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謀劃輿論造聲勢,天下士子心向

字數:3143   加入書籤

A+A-


    太湖秘島,水榭之中,十二位西楚遺老正襟危坐,神情肅穆,等待著主位上那個年輕人的下一步指令。他們以為,接下來將是招兵買馬、厲兵秣馬的鐵血篇章。
    徐鋒卻端起茶杯,吹了吹浮葉,慢悠悠地開口:“諸位大人,打仗,咱們不急。離陽的百萬大軍是鐵,我們現在去碰,是雞蛋。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誅心。”
    前太傅公孫墨拱手道:“先生的意思是,效仿古之說客,策反離陽藩王與重臣?”
    “不。”徐鋒搖了搖頭,放下茶杯,指尖在桌上輕輕一點,“策反幾個人,格局太小。我要的,是策反這天下的讀書人。”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策反天下士子?這比策反一個藩王要難上千倍萬倍。
    看著眾人臉上的疑惑,徐鋒笑了笑,【萬物洞悉】神通之下,天下讀書人的心理狀態在他眼中清晰如畫卷。
    “天下的讀書人,心裏都憋著一股氣。”他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每位遺老耳中,“他們十年寒窗,讀的是聖賢書,講的是仁義禮智。可抬眼看看這世道,太安城裏,權貴們比的是誰的豪宅更奢華,誰的歌姬更美豔;江湖之上,莽夫們信奉的是誰的拳頭更硬。聖賢之道,早已成了粉飾太平的遮羞布。”
    “他們空有一身抱負,卻報國無門。他們鄙夷這世俗,卻又不得不沉淪其中。他們心中,都藏著一個幹淨的、理想的國度。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個國度,畫出來給他們看。”
    徐鋒看向公孫墨:“太傅,您的筆,勝過十萬雄兵。我要您寫一些文章,不罵離陽,不提複國。就寫我西楚當年,君臣如何相得,百姓如何安樂,禮樂如何昌盛。寫我們是如何尊重讀書人,如何以文治國。”
    他又轉向那位前禮部尚書:“大人,您去尋一些落魄的戲班,我給您幾個本子。排幾出戲,一出叫《大楚風骨》,講我西楚忠臣寧死不降的故事;一出叫《士子歸鄉》,講一個遊學天下的士子,最終發現故土才是淨土。記住,要寫得悲壯,寫得淒美,讓那些看戲的讀書人,哭著把手帕都擰出水來。”
    一番布置下來,十二位遺老茅塞頓開。他們終於明白,徐鋒要的不是激烈的反抗,而是一種文化的滲透,一種精神的“還鄉”。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此拉開序幕。
    公孫墨的《憶楚辭》橫空出世,文章辭藻華美,情感真摯,字裏行間皆是對那個已經逝去的理想國度的追憶,瞬間在江南士林中引爆。無數文人墨客爭相傳抄,更有甚者,讀罷撫卷長歎,淚濕衣襟。
    淮南道的戲班上演的《大楚風骨》,更是場場爆滿。當演到西楚老將城破之際,麵向故都方向,泣血三叩首,而後橫劍自刎時,台下已是哭聲一片。那些平日裏風花雪月的才子們,第一次感受到了何為家國,何為風骨。
    一時間,茶館酒肆,文人雅集,談論的不再是風月詩詞,而是“西楚精神”,是那個僅存在於故事與文章中的大楚。複國二字從未被提及,但天下士子向楚之心,已然萌芽。
    這股暗流,自然也引起了離陽朝廷的注意。
    太安城,禦史台。
    一位名叫張承的言官義憤填膺,連夜寫好奏折,痛斥此等歪風邪氣,直指其為動搖國本的陰謀,請求朝廷立刻查禁相關文章與戲劇。
    然而,就在他第二天準備上朝遞交奏折時,一樁離奇的案子從天而降。宮裏傳來消息,說這位張禦史昨夜潛入後宮,偷了太後娘娘最寵愛的一隻波斯貓。
    張承當場就懵了。他連太後寢宮的門朝哪邊開都不知道。
    可他手下的幾名同僚,卻“義正言辭”地站出來,提供了“確鑿”的證據。有人說親眼看到張禦史懷裏抱著一隻白貓鬼鬼祟祟,有人甚至從張禦史的書房裏,搜出了一撮與那波斯貓毛色一模一樣的貓毛。
    人證物證俱在,張承百口莫辯,直接被打入大理寺天牢。
    一場本該掀起腥風血雨的輿論鎮壓,就以這樣一種啼笑皆非的方式,消弭於無形。始作俑者,正是徐鋒早已滲透進離陽官僚體係的“影閣”。
    太湖秘島上,徐鋒聽著血浮屠傳來的情報,隻是淡淡一笑。
    他更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他取出那枚西楚傳國玉璽的仿品,此刻,這枚玉璽正散發著微弱的光暈。徐鋒閉上眼,【功法融合】神通運轉,一種前所未有的法門在他心中推演成型——【氣運引流】。
    下一刻,他仿佛“看”到了整個離陽王朝的版圖上,從無數座書院、學堂、府邸之中,升騰起一縷縷肉眼不可見的青色氣息。那是士子們的向往、是他們的不甘、是他們對“大楚精神”的共鳴與認可。
    這些氣息匯聚成溪流,跨越千山萬水,最終如百川歸海般,源源不斷地湧入徐鋒手中的玉璽之內。
    玉璽的光芒,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溫潤、厚重。
    隨著輿論的持續發酵,這股力量越來越強。天下各地開始出現自發組織的“大楚文社”,他們不談造反,隻研究西楚的文化,探討西楚的仁政。更有甚者,一些熱血的年輕士子,竟悄悄變賣家產,結伴南下,試圖去尋找那片傳說中的故土。
    讓徐鋒意外的是,一些身在官場的離陽官員,也受到了這股風潮的影響。他們本就對朝廷的腐朽不滿,如今見到“西楚精神”的複蘇,仿佛看到了另一種可能。很快,便有匿名的信件,通過秘密渠道,送到了“白衣卿相”的手中,表達了合作的意向。
    更讓徐鋒驚喜的是,他發現通過玉璽匯聚而來的這股磅礴的“人心之氣”,在滋養玉璽的同時,竟有一部分反哺回流,湧入他的體內,與他丹田深處那枚“天道殘片”產生了奇妙的共鳴。
    他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己對那枚碎片的掌控力,正在一絲一縷地增強。這股由天下士子之心匯聚而成的氣運,竟成了他撬動天道規則的又一根杠杆!
    “人心,才是這世上最強的力量啊。”徐鋒握著溫熱的玉璽,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