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助力與新篇
字數:4000 加入書籤
隨著 “詩山”“詩城” 在傳承詩詞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穩,其影響力早已超出了港州市的範疇,成為了全國乃至全球文化領域的一顆璀璨明珠。而這顆明珠的熠熠生輝,離不開多方力量的支持與幫助。
當地政府對 “詩山”“詩城” 項目給予了高度重視與大力扶持。從項目籌備初期的政策傾斜,到建設過程中的資源協調,政府部門始終積極參與其中。
港州市市長親自掛帥,成立了專門的項目協調小組,為項目解決了諸多棘手的難題,如土地審批、基礎設施配套等。
“‘詩山’‘詩城’項目是我們港州市文化建設的重點工程,對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各部門務必全力配合,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市長在項目推進會上言辭懇切地強調。
在政府的支持下,通往 “詩山”“詩城” 的交通得到了極大改善,新修的高速公路和城市輕軌,讓遊客能夠更加便捷地抵達。周邊的公共服務設施也日益完善,醫院、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等一應俱全,為遊客提供了全方位的便利。
除了政府的支持,一些達官貴人也對項目青睞有加。
那位曾被李逸風妙手回春的達官貴人,對李逸風的俠義之舉和詩詞情懷念念不忘。他不僅在資金上給予 “詩山”“詩城” 項目慷慨資助,還利用自己廣泛的人脈資源,為項目牽線搭橋,吸引了更多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投入。
“李公子心懷大義,以詩詞文化為己任,這樣的善舉值得我等全力支持。”
這位貴人在一次高端社交場合中,大力稱讚李逸風,引得在場眾多富商名流紛紛響應,為項目注入了更多的資金與資源。
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詩山”“詩城” 所處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其所在的山脈連綿起伏,綠樹成蔭,為 “詩山” 增添了幾分靈秀之氣;周邊的湖泊清澈見底,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其中,與 “詩城” 的古樸建築相互輝映,構成了如詩如畫的美景。
而 “人和” 更是項目成功的關鍵。
李逸風憑借著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對詩詞文化的執著追求,凝聚了一批誌同道合的夥伴。
林婉兒始終如一地陪伴在他身邊,不僅在工作上給予他全力支持,還在生活中無微不至地關懷他。
蘇啟山也不遺餘力地為項目出謀劃策,利用自己在商界的影響力,為項目拓展商業合作機會。
在這樣的有利條件下,“詩山”“詩城” 項目蒸蒸日上。
然而,李逸風並沒有滿足於現狀。他深知,要真正將詩詞文化發揚光大,還需不斷創新與拓展。
一日,李逸風在 “詩城” 的 “太白樓” 中與友人相聚。
“太白樓” 是為紀念李白而建,樓內裝飾著李白的詩詞墨寶,彌漫著濃鬱的詩意。
李逸風手持酒杯,微微仰頭,目光落在牆上李白的畫像上,仿佛穿越時空與詩仙對話。
“今日相聚於此,望著詩仙畫像,不禁想起他的豪情壯誌與瀟灑不羈。吾等傳承詩詞文化,亦當有此氣魄。” 李逸風感慨道。
友人紛紛點頭稱是,其中一位說道:“李公子所言極是。如今‘詩山’‘詩城’雖已頗具規模,但仍可融入更多李白的元素,強化詩仙、酒仙的形象,讓遊客能更真切地感受李白的魅力。”
李逸風心中一動,眼前浮現出一個大膽的想法。他決定在 “詩山” 開辟一處 “劍蹤俠影” 主題區域,將李白的俠義情懷與詩詞文化深度融合。
“李白不僅是詩仙、酒仙,更是一位有著俠義之心的劍客。他的詩詞中多有體現俠義精神的篇章,如‘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這種俠義之氣正是我們要弘揚的。”
李逸風興奮地闡述著自己的構想。
說幹就幹,李逸風立刻召集項目團隊,商討 “劍蹤俠影” 區域的規劃設計。
他們計劃在這片區域打造一座 “劍影閣”,閣內陳列著古代名劍的仿製品,並配以詩詞解讀,講述李白詩詞中的俠義故事。
同時,設置劍術表演場地,邀請專業的劍術表演者,身著古裝,在悠揚的古樂聲中,演繹李白筆下的劍俠風采。
為了讓遊客更好地體驗俠義文化,還將推出 “俠影詩旅” 活動。遊客可以換上古裝,手持佩劍,沿著精心設計的路線,穿梭於山林之間,在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聆聽關於李白俠義詩詞的講解,仿佛穿越回唐朝,化身成為一名仗劍天涯的俠客。
然而,要實現這一構想並非易事。首先麵臨的就是資金問題。雖然項目此前積累了一定的資金,但要打造如此規模的主題區域,仍有不小的資金缺口。
“資金問題確實棘手,但我們不能因此放棄。我們可以向社會各界發起眾籌,相信憑借‘詩山’‘詩城’的影響力和李白文化的魅力,一定能得到廣大詩詞愛好者和俠義文化追隨者的支持。” 林婉兒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逸風點頭讚同:“婉兒此計甚好。同時,我們也可以與一些武術協會、文化機構合作,爭取他們的支持與投入。”
於是,項目團隊迅速行動起來。他們製作了精美的宣傳資料,詳細介紹 “劍蹤俠影” 主題區域的規劃與意義,通過網絡平台向社會發起眾籌。
宣傳資料一經發布,便在網絡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這個想法太棒了!李白的俠義精神與詩詞文化相結合,一定能讓‘詩山’‘詩城’更具魅力。”
一位網友在眾籌平台留言道。
“我一直對李白的俠義情懷著迷,願意為這個項目貢獻一份力量。”
另一位網友積極響應。
與此同時,李逸風親自拜訪了多家武術協會和文化機構。他向這些機構的負責人詳細闡述了自己的構想,得到了許多機構的認可與支持。
“李公子的想法很有創意,我們武術協會願意為劍術表演提供專業指導,並且可以組織會員參與表演。”
一家武術協會的會長熱情地說道。
在多方的努力下,資金逐漸籌集到位。
“劍蹤俠影” 主題區域的建設正式拉開帷幕。而在建設過程中,李逸風始終秉持著對詩詞文化和俠義精神的尊重,力求每一個細節都能完美呈現。
“我們要讓遊客一踏入這片區域,就能感受到李白的俠義之風撲麵而來,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詩意與俠義的江湖之中。”李逸風對施工團隊強調道。
隨著 “劍蹤俠影” 主題區域的逐步成型,“詩山”“詩城” 又將迎來一次全新的蛻變。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是否會出現新的挑戰與機遇?李逸風又將如何應對?一切都充滿了懸念,等待著他們去揭開新的篇章……
喜歡詩國劍蹤俠影請大家收藏:()詩國劍蹤俠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