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墨蘭還是不夠狠

字數:3246   加入書籤

A+A-


    “當然沒有,墨兒對主君不夠好嗎?是墨兒不夠賢惠嗎?母親這話是何意?”南牆傷心,南牆流淚,不是不喜歡勾欄做派嗎?沒事,不會她可以學。
    吳大娘子還想說什麽卻被永昌伯給拉了下去,他看的分明,這個孩子就是她給自己準備的後路,這也可以成為永昌伯府的登雲梯,見麵三分情,隻要這孩子能入皇家的眼就行。
    “你好好養身子,六郎的事情有我們操辦。”永昌伯說完就拉著吳大娘子離開了,隻撂下五年後再看生死,吳大娘子瞬間就冷靜下來了。
    這個家不一直都是這樣?死了一個就由另一個頂上,培養這個不行就下一個,索幸大家族不缺孩子,她安靜了下來,現在她就剩一個兒子了。
    她甚至還要跟盛墨蘭搞好關係,畢竟爵位那裏永昌侯並沒有放棄大郎,這次之後隻會更加賣力的培養大郎,直了一輩子的腰終究還是彎了。
    按說盛家小輩都該守孝三年,但是兩個新婦外加一個懷著遺腹子的,肯定是不必嚴格要求,很快該回哪就回哪了,徒留盛長柏盛長楓在宥揚清湯寡水的過了十個月才回京。
    盛弘算是用盡畢生才學去培養盛長楓,隻求能在官場立足就行,隻不過看著這倒是將盛長楓的官配給弄沒了。
    她在兄弟倆回汴京前就生了,如老伯爺所料那般一定是個男孩,而其他妾室生下的全是女孩,他隻能叱聲一笑,婦人之見,以為這樣沒人能看出來嗎?
    當然有了,隻不過是南牆的那個姘頭,他在探明永昌伯府六公子的情況之後就找了大夫,確實有的男人就是沒有生兒子的命,他又和南牆聯係上了。
    可惜南牆的人脈都是給兒子留的,所以對那人隻是略加幫扶罷了。
    盛明蘭進了顧侯府之後就真成了將主君當老爺,剛開始新婚燕爾的養她長大的祖母離世,她就是裝也要裝難受,她不敢同房,這要是有了才是問題,若是一碗碗的避子湯喝下去萬一身子跨了怎麽辦?
    小秦氏顯然也想到這個問題,顧廷燁回府就麵對了兩個姑娘,一個是繼母送來的,一個是妻子送來的,朝廷的事務讓他不勝煩惱,這一回府更是紛紛擾擾。
    索性甩了茶盞離去,樊樓自有他的落腳地。主要如今這門婚事弄得,舊臣不接受他,新臣覺得他以權謀私,說好的新舊聯姻你打頭陣呢?
    結果頭陣還是私情就先不說,多說就是佩服兄弟的情誼,可你婚禮上那又是個什麽情況?
    所有人都沒想到舊臣竟然上下一心,說什麽都不相讓,他們眼見仁宗身死,他們為仁宗流過血拚過命,若是按著如今官家那樣和稀泥,那他們之前的生死之戰就是個笑話。
    皇帝模糊說辭都不行,最後以身體為由致仕的幾個老官員也站出來,反正要麽換皇帝,你去當你的親生子,要麽日後決口不提此事,再提天下諸王皆可揭竿起義。
    大殿之上無人敢答,放不放肆的早就沒人在意了,你別問,問就是他們要是這時候死了,他們的名字就可以刻在皇帝的墓碑上。
    新臣滿盤皆輸,再等國舅帶著妾室赴宴的事情鬧出來後,盛明蘭這時候出場了,隻不過南牆腦中是有當初被那位高貴的國舅夫人威脅的畫麵的,索性她想鬧,那就鬧大些。
    她記得上一世就是從這開始那個張氏得到盛明蘭的幫助後,將那個妾送去了莊子上,多年之後堂堂國舅爺的原配嫡子說親艱難,難說沒有英國公府的態度在裏麵。
    一場破宴會總共就沒幾個人去,原身不就是嫌棄幾句嘛,她就過來威脅奚落,不是說官家去了也能拖出去嗎?那就比比你們兩家誰更厲害吧,沒多久流言就從國舅府的妻妾之亂變成了沈皇後忘恩負義。
    “你說這人家親姐姐以命相護,怎麽嫡親妹妹倒成了個貴妾?這不還是妾?她進府可比那個夫人早。”
    “還能是什麽,不過是發達了看不上窮親戚罷了,當初是救命之恩,如今是什麽,不過是給個妾室的恩賜。”
    “就是,你看那張娘子,一進府不說管教嫡子,這將原配嫡子送去個妾那裏,日後她再生個,可不就都是她孩子的了?”
    “就是,還是這高門貴女會算計,咱們都沒那腦子,你說英國公和夫人也算是巾幗不讓須眉,怎麽就跟皇後娘娘一樣呢?多少大風大浪都過來了,結果就是容不下個孤女。”
    “哎,左右都是縱橫謀劃,謀劃肯定是給自家謀了,人家對咱們有恩,隻是可惜了,想來那鄒大娘子是個真正的賢惠善良之人,不然也不會舍生取義。”
    “是啊,可惜了,誰會知道拚命救回來的是這麽個東西呢?你說若是皇後沒了,那這鄒家可不能同日而語。”
    “好了好了,快走了,當今可不是仁宗,仁宗愛民如子,當今萬一變卦可怎麽辦?”
    仁宗時期對大臣寬容對百姓更寬容,所以隻要他們能知道的事情都可以討論,包括皇家的流言。
    英國公夫婦在發現滿街人都開始議論鄒大娘子時就覺得事情不對,怕什麽來什麽,從皇後到皇帝,再到國舅,和國舅府的孩子們,裏麵最不值得提的就是他們女兒。
    帝後想清楚之後就發話將鄒兒姑娘抬為平妻,與張氏不分大小,理由也選好了,就是張氏不願意教導先夫人的孩子。
    張家無處申告隻能打碎牙往肚子裏吞,經此一事新小鄒娘子身邊多了個善謀劃的女使,她聽女使的當著孩子們和國舅的麵喝下一碗絕子湯。
    之後的日子她也不跟張氏別苗頭,每天就在那陪孩子玩鬧讀書,諄諄教導將孩子真的當成親生子為他們謀劃。
    國舅呢?看著眼前的小鄒氏仿佛看見的原配,他一難過一傷懷就會去幫扶鄒家,時不時再給孩子們添置些東西,逢年陪張氏去張家,小鄒氏帶著孩子們去鄒家。
    過節陪著小鄒氏和孩子們去鄒家,他還覺得自己夠周到了,但是張氏和張家隻覺得侮辱,什麽門戶還要來平起平坐?
    張氏的怨懟和張家的冷待讓沈從興更加偏心,他甚至對顧廷燁有些厭煩,當初是誰阻止他娶小鄒氏當妻子的?這不是抬妾為妻都成功了嗎?怎麽就沒再堅持一下?
    喜歡普通人的綜影視請大家收藏:()普通人的綜影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