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姬發即位

字數:5171   加入書籤

A+A-


    事已至此,大勢至眼見敗局已定,心中滿是驚惶,哪還敢多做停留,慌慌張張地便遁逃而去。
    三山關內,燈火輝煌,熱鬧非凡。
    營帳之中,眾人圍坐,觥籌交錯,酒酣耳熱之際,杯盤狼藉一片。
    鄧九公滿臉紅光,笑聲爽朗,此番陣斬兩名敵軍修行者,著實是揚眉吐氣。
    再加上趁著大勢至敗退,楊戩等人帶兵乘勝追擊,一路窮追猛打,將敵軍殺得丟盔棄甲,這三山關的威風,算是徹徹底底地打了出來。
    如此大勝,慶功宴自然是必不可少。
    然而,鄧九公的目光不經意間掃到坐在楊戩身旁的鄧嬋玉,隻見她笑意盈盈,正開心地給楊戩遞酒,那親昵的模樣,讓鄧九公心裏“咯噔”一下,瞬間就有些不是滋味。
    他眉頭一皺,臉上原本燦爛的笑意也淡了幾分,目光在鄧嬋玉和楊戩之間來回遊移,暗自琢磨:這倆孩子,平日裏形影不離,如今看來,關係似乎有些過於親近了。
    他對楊戩倒是很滿意,但是再滿意,對要拱自家白菜的豬,也沒有好臉色。
    但眼下正值慶功宴,眾人皆在興頭上,他也不好當場發作。
    鄧九公輕咳一聲,強壓下心頭的異樣,端起酒杯,大步流星地走到羅宣、呂嶽兩人跟前,聲音洪亮,帶著幾分豪邁:“今日這場大勝,全仰仗兩位仙人的鼎力相助!若不是二位大展神通,又怎能如此輕易地擊退敵軍。老夫敬兩位一杯,聊表謝意,飲勝!”
    羅宣和呂嶽相視一笑,看著鄧九公這般熱忱,也不推辭,端起酒杯,仰頭一飲而盡。
    敬完羅宣和呂嶽,鄧九公轉身麵向楊戩,眼中滿是讚賞:“楊戩賢侄,你智勇雙全,今日這勝仗,你功不可沒!若沒有你在戰場上的指揮若定,我軍又怎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老夫敬你一杯!”
    說罷,他一仰頭,將杯中的美酒一飲而盡。楊戩連忙起身,雙手抱拳,恭敬回禮,同樣將杯中酒喝得幹幹淨淨。
    鄧九公卻沒打算就此放過這個話題,話鋒一轉,看向鄧嬋玉,語氣裏帶著幾分嗔怪,卻又飽含著慈愛:“嬋玉啊,你這整日跟著楊將軍四處奔波,雖說上陣殺敵,保家衛國是好事,可你畢竟是個女孩子家,總該有點大家閨秀的樣子。也該多顧顧家了,莫要讓為父整日為你操心呐。”
    鄧嬋玉臉頰微微一紅,像個做錯事的孩子,小聲說道:“爹爹,楊將軍他們武藝高強,排兵布陣、行軍打仗無一不精,我跟著他們,能學到好多東西呢。”
    鄧九公看著女兒那認真的模樣,張了張嘴,終究還是把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心裏想著:罷了,等宴會結束,再找她好好聊聊。
    他又舉杯向楊蛟、哪吒走去,與他們一一碰杯,感謝他們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
    此時,楊戩後知後覺地意識到方才與鄧嬋玉的互動似乎有些過於親密,臉上不自覺地泛起一絲紅暈,悄悄挪了挪座位,離鄧嬋玉遠了一些。
    可鄧嬋玉不愧是個性子直爽的女將軍,絲毫沒有在意這些,見楊戩挪遠,她也跟著挪了過去,仿佛在跟楊戩較上了勁。
    大營本就空間有限,眾人又都是耳聰目明之輩,這一來一回的小動作,自然都落入了眾人眼中。
    鄧九公向楊蛟、哪吒敬完酒,一回身,就瞧見女兒和楊戩那“你退我進”的微妙互動,額頭上青筋微微跳動,心中的那股火氣“噌”地一下又冒了起來。
    他重重地把酒杯擱在桌上,發出“砰”的一聲悶響,引得眾人紛紛側目。
    一時間,營中氣氛瞬間變得有些尷尬,原本熱鬧的歡聲笑語也戛然而止。
    羅宣見狀,哈哈一笑,打破這略顯尷尬的僵局:“鄧將軍,年輕人之間的情誼,咱們做長輩的,可別過多幹涉咯。他們正值青春年少,意氣相投,在一起多交流交流,也是好事嘛。”
    呂嶽也在一旁點頭附和:“正是正是,瞧這氛圍,可比戰場的硝煙還濃幾分呐。來來來,喝酒喝酒,莫要掃了大家的興致。”
    眾人聽了,都跟著笑起來,隻是鄧九公笑得牽強,嘴角扯了扯,目光仍緊緊盯著鄧嬋玉和楊戩,心裏暗自盤算著:等這場戰事結束,無論如何也要找個機會,把這事兒給解決了,可不能讓女兒這麽稀裏糊塗地和楊戩相處下去。
    要是可以,不如讓楊戩家人來提親,把這事兒定下來,也省得自己整日操心。
    ……
    另一邊,鄂順的大營內,氣氛卻顯得格外壓抑。
    大勢至灰頭土臉地坐在鄂順的下首,兩人相對無言。
    過了許久,鄂順打破沉默,開口說道:“仙師,如今又遭此大敗,咱們是不是該再邀請些人來,為日光、月光兩位仙人報仇雪恨?”
    如今的鄂順,也算是學聰明了,既然這些仙人修士熱衷於插手凡間戰事,那就讓他們去打頭陣,勝了,自己自然能從中獲利;敗了,也不影響自己麾下的勢力。
    大勢至聽了此話,隻覺得腦袋一陣劇痛,西方教本就人丁稀少,如今又損失了日光、月光,再加上之前折損的十八羅漢,這損失簡直慘重到難以估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心中暗自叫苦,都不知道回去該如何對準提、接引二位聖人交代。
    可不回去求援,單憑自己一人,又如何能是截教那些人的對手?
    大勢至沉默良久,長歎一口氣,緩緩開口:“伯侯,我且回西方一趟,向二位聖人請援。隻是……”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憂慮,“西方教如今能調動的人手著實有限,此番回去,不知能求得多少助力。”
    鄂順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但很快又強打起精神,賠笑道:“仙師盡力就好,鄂順這邊也會再想想辦法,看能不能尋到其他援手。”
    在三山關內,鄧九公正暗自思忖著女兒的終身大事,營外突然傳來一陣騷亂。
    鄧九公心頭一緊,以為又是敵軍來襲,忙大步走出營帳。
    卻見一名士兵滿臉興奮,一路小跑過來,高聲喊道:“將軍,有好消息!蘇護將軍派人送來加急密信,說是願率本部兵馬前來支援三山關,不日便可抵達!”
    鄧九公大喜過望,原本陰霾的臉上瞬間露出笑容:“好!蘇護將軍此舉,真是雪中送炭呐!傳令下去,全軍做好準備,迎接友軍!”
    這消息一傳開,營中眾人皆是歡欣鼓舞,士氣大振。
    而此時,大勢至已然踏上了回西方的路途。他腳踏祥雲,心中卻滿是忐忑。
    一路上,他回想著在南方的種種失利,愈發覺得前路艱難。
    日子、月光熟悉的麵孔在他眼前不斷浮現,如今卻都已化作塵土,這讓他的內心充滿了愧疚與自責。
    待回到西方教那片聖土,他硬著頭皮來到準提、接引二位聖人麵前,伏地請罪,將南方戰局的慘敗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準提聖人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不悅:“大勢至,你此番前去,竟損兵折將如此慘重,實在是有負我等所托。”
    這些都是他準提從一無所有積攢而來的精英,如今才多久?就折損了二十個,這可讓他心疼死了。
    大勢至額頭貼地,冷汗直冒:“弟子無能,還望聖人恕罪。隻是如今南方局勢危急,還請聖人撥派人手,助弟子挽回敗局。”
    接引聖人沉默片刻,緩緩開口:“南方之事,關乎我西方教東傳大業,不可就此放棄。也罷,我便派彌勒佛與你同去,望你二人能齊心協力,扭轉乾坤。”
    大勢至大喜,連忙叩謝。
    準提又接著說道:“你們回去之後,建議鄂順與西岐聯盟,讓西岐派人來助。
    到時候,盡管讓闡教與截教打生打死,你們隻需在一旁坐收漁翁之利。
    不過,切不可掉以輕心,還是要謹慎行事。”大勢至一下子明白了,這是想讓闡教和截教相互爭鬥,西方教好從中獲利。
    待他與彌勒佛領命離開後,接引聖人望向東方,喃喃自語:“截教……哼,這場較量,還遠遠沒有結束。”
    很快,鄂順聽從大勢至的建議,開始與西岐方麵接觸。
    回到西岐的申公豹得知消息後,與眾人商議一番,決定親自帶兵前往相助。
    不過在這之時,西岐又發生了一件大事,自領文王的西伯侯姬昌,去世了。
    姬昌的去世,讓西歧一下子停下了戰爭的腳步,原本支援鄂順的軍隊也隻能暫時返回。
    幸好姬昌留下了旨意,武王姬發順利繼位。
    姬發繼位後,西岐上下沉浸在國喪與新君登基的複雜氛圍中。
    朝堂之上,大臣們神色凝重,商討著如何在這敏感時期穩定局勢。
    申公豹站在殿中,目光深邃,他深知此時西岐內部的穩定才是重中之重,雖然鄂順那邊戰事緊急,但也隻能先擱置一旁。
    而在三山關,鄧九公正滿心歡喜地籌備著迎接蘇護的援軍。
    他想著,有了蘇護的助力,再加上己方現有的兵力,定能將這三山關守得固若金湯,說不定還能反擊南方。
    喜歡洪荒之我怎麽成聖了請大家收藏:()洪荒之我怎麽成聖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