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花魁王初冬獻策
字數:5979 加入書籤
雨,淅淅瀝瀝,敲打著太安城的屋簷,也仿佛敲打著這座巨大囚籠裏每一個不安的靈魂。
紫金樓那夜的風波,如同投入湖麵的石子,漣漪散去後,一切似乎又恢複了往日的沉寂。
徐鋒的居所內,依舊彌漫著濃得化不開的藥味。
他斜倚在榻上,臉色蒼白,氣息微弱,手中隨意搭著一卷古籍。
看上去,他還是那個被遺棄在京城,在病痛與絕望中苟延殘喘的北涼質子。
侍女玉奴的目光,帶著日益加深的探究,卻始終無法穿透那層病弱的偽裝。
她眼中所見的,隻是一個在命運的蛛網中無力掙紮的可憐蟲。
然而,無人知曉,在這片死寂的表象之下,名為“影閣”的無形觸手,早已悄無聲息地蔓延,傳遞著來自黑暗中的訊息。
徐鋒的眼簾低垂,看似在看書,心神卻早已沉入一片幽深的識海。
一道微不可察的意念,如遊魚入海,悄然融入。
是影閣傳來的密報。
訊息的前半部分,關於魚幼薇。
或者說,薑姒。
她果然去了城南的土地廟,與影閣的人完成了接頭。
姿態放得很低,表達了初步的歸附之意。
甚至,還主動交出了一些關於江南西楚遺民勢力的零碎情報,權當“投名狀”。
價值不高,但態度足夠。
徐鋒對此並不意外。
這位亡國公主,身負血海深仇,在太安城這片龍潭虎穴中如履薄冰。
除了抓住他這根突然垂下的、看似唯一的救命稻草,她別無選擇。
忠誠?
那需要時間來驗證,也需要足夠的利益和威懾來捆綁。
眼下,能用,便足夠了。
訊息的後半段,卻讓徐鋒那雙古井無波的眸子,泛起了一絲極淡的漣漪。
“主上,魚姑娘引薦一人。”
“名王初冬。”
“此女亦為紫金樓紅牌,與魚姑娘情同姐妹。”
“非以色藝冠絕,獨以智計聞名風月場,人送雅號‘錦囊初冬’。”
“魚姑娘稱其有經緯之才,或可為主上分憂解難。”
王初冬?
徐鋒修長的手指,在泛黃的書頁上極有韻律地輕輕敲擊著。
這個名字,似乎有些模糊的印象。
能在紫金樓那種銷金窟、名利場,不憑絕色容貌,不靠頂尖才藝,單單憑借智謀闖出名號。
絕非尋常女子。
“有點意思。”
徐鋒心中微動。
魚幼薇剛剛靠攏,就迫不及待地引薦“姐妹”。
這是真心實意的舉薦?
還是另一次小心翼翼的試探?
抑或是……這位所謂的“錦囊初冬”,本身就是魚幼薇背後那股西楚殘餘勢力,安插在紫金樓的另一顆棋子?
念頭急轉,卻也隻是一瞬。
無論如何,送上門來的“智囊”,沒有拒之門外的道理。
正好,也借此機會,看看這顆棋子的成色。
“影閣,接觸她。”
徐鋒的意念,平靜無波地傳遞出去。
“不必暴露我的身份。”
“試探即可。”
接下來的兩日,一場無聲的交鋒,在太安城的陰影中悄然展開。
影閣,代表著徐鋒那深不可測的意誌。
王初冬,則展現出與風塵女子身份截然不同的敏銳與謹慎。
沒有直接的會麵。
所有的信息傳遞,都通過層層加密、錯綜複雜的第三方渠道進行。
王初冬並未像魚幼薇那般急於表露歸附。
她反而拋出了一連串極其尖銳、直指核心的問題。
問題如同一柄柄鋒利的手術刀,精準地剖向要害。
“爾等背後之人,所圖為何?北涼一隅?離陽天下?亦或僅僅是……夾縫求生?”
“太安城步步殺機,爾等憑何立足?是仗著北涼的虎皮?還是另有足以抗衡風雨的依仗?”
“魚姐姐(她依舊如此稱呼)身負國仇家恨,爾等可能助她?如何相助?空口白話,初冬不敢輕信。”
“京城水深,龍蛇混雜,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爾等欲在此攪動風雲,可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每一個問題,都刁鑽狠辣,直擊要害。
她不僅在試探徐鋒的實力底蘊,更在探究他的格局、野心。
以及最重要的,是否有能力兌現可能許下的承諾。
麵對這番毫不客氣的試探,徐鋒並未動怒。
他甚至有些欣賞這位素未謀麵的女子。
這份謹慎與智慧,在汙濁的風月場中,實屬難得。
他通過影閣,一一給出了回應。
回應的方式,卻並非直白的答案。
而是更加高明的反問、意味深長的暗示,以及恰到好處的“信息側漏”。
談及目標?
“北涼太小,容不下鯤鵬。”
“天下太大,初來乍到,當先求存。”
論及實力?
“有些事,看見了,未必是真的。”
“有些威脅,看不見,才最致命。”
(暗指【萬物洞悉】的部分效果,以及影閣的存在)
關於魚幼薇的複仇?
“血債,終須血償。”
“但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時機未至,積蓄力量,方為正道。”
至於京城局勢?
他隻拋出了一個更引人深思的問題。
“黃雀之後,可還有獵人?”
一來一往,隔空交鋒。
看似雲淡風輕,實則步步機鋒,暗藏玄機。
王初冬那邊,徹底沉默了。
徐鋒的回應,如同一塊塊沉重的巨石,狠狠砸進了她自以為看透世情的玲瓏心湖。
激起了滔天巨浪!
對方展現出的視野、格局,以及那種仿佛洞悉一切、視天下棋局如掌上觀紋的從容自信。
遠遠超出了她的想象!
尤其是最後那句——“黃雀之後,可還有獵人?”
更是讓她瞬間脊背發涼,如墜冰窟!
她猛然意識到,自己試圖去試探的,可能是一個遠比她預想中更為恐怖、更為深不可測的存在!
沉默,持續了兩日。
兩日後,王初冬再次通過影閣傳來了訊息。
這一次,不再是試探與質詢。
而是一份詳盡得令人心驚的分析報告。
以及……一份足以石破天驚的“投名狀”!
訊息的開篇,便單刀直入,直指核心。
“初冬鬥膽,為主上剖析近日京城風波之脈絡。”
王初冬以一種令人驚歎的敏銳和洞察力,將近期發生在太安城內,一係列看似毫無關聯、各自獨立的事件,巧妙地串聯在了一起。
從演武場上,北涼質子徐鋒“僥幸”於圍殺中生還。
到針對北涼入京使團的各種明槍暗箭、刁難排擠。
再到紫金樓內,那場看似由紈絝子弟爭風吃醋引發的激烈衝突……
在她眼中,這一切,絕非偶然!
“此乃一套環環相扣之連環計。”
王初冬的判斷,斬釘截鐵,帶著一種令人信服的力量。
“其源頭,恐直指宮城最深處。”
“其真正目標,並非北涼,亦非世子徐鳳年。”
“而是……主上您!”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