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遠行29

字數:5181   加入書籤

A+A-


    這時候京城大學正在緊張的布置發布會的會場。他們接到通知班行遠要在這裏召開一個非正常重要的考古發布會,具體內容是什麽沒有告知。
    這麽重要的事情當然要放在母校了。
    還好山長宗文遠可以直接打電話給老師,得知是關於九鼎的,立刻就重視起來。
    周一上午10點,班行遠準時出現在會場。九鼎在極其嚴密的守衛下早些時候運到了會場,被一個繡著那個時期紋飾的錦緞蓋著。
    班行遠居中,兩邊依次坐著四位曆史考古泰鬥。
    也不需要有人主持,班行遠就開始介紹。
    “……8月在一個西周早期遺址發掘中發掘出一個陶罐,裏麵裝的是帛書。這些帛書經檢測,製作於約公元前950年,帛書上記載的內容非常豐富。不僅記載了武征商的事件、地點和過程,這與之前的史料是一致的。更重要的是詳細地記載了夏商兩代的世係表和很多重要事件。”
    “世係表與現有的史料總體上一致。通過世係研究,我們確定了夏的建立年代、商的建立年代……”
    “更重要的是,這些帛書也記載了夏都的有關內容,通過分析我們最終確定了夏都的位置。經地質學分析,夏都在商朝建立後不久因為黃河泛濫淤積而廢棄。所以建築布局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在夏都遺址發掘中我們發掘出了建築的牆體、立柱等等,成果之豐富超出預期。更重要的是發掘出大量的竹簡,很詳細的記載了夏的大事記包括世係,並且和前麵提到的絲帛內容是一致的。通過對竹簡內容的解讀,現在已經詳實地掌握了夏的建立、發展、興盛直至衰亡……”
    “對於我這樣的曆史學家,最寶貴的就是這些文字內容。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大家更喜歡精美的器物,像是青銅器、陶器什麽的。我們的確發掘出了青銅器,遺憾的是因為工藝水平的原因,算不上多精美。”
    “但是請大家不要失望,這套青銅器正是千百年來我們腳下這片土地的象征。”班行遠一邊說著,一邊走到九鼎旁邊,用手握住錦緞的一角。
    “他就是九州鼎,或者說是九鼎。”說著蓋在九鼎上的絲綢被他揭了下來。
    現場陷入了一片死寂,因為衝擊太大了。很快閃光燈就亮瞎了每個人的眼睛。
    ……
    發布會後所有的喧囂都和班行遠無關,這次他徹底靜了下來,除了寫書、上課很少參加別的活動,開發了一個新的愛好,會隨機的抽近年來畢業的博士、碩士論文看。2023年前後學大h武立國書院出了一件很離譜的事情,讓班行遠感歎拳拳相報何時了。
    說實話當時的處理讓班行遠很不滿意,但是因為已經告上公堂也就沒說什麽。因為蠢,提告方敗訴,但是學武並沒有及時糾正。隨後畢業論文被爆了出來,班行遠看過那篇奇文後怒極反笑,直接介入,把從山長以降全都擼掉了。還點名香水河的一所書院,提醒他們是不是需核實一下。
    讓班行遠不滿意的不是做事如何,而是把教書育人當作了兒戲。
    在隨機選出來的論文中還是有一些貽笑大方的,班行遠毫不客氣地發在了微博上。
    除夕夜原本應該是團聚的日子,不過班行遠一家都在醫院焦急的等待,韓佳人要生了。
    到底是年紀大了,這次生產用了不少時間,不過還算平安,一個小男孩。班行遠終於獲得了給孩子取名的機會,班頲之。
    正在和筋疲力盡的韓佳人說話,班行遠忽然覺得後背發涼。回頭看了一眼,頲之的哥哥姐姐一個個都眼冒綠光。班行遠不由得為老幺默哀。你可千萬長點心別犯在你這些哥哥姐姐手裏,不然的話他們在你大嫂手底下經曆的統統都會用在你身上。
    留下小昭一起照顧,其他人全都被趕回去了,太煩了。當然了李寧微走得晚一些,把這個還沒自己兒子大的弟弟喂飽了才離開。
    本來穎之打算留下來的,畢竟還小,就讓李寧微帶回去了。
    第二天老太太看到這個小孫子非常高興,“行遠啊,和你小時候一模一樣。”
    時間慢慢的流逝著,班行遠的家人們過著單調而充實的生活。李寧微休產假可是抓住了和爸爸討論數學的機會,因為小固的一些想法,班行遠不得不暫時擱置了寫作的計劃。三個人努力的成果是設計了一個可以在量子計算機上運行的通用算法,效率驚人。
    這是一個短時間內沒有辦法公開的成果,不過研究院設計的產品很快就投入了應用,這東西也暫時不適合大規模推廣。
    時間慢慢地流淌著,家裏的人也越來越多。邵之三歲的時候有了自己的妹妹。小昭他們也陸陸續續的成家了。小昭的愛人是一個同樣從事曆史考古的,家裏條件很差,是一名吃百家飯的孤兒。班行遠夫妻對這個女婿非常滿意,因為在他身上看到了君子自強。
    小堯差一點趕在小昭前麵結婚。小堯很有哥哥的風範,很早就認準了相伴終生的人。差不多也算一起長大,非常熟悉,又是同一所大學,有的相處的機會。特別是心儀對象做了爸爸的學生後更是有了近水樓台機會,沒錯,就是穆瑾。
    李富真對這個看著長大的孩子知根知底,非常滿意。
    每一個孩子都找到了門當戶對的人,生活非常美滿。這個門當戶對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而是為人之道上的。
    班行遠70歲的時候把研究院交給了李寧微,每天寫書帶孫輩。至於老幺頲之完全不用操心,有的是人管。
    每個人都很好,除了頏之不時會出點事。班頏之本科畢業沒多久就加入了那支隊伍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沒人知道他是班行遠的孩子。在紹之4歲的參加抗洪搶險的時候連救數人榮立一等功。幾年後在一次突發事件中因為救人重傷昏迷,再次立功。
    三省經過討論並征求班行遠的意見公開的頏之的身份。人們紛紛讚歎,有其父必有其子。班行遠家門口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掛上兩個碩大的牌匾。
    班行遠的媽媽在96歲的時候安詳地離開了,前半生坎坷,但是後半生收獲了遺失的圓滿。
    三省經常來詢問他的意見建議,通常他都不表態,隻有在一些大事上談一些曆史,這就夠了。
    在75歲的時候班行遠終於把那一套書寫完了,之後開始了悠閑地退休生活。
    隻不過這段時間也沒持續多久。在他80多歲的時候個人生活變得混亂起來,開始了離婚、結婚、離婚、結婚的循環。
    第一次離婚後娶了李富真,那時候李富真已經快90歲了,身體很差,眼看著時日無多。也算圓了她的夢想。
    李尹馨、韓佳人一個個都這樣送走了,最後陪在他身邊的依舊是金泰熙。兩個弟弟也都先他而去,班行遠並沒有悲傷,這就是自然之道。
    在認識72年,結婚60年的那天,金泰熙含笑離開了。這時候班行遠很久以來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絲悲傷和孤單。擔心他出事,孩子們都放下手裏的事情每天陪著他。不過班行遠很快就調整過來了,總要有這麽一天的。
    同樣隻剩下一個人的寶兒就搬過來和哥哥一起住。兄妹倆最喜歡做的就是坐在院子裏的椅子上曬著太陽一邊看著玩耍的孩子,一邊回憶以前的事。
    人終究敵不過時間的侵蝕。班行遠過完百歲大壽後沒兩年就按照約定送走了妹妹。之後他也安排了自己的後事。至於兒孫們沒什麽好擔心的,家風已經養成了,再差也差不到哪裏去。而且就算是操心也沒用。世事如浮萍總是起起伏伏,如果一味求全反而會招致禍事。子孫的事情就由著子孫吧。
    哪怕已經100多歲了,班行遠的身體也還健旺,每天都會讓孩子陪著到胡同裏坐一會。行人看到了都會非常尊敬的行禮問候。知道他的這個習慣後,很多人會特意身穿莊重的漢服趕過來,不為別的隻為遠遠的看上一眼行個禮。
    華麗衣裳再次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已經成了一種常服。
    時間來到了2086年,班行遠已經110歲了。幾十年來東大也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但都邁過去了,發展的越來越好。這裏一樣都是百折不撓的。
    五一這天,一位來自江南的女生看完升旗後繼續在那裏遊覽。這天的天氣很好,她打算晚些時候去班行遠家那裏。去年的這天她就見到了班行遠,並且還被老爺子叫住聊了很長時間。
    “今天天氣這麽好,按照爺爺的習慣肯定還要在胡同曬太陽。不知道爺爺還記不記得我。”
    快8點的時候,這位女生詫異的時候那支隊伍邁著整齊肅穆的步子從裏麵出來了。等走近了看到每個人眼裏噙著的淚水和臂上的黑紗,這個女生呆住了。隨著哀樂響起,那抹紅色緩緩地降下,這個女生放聲大哭,轉身狂奔。
    等她到了那個胡同的時候,胡同兩邊早已經堆滿了百花。無數從四麵八方趕來的人手拿白花來送別。
    一個時代結束了!
    本來按照班行遠的遺願是不接受調研的,但是怎麽可能答應呢?人實在太多了,隻能限製人數。
    出殯的那天,靈車剛駛出胡同就被送行的人攔住了。“先生用自己的肩膀扛著這片土地前行,就讓我們用肩膀送先生最後一程吧!”
    實在勸不住隻能答應。送行的人把棺木放在做好的架子上抬著向班老爺子、李惠安……長眠的地方走去。
    一支樂隊叫停了播放的哀樂,奏響了班行遠寫的那首《鋼鐵洪流進行曲》:“爺爺一生樂觀向上,他一定不喜歡我們送他的時候做小兒女形狀。”
    送行的人匯聚成了龐大的人流。每個人眼裏都有淚水,但是沒有悲傷。或許每個人生活中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都會麵臨困難。但是每個人都不屈服、不放棄。
    每個人的精神匯聚起來就是這片土地五千年不曾斷絕的民族精神血脈。
    這就是這片土地不可阻擋的真正的鋼鐵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