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南村幼童
字數:3961 加入書籤
齊國,南村,一個古色古香的村子,村子臨河,河邊皆是柳樹,樹葉的陰影下,一個六七歲的孩童看著在河邊泥土中寫下的道字,陷入了沉思。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大勢如同江水,滾滾而來。
他想在這場思想的爭鋒中,獲得人族積蓄的氣運,可不簡單。
他雖然早有布置,早早投胎輪回入了人族,可卻遲遲未找到屬於自己的道,更不要說把他的道整理成完善的學說,通傳天下。
要想獲得更多的氣運,唯有爭,而今大爭之世,氣運雖好,卻也不易獲得。
他這些天夜觀天象,發現紫氣東來,想來又有大德之修入了人族。
他早早布局,可卻遲遲未能明了自身之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孩童喃喃道,卻總覺得差了些什麽。
他不是不想抄襲老子的《道德經》,雖然老子是他師伯,但是封神之戰後,大家撕破臉皮,已經沒有多少情誼可言,若是可以,他自然想先寫下《道德經》。
大爭之世,可容不得他有婦人之仁。
可惜,他寫下的字,總是被天地之力緩緩抹平,消失無蹤。
他雖然攜帶宿慧出世,卻終究沒有混元無極大羅金仙之力。
而且,即使有混元無極大羅金仙之力,想來在洪荒之中,也不會是以身合洪荒天道的道祖對手。
“看來這道之一字,牽扯甚多,卻不是我可以利用的。”
孩童再次喃喃自語,言語中充滿了遺憾之意。
他想了想,準備再次寫下些什麽,可這時,一個聲音傳來。
“小虞,你還在這裏玩呢,你阿母叫你回家吃飯。”
孩童小虞轉頭看去,村口老槐樹下,鄰家阿爺正拄著棗木拐杖向他招手,暮色將老人佝僂的身影拉得老長。
他拍了拍褲腿上的泥土,目光最後落在被河邊微風拂亂的柳影間——方才寫下的“道”字已被河水浸染成一片模糊的劃痕。
回村的石板路上,阿伯絮絮說著村裏新打的井,說井水清冽得能照見天光。
小虞卻盯著腳邊搖晃的狗尾巴草出神,突然被阿伯一句“這世道總該有條活路”驚得回神。
看著小虞定定的看著他,老人也明白他突然說出的話讓這小孩有些好奇了。
老人布滿皺紋的臉上浮起苦笑:“前兒個村子裏又有人被征為兵士,今年的稅負又增加了不少,聽說邊境又起戰事。”
小虞雖然平時不關注這些,可天生宿慧的他也明白,這些年多有大德之士臨凡,雖然有天地和人道限製,不能在人族肆意妄為,可仙神自帶靈機,也會撫育這人間之地。
“阿爺,今年年景不錯,收成應該不少呀。”
老頭隻是搖搖頭。
“你這孩子早慧不凡,可這些事情你又怎麽明白?地裏的收成再多,也比不上人心貪婪,這一層一層盤剝,縱使地裏收獲再多,還是填不飽肚子啊。”
這話像塊石子投入深潭,在小虞心中激起漣漪。
他這些年月隻想著人族氣運的爭奪,倒是差點忘了,這是大爭之世,不僅僅是高來高去的修士,甚至是哪些個聖人爭奪氣運,同樣也是人間王朝的爭端。
自從他當年借封神之事謀劃,保住了人族人皇之位,雖然這些年人族紛亂,人皇不出,可這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是時候出現一個人皇了。
且這位人皇有地道聖人平心娘娘謀劃,有巫族和地府中勢力支持,這一次人皇之爭,想必也會極為殘酷。
“大爭之世啊!秦有平心娘娘謀劃,隻是不知道這齊國,又是何人在謀劃呢?”
他心中紛亂,腳步也不覺慢了下來,直到看見自家茅屋前。
阿母正就著最後一縷天光縫補衣裳。
竹篾窗欞透出的暖黃光暈裏,阿父圍坐在土灶邊,銅鍋裏飄出野菜粥的香氣。
“又去河邊犯傻了?”阿母嗔怪著接過他沾滿泥土的外衫,手拍了拍他頭上的雜草葉子。
“快洗手吃飯,你阿父從鎮上帶回半塊肉餅。”
再世為人,雖然沒有那改天換地的力量,沒有那言出法隨的能力,可這人間煙火味,卻更讓他有種真實的感覺。
小虞望著母親鬢角新添的白發,突然想起方才河邊的柳影,想起來那被天地之力抹去的“道”字。
夜半更深,阿父的鼾聲此起彼伏。
小虞悄悄起身,月光透過窗紙灑在粗糙的木桌上,他拾起炭條,卻沒有再寫“道”字。
筆鋒一轉,在木桌上寫下“人”字。
這個簡單的筆畫在月光下微微發亮,像兩根相互支撐的脊梁。
他忽然明白,他的“道”不是《道德經》的道,那是老子的道,或許也可以是元始的道,通天的道,唯獨不是他的道。
老子、元始、通天,都師從鴻鈞,可三人的道也有區別,隻是這“道”之一字,卻也能完全包容他們的道。
老子的人教且不多說,雖有人之名,卻更崇尚天地自然,人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萬族萬物,之所以是人,不過是因為人族乃天地主角,氣運所衷。
而闡教呢,順應天命,順道而行,不過是道的附庸罷了。
截教截天地一線生機,與道也緊密非常。
可是這些都不是他的道,包括截教的道,那是通天教主的道,即使多寶繼承了截教,那也不是多寶的道,更不會是他的道。
遠處傳來更夫梆子聲,驚起樹梢夜梟。小虞望著窗外漫天星鬥,嘴角泛起笑意。
他知道,屬於自己的道,他已經有了一些眉目了。
隨即他緩緩寫下一個“人”字,這一次,天地之力沒有幹涉,但是他卻自己輕輕的抹去了。
“人”字太大,也太空。
隨即他又再次寫下一個“儒”,儒,人之需也。
他知道這個“儒”字與他極為契合,也知道這“儒”字與孔宣極為契合。
鳳凰有五德,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原本“儒”家應為孔宣所創,不過如今孔宣為中乘佛教之主,怕是不太合適了。
也罷,讓我來鑄造“儒”道榮光。
小虞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沒想到昔日為孔宣謀劃了佛教氣運,今日卻又得到孔宣本應該擁有的機緣,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喜歡洪荒之我怎麽成聖了請大家收藏:()洪荒之我怎麽成聖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