染。再加上已經散播開的欲望病毒,這場滅世行動就直接展開了。
林青玉和胤禛穿過來的身份也不低,胤禛用的那個身份原名就叫李應真,是鎮國公僅剩的一個兒子,他的其他孩子都在戰場上犧牲了,就是鎮國公本人也在戰場上受了重傷,他們夫妻穿過來的兩個月前,鎮國公拖著病體為小兒子迎娶了自己手下一員大將的女兒,也就是林青玉用的這個身份。
那個林將軍是為救鎮國公死的,他死後家裏也就隻剩下女兒林青玉了,鎮國公也明白皇上忌憚鎮國公府的勢力,尤其是他們鎮國公府曆代掌管鎮北軍的兵符,他的幾個兒子接連慘死,如果說這裏麵沒有皇室搞小動作,他是不信的。
可是他作為臣子,又不能真的看著邊境的百姓們去死,哪怕明知有問題,他也不能拒絕上戰場。可惜鎮國公千防萬防,也沒想到自己身邊的親信裏竟然出現了叛徒。能被他當作親信的人,都是跟著他有二十年之久的老人,他們在各種戰役裏是能交托生死的兄弟,隻是沒想到最後會有人背叛。
大戰勝利後,那射向他的三支毒箭來時的方向,正是他身後幾個親信所在的位置,這個事實讓鎮國公一時間沒有辦法接受,也就是這一瞬間的晃神,讓武功高強的鎮國公失去了躲避危險的最好時機,他身邊的林將軍也是這個時候站出來幫他擋箭的。
最後林將軍被毒箭射穿要害,直接當場殞命了。而鎮國公雖然躲過了致命傷,但也被不斷射過來毒箭給擦傷了,好在他的護衛隊及時趕了過來,那個叛徒也被當場抓獲,鎮國公才僥幸逃過一命。不過這毒箭上的毒屬於一種秘藥,根本沒有解藥,如果不是鎮國公內力深厚,及時控製住了毒素的蔓延,他也不能從戰場上活著回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本就打算這次回去後就上交兵符的鎮國公,在經曆了這一係列的變故後,直接打消了上交兵符的心思。鎮北軍世代都被他們鎮國公府掌控,以這任皇帝的心胸,未必能好好善待鎮北軍,他不能讓忠誠的戰士們落的一個悲慘的結局。
而且上交兵符後,他僅剩的那個兒子李應真估計隻有死路一條了。鎮北軍向來團結,對於鎮國公府更是忠誠,哪怕鎮國公府手中沒有兵符,隻要鎮國公府裏的人活著,嫡係一脈就能調令的動鎮北軍。皇上拿到鎮北軍的兵符後,估計最先做的就是滅鎮國公府滿門。
也是想到此,鎮國公一向忠於大安朝的腦子才突然清醒過來。他已身中劇毒活不久了,兵符在,他的小兒子還能苟活一段時間,如果兵符不在了,估計前腳他剛死,他鎮國公府距離被滅門就不遠了。
李應真是鎮國公為他們這一脈留下的後路,表麵上李應真是作為質子留在都城的,實則不讓他入軍隊也是鎮國公特意的。如果鎮國公府所有的兒郎們都從軍,聖旨一出,他們官職在身不得不聽令行事,這也是為什麽他的幾個兒子死在戰場上,鎮國公無可奈何的原因。
但李應真就不同了,他對外一直是個紈絝的形象,對於習武從軍自小就不感興趣,皇上就是想找借口把他送去戰場都沒辦法,這麽明顯容不下人的做法,他也不敢頂著悠悠眾口去做。
畢竟鎮國公府世代盡忠,死到現在都快滅門了,要是這樣皇室還對鎮國公府的獨苗下手,不說朝上其他官員呢,就是百姓們也能一人一口唾沫淹死他,到時候皇室的名聲要爛透了。這也是現任皇上哪怕是忌憚鎮國公府,也隻敢背地裏用陰招的主要原因,他也不想以後的史書記載上評述他是個昏君。
不過他做的那些小動作也不是沒有人知道,鎮國公府裏除了李應真外各個都武藝高強,這一個個的全部都出意外也確實有些明顯了,也隻有無知的百姓們真的以為他們是在戰場上犧牲的。
朝堂上有腦子的文臣不敢得罪皇上,自然是看破不說破,而有腦子的武將則是想替代鎮國公府,並努力成為下一個“鎮國公府”,自然也不會站出來為鎮國公府鳴不平。至於沒腦子的官員,都說是沒腦子了,他們怎麽會想那麽多呢。
鎮國公府最早那一代的鎮國公是和皇上一起打天下的,按照兩人以前說好的,天下打下來後,鎮國公應該被封為一字並肩王的,隻不過當時的鎮國公並不貪戀權勢,會支持兄弟一起打天下,也全是為了受苦的百姓們考慮,這才有了隻受封鎮國公的事。
當時的皇帝感激兄弟無私的精神和付出,還給了他一道聖旨和免死金牌,聖旨裏的內容意思大致就是:如果皇室後代裏有不堪為君主的,鎮國公府可以換了重新選人上位。
喜歡快穿:我帶四哥暢遊小世界請大家收藏:()快穿:我帶四哥暢遊小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