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章 歪打正著、從無天衣無縫之事
字數:4039 加入書籤
心中生出這個想法後,張頑又不由感慨魔靈宗洞虛的手段的確厲害。
他當初都做得那麽幹淨了,九魔龍公居然還能判斷出他的目標是真魔九萬殿,並提前等在那,的確厲害。
隨後張頑就想到自己這十幾年來因為二妹和趙啟馨一直沒去真魔九萬殿,又覺得好笑。
他這算不算另類的放了九魔龍公的鴿子?
同時,張頑也打聽到了九魔龍公的修為,乃洞虛五重後期魔修,考慮到都喜歡藏一手,張頑估計九魔龍公的修為應該是洞虛五重巔峰亦或者洞虛六重。
更高的可能性不大,不是誰都像本體一樣,因各種原因得隱藏自身修為。
當然,也有可能九魔龍公就是洞虛五重後期,不過料敵以寬是張頑一貫的做法。
他倒也不怕這等修為的九魔龍公。
這十幾年帶著二妹、趙啟馨在真魔域輾轉廝殺,他也不是什麽事都沒做。
正如他最初想的那樣,真魔域對他的修行十分有幫助。
十幾年下來,依靠吞吐真魔域靈氣,血肉張頑便自然而然地提升到了洞虛二重。
本體的境界,加上真魔域與他的適配性,不依靠其它寶物,血肉分身便獲得了長足的提升。
他估計,借助真魔域靈氣,提升到洞虛三四重沒問題,後續的話,就要看真魔九萬殿了。
當然,這份實力還不足以匹敵九魔龍公,可他是真的不懼。
本體那邊,經過這些年的修煉,已然提升到了洞虛九重中期!第二真身的修為也突飛猛進,提升到了洞虛五重巔峰!
加上最近第二真身搶到了一些適合煉器的洞虛級靈物,正用來提升半法器分身。
等到功成,半法器分身的軀體將提升至洞虛中品法器的極限!媲美洞虛六重武者不成問題!
再加上從本體那共享來的武道感悟,和第二真身對這些武道感悟的無比契合,第二真身也能發揮出不輸洞虛六重的戰力!
身後有著如此戰力,血肉張頑是真的底氣十足。
到時就算和九魔龍公發生碰撞,幹不過了,他也可以搖人!
屆時要跑的就是九魔龍公了!
甚至細想過後,血肉張頑都有了獵殺九魔龍公的想法。
若能將其打殺,那獲得的好處將極其驚人!絕對不輸十頭洞虛二三重的荒獸!且獲得的好處比之荒獸會更適合他!
“此事需仔細思量,畢竟洞虛難殺不說,還要考慮魔靈宗發瘋的可能。”
洞虛不是真丹也不是法相,損失一位,哪怕是魔靈宗這樣的大宗也會肉疼!到時魔靈宗虛神怕是會親自出麵調查。
現在的張頑還招惹不起一位虛神。
張頑這邊在考慮怎麽打殺九魔龍公,另一邊的張靈淑、趙啟馨那邊則正拿著空冥鏡感歎。
“這唯有洞虛武者才能煉製的空冥鏡果然玄妙,頃刻之間便讓你我從真魔域回到了雷火域。”
“是啊。不過我真沒想到張兄當初給你我的法器會是空冥鏡,我還以為是什麽厲害的護身法器。”
修煉至今,張靈淑、趙啟馨已不是當初對整個玄武大世界的武道界沒什麽了解的低階武者。
二十多年真魔域曆練,和後續與眾多法相強者的廝殺與交流,早已開闊她們的眼界。
也是在兩人都邁入法相境後,張頑解開了施加在交給兩人的空冥鏡上的封印,讓她們能通過空冥鏡自由出入空冥殿。
也由此,兩人察覺到了更多東西。
空冥鏡寶貴非常,唯有洞虛以上武者才能煉製,通常洞虛以下武者得到空冥鏡的唯一方式是得到洞虛武者的看中,被洞虛武者賜予空冥鏡。
張頑背後有位洞虛師尊,得到洞虛武者重視賜下空冥鏡很正常,可張頑哪來的另外兩麵空冥鏡給她們?
哪怕張頑背後的洞虛師尊再重視張頑,也不會賜予如此多空冥鏡給張頑,更不會因張頑的請求就將此物簡簡單單在許久之前就賜給兩個真丹武者。
加上她們借用空冥鏡進入空冥殿張頑開辟的那個獨屬空間然後返回雷火域這邊時,在那獨屬空間感知到了空間與自身功法的共鳴,且從中感覺到了熟悉的氣息。
一個讓她們悚然的猜測在她們心中誕生。
再加上在真魔域時,張頑帶著她們曆練時,可沒少找那些大勢力的武者廝殺,有時碰到霸道凶殘的,張頑更是直接轟殺成渣!
雖然張頑給出了解釋,說那些大勢力不會太在意那些門人弟子的死亡,可這又不是能百分百保證之事。
而張頑表現得太過不在意。
她們了解張頑,不是那種自大之輩,也不是愚蠢之輩。
如此表現,從來代表著張頑胸有成竹,不懼那些大勢力發難!
這種種都佐證了兩人心中的猜想。
於是,一個問題隨之而來。
若她們猜測為真,那兩百來歲的張頑是怎麽修煉到這等層次的?
這是絕世妖孽都難以做到的事!
甚至縱觀玄武大世界曆史,那些短時間內就成長為武道巨擘的妖孽,一路走來無不滿是風雨!在整個世界掀起滔天巨浪,到處掠奪機緣造化,如此才能短短時間取得非凡成就!
可張頑除了偶爾離開宗門,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宗門之內,哪來的機緣造化讓其提升?
“大能奪舍”這個念頭在兩人心中冒了出來。
兩人對此都略有擔憂。
但最後兩人又排除了這個可能。
畢竟武者修行,隨著修為漸高,過往的記憶都會清晰可見,甚至是還在母親體內時的意識蒙昧時期的記憶都能回想起來。
而張靈淑回憶以往對大哥的記憶。
從她第一眼見到張頑到現在,張頑的性格習慣並無太大變化,隻有少許地方有著變化。
她憑此確定,張頑並非後期被人奪舍。
但她也因此產生了另一個猜想,自家大哥或有著前生,或為大能轉世。
張靈淑做出如此推斷,並非無因。
恰恰和她排除自己大哥後期被人奪舍的原因一樣,性格習慣沒有太大變化這點!
這太奇怪了!
從一個蒙昧孩童長成大人,又活了兩百多年,怎麽可能從小到大的性格習慣隻有少許變化?
從不成熟走向成熟,本就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唯一的解釋是孩童時期的張頑,便已具備成熟的心靈!
“轉世嘛?看來得找個機會和大哥坦誠布公的聊聊了。”張靈淑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