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明悟

字數:5002   加入書籤

A+A-


    海瑞離開萬壽宮後,便見在外守候的張國之迎了上來。
    “聊了許久,海大人真得聖恩啊……”張國之笑著說道。
    而海瑞隻是看了一眼張國之,無力的點了點頭,並未答話……而是在點頭之後,自顧的朝前走去。
    張國之還沒有看出什麽端倪,他快步追上:“海大人,等等我,我還要駕車送大人歸家呢。”
    海瑞歎了口氣:“不必了,本官走著回吧。”
    聽到這話,張國之也算是明白了一些,看來,在萬壽宮中跟陛下談的不怎麽好啊。
    “那怎麽行,我是得了陛下的旨意,若不送海大人歸家,便是抗旨啊……大人,不要難為我了。”
    聽著張國之的這番言語,海瑞還是拒絕……不過,張國之也不放棄,一直跟著海瑞離開了西苑。
    海瑞不上車,張國之便駕著馬車在後麵跟著……
    在海瑞離開西苑之後,朱翊鈞也乘坐車駕返回了皇宮。
    乾清宮中。
    朱翊鈞一人坐在龍椅之上。
    他歎了口氣。
    如此否定海瑞,實在不是他的本心啊。
    可,他接下來出宮的次數也多了,若是,不跟海瑞把話說明白,那以後的事情,定會多不勝數……
    留海瑞在京。
    也是朱翊鈞的臨時起意。
    或許,把海瑞趕出京師,去地方任職,對於海瑞來說,並不公平。
    都察院的都禦史正適合海瑞。
    而朱翊鈞改變想法,讓海瑞當督禦史,便是想著,日後賑災,便讓海瑞這個都禦史主持賑災,各部配合……
    也算是給大明朝的百姓找一個能夠真正體恤百姓的好官……當然,也能建立一套,麵對災荒之時,朝廷賑災的流程……
    賑災,本就是能讓各級官吏,上下其手的事情。
    一場災,咱們就都成官了,這句話放在大明朝,可能有點誇張,但,一場災,官員們都發財了,這可就一點都不誇張了。
    不僅能發財,還能將官府以往的虧空借著災禍一並抹去……
    讓海瑞專門負責這件事情,不僅能夠讓百姓得到真正的救助,還能改善各級官吏上下其手的狀況……
    而且,海瑞的品德,是值得肯定的。
    此時地王陽明還沒有進聖賢祠,還不能算作聖人,但他已經完成了聖人三部曲,立德,立言,立功……
    而海瑞若是在萬曆一朝,全權主持賑災,弄不好自己也能造出一個功德聖人來……
    這就是造神……
    對百姓有好處,對海瑞有好處,同樣也對朱翊鈞有好處……
    在大明建國的兩百餘年間,各地遭受了諸多的災禍,
    各地遭受了眾多災共發生水、旱、蟲、震、雪等12類自然災害三千五百九十二次……
    其中水災、旱災和地震占到自然災害的四分之三。
    從萬曆年間到崇禎年間,每年都會發生一種,或者連續幾種的大災……
    距離最近的便是,嘉靖大地震。
    嘉靖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時,秦嶺以北的渭河流域發生了一特大地震,陝西、山西和河南三省嚴重受災……
    而朝廷對於這種大的災難,就是束手無策。
    朱翊鈞當然清楚,不管科技發展如何,人類在麵對自然危害的時候,都是顯得渺小,但在遭受天災之後,朝廷就不應該在讓百姓,麵對人禍…………
    這邊,朱翊鈞在乾清宮中,都想著為海瑞找到了日後的就業方向……
    而那邊的海瑞,還在北京城中漫步呢。
    張國之駕著馬車,在後麵遠遠的跟著,並未上前打擾……
    海瑞走的並不快。
    他一直都在想著,今夜與朱翊鈞的談論。
    往常都是他說的對,皇帝說的少。
    可今天,皇帝說的多了,他說少了,便有不同的收獲……不,蛻變……
    皇帝陛下的一番話,算是對他努力構建成的傳統價值觀,來了一次衝擊……
    海瑞一生剛正不阿,在他的世界裏,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黑白分明,絕無半分含糊。
    他曾為了百姓,不惜與權貴抗爭,哪怕丟官罷職,也絕不退縮……
    他曾仗義執言,上治安疏,直麵世宗皇帝,將其罵的一無是處,哪怕身家生命不保,也絕不退縮……
    他以為,隻要秉持著心中的正義,就能讓百姓生活富足,朝廷一改頹勢。
    然而,今日朱翊鈞的一番話,卻讓他陷入了思考。
    錯就是錯。
    對就是對。
    清是清。
    濁是濁。
    可此時,錯中有對,對中有錯,清澈中有渾濁,渾濁中亦有清澈……
    他的核心價值觀,在這一刻,有了些許的動搖。
    夜晚的風,輕輕的吹拂在他的身上……
    他又想到了朝廷中的種種爭鬥,那些為了權力和利益不擇手段的人,他們真的隻是為了一己之私嗎?
    就比如張居正一樣。
    跟自己行事,完全不同。
    但張居正能做內閣首輔。
    而自己做不了。
    或許在張居正的心中,也有自己的無奈和考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他自己,在與他們的對抗中,是否也有做得不妥之處?
    海瑞的心中充滿了矛盾和困惑。
    他不知道該如何麵對自己一直以來所堅持的信念,也不知道該如何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他感覺自己就像一艘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的孤舟,找不到前進的道路。
    不知不覺間,海瑞走到了一條寂靜的小巷。
    夜色也更深了。
    在他麵前隻有寧靜的黑暗。
    他停下腳步,抬頭望著天空中的繁星。那些閃爍的星星,仿佛在向他訴說著什麽。他突然想起了一句話:“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世界有它自己的運行規律,不會因為人的善惡而改變。
    那麽,他一直以來所堅持的是非對錯,又是否真的能夠改變這個世界呢?
    海瑞陷入了更深的思考。
    他走出小巷口,也開始慢慢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道路,他不能要求別人都走他認為正確的路。
    他所能做的,就是堅守自己的內心,走自己認為對的路。
    當海瑞走到家門口時,他看到妻子挑著一盞燈籠,靜靜地站在門口等待著他。
    妻子的眼神中充滿了關切和期待,那一刻,海瑞的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一直緊繃,急躁的內心,也有了些許的安寧。
    海瑞緩緩走到妻子身邊,接過燈籠。
    兩個人並未說話,隻是一起走入了院子。
    而後,他將院門關住……
    在這一刻,他終於悟了。
    皇帝陛下,說的對。
    自己認為的也對。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隻不過,他一直的堅守,有些執拗了……
    世間的對錯或許與他沒有多大關係,但他隻要走自己認為對的路就行……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