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大動作?

字數:4681   加入書籤

A+A-


    此時,兵部尚書胡宗憲看著這跪倒一片的官員們,心中微微歎了口氣,他知道,陛下如此大費周章的讓馮保演了這場戲,接下來的新年,肯定是有大的籌劃。
    胡宗憲是當今陛下,最為信賴的臣子之一,也是最先得到帝王信任的臣子。
    胡宗憲,是先帝,以及當今陛下,在世宗皇帝陛下求情,而得以保全性命,在加上他,背負嚴黨的汙名,在朝堂之上,很少會有其他衙門的官員主動攀附於他,他也隻能依靠皇帝陛下,才能夠保全自己此時的權勢……
    而海瑞看著跪倒一片的官員們,絲毫沒有動作,心裏麵一直在盤算著,是不是昨日給陛下說了不能厚此薄彼,陛下今日,才有此等聖恩……
    而張居正看著形勢,漸漸有些不可控了,低聲與馮保說了幾句話,那馮保便再次開口:”諸位,快些起身吧,讓張閣老先把差事辦好。”
    聽著馮保的話後,諸多跪下的官員們,也開始收了收情緒。
    而後,張居正開始念起賞賜的名單來。
    三品之上的賞銀是十兩,兩擔貢米……
    五品之上的賞銀是五兩,一擔貢米……
    而品級不夠,未曾參加賜宴的在京官員,賞銀三兩……
    雖然賞賜不多,但官員們各個都是感恩涕零。
    這次,宮裏麵可是花費了三萬兩白銀,賞賜貢米加在一起不足一萬兩,今日的賜宴,卻是花了足足兩萬兩。
    明朝的官員俸祿很低,五品京官,月俸也隻有十六擔的粟米,折銀四兩,一年也就是四十八兩。
    當然,此時滿朝文武,到了此時,也隻有寥寥數人才會真的拿著俸祿過活。
    大明朝官員的收入還會有一些其他的補貼,如柴薪銀、馬丁銀等。
    而且地方官的實際收入大多來自地方稅收的截流俗稱“火耗”),京官的很多收入則來自地方官的饋贈,也就是稅收的截流你們不能自己收著。
    而到了高拱,張居正這個級別的,也不需要貪汙,就會有很多商人進獻白銀,完全可以滿足一大家子的開銷……
    早早的將白銀發完,這場賜宴,才算是結束。
    而朱翊鈞特別囑咐了膳房,準備了十六個精美的竹製食盒。
    每個食盒總共兩層。
    第一層放糕點,宮廷做法,第二層放的是一條蒸好的黃河鯉魚,宮廷吃法……
    這十六個食盒被馮保贈與了張居正,海瑞,高拱,郭樸,胡宗憲等一行人……
    賜宴開始的早一些,等到官員們出宮的時候,夜幕才算是剛剛降臨……
    今日的北京城可是沒有宵禁的。
    但靠近皇宮,西苑附近還是有著嚴格的秩序。
    出了皇宮的高拱邀請郭樸,去府上坐坐,郭樸倒是沒有拒絕,兩人乘坐同一輛車,前往高府。
    在馬車中,高拱,郭樸兩人神色各異,卻都難掩心中思緒。
    “哎……”
    "你為何也歎氣呢……”
    高拱撫摸著身旁一袋貢米,緩聲道:“陛下啊,這般聰慧,定能成為一代明君……”
    “陛下成為明君,你應該高興啊,又為何歎氣。”郭樸頗為不解。
    高拱一臉沉思,想到了已經去世一年半的先帝……
    什麽事情都怕對比啊。
    若當今陛下,開創一個盛世,豈不顯得自己的學生,碌碌無為……
    不過,高拱心中憂慮之事,斷然不會跟郭樸去講。
    馬車在京城的街道上徐徐前行。
    此時,遠處的炮竹聲此起彼伏,絢爛的煙火不時在夜空中綻放,照亮了半邊天。
    馬車遠離皇宮之後,也熱鬧了起來。
    高拱微微掀開馬車窗簾,望著窗外熱鬧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千。
    街道上,行人如織,個個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孩童們在人群中穿梭嬉戲,手中拿著小小的煙花,點亮了這即將迎來新年的夜晚。
    街邊的店鋪張燈結彩,紅色的燈籠在風中搖曳,透出濃濃的節日氛圍。
    “咱們的閣老啊,馬上就有大動作了,你啊,也馬上就要見到自己曾經的一位故人。”
    聽著郭樸的話後,高拱的目光也從窗外轉移到了郭樸的身上:“故人?大動作?哎,不想管,隻要咱們的閣老,不給寧波那邊找麻煩,他幹什麽事情,我也不會拖他的後腿。”
    郭樸笑了笑:“張學顏要回京了……”
    高拱前腳剛說,不願拖張居正的後腿,可聽到張學顏要回京的事情後,立馬變了臉色,換了態度。
    “怎麽,他要動遼東?子愚在遼東巡撫的任上,建樹頗多啊,張居正想幹什麽,排斥異己嗎,我絕不依他……”
    “若他是提拔呢?”
    高拱聞言,微微一愣,而後神色稍緩:“那張居正是要搞什麽大動作。”
    “你想做,卻一直沒有做成的事情。”郭樸並未明說。
    但高拱聽著,已是心中清楚……
    此時的乾清宮中。
    朱翊鈞坐在龍椅上,馮保站在禦台之下,詳細的說著,皇帝陛下離開華蓋殿後,發生的事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翊鈞仔細地聽著。
    等到馮保講述完之後。
    “張四維,到底是個什麽樣子的人。”朱翊鈞開口問道。
    “陛下,張四維是山西平陽府蒲州縣人士,嘉靖三十二年進士,同年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累官翰林院學士,掌院事,掌詹事府事,此時,已是戶部的侍郎,嘉靖年間,他與鄢懋勤私下交好,此時,算是張居正的親信……”
    “若陛下問他什麽樣子的人,奴婢也說不清楚……”
    朱翊鈞點了點頭。
    在真正的曆史上,張四維取代張居正做這個內閣首輔,實際上沒有多少年,但卻扶持起了晉商,是個走在哪裏都不忘鄉親的遊子……
    “今日辛苦了,大伴。”
    “為陛下辦差,不敢言其辛苦。”馮保忙道。
    站在朱翊鈞身後的張鯨,看著馮保以及陛下,主仆情深的模樣,心裏麵總是有些不甘,到底怎麽回事,陛下與馮保的關係,就這樣緩和了……
    京城的喧囂在正旦日依舊未減,昨夜的煙火與炮竹聲仿佛還在耳畔回響。
    這一日,百官們迎來了難得的假期。
    但假期到了,官員們也不能真的呆在家中睡懶覺,這可是一個走通關係的絕佳機會。
    以往見不到的人,拜訪不了的上司,這次就可以趁著節慶,拉近關係。
    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官員們互相拜訪,送禮寒暄。
    甚至有的官員帶著珍貴的字畫、古董,前往上司的府邸,表達自己的敬意。
    有的則帶著家鄉的“特產”,與同僚們分享,增進彼此的感情。
    然而,在這看似和諧的氛圍中,也隱藏著權力的爭鬥和利益的糾葛……
    張居正的府邸外,不時有官員前來拜訪。
    他們帶著精心準備的禮物,希望能得到張居正的賞識。
    張居正對於前來拜訪的官員也是一一接待……
    當然,張居正接見這些,很多他都不認識的官員,也是為了他下一步的謀劃……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