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人心
字數:6833 加入書籤
海瑞在禦前將十二個舉薦人的名字提了出來,而陳矩也掏出了小冊子,將這些人的名字全部記下來。
等到陳矩記下來後
“差人前去,讓他們立即到都察院報道,大過年的,去人家家裏麵,別空手去,帶金銀之物的,多少有些太俗氣了,朕前些時日,寫的不太好的那些字,你收攏一下,讓他們帶去……”
陳矩聞言恭敬地應了聲是,而後,收起冊子,下去安排了。
朱翊鈞時不時地就會揮灑筆墨,留下了很多他不滿意地墨寶。
可能是因為寫字,要淡泊明誌,要心如止水,越長大,這個字寫的便越發不好,通常寫了十幾副才有一副滿意一些。
就那樣一幅較為滿意的,還不如自己十歲的時候,寫的好呢。
朱翊鈞從未懷疑過自己在書畫這方麵的資質,而是將寫不好的原因,歸納到國事太忙,心不定。
不過,即便是這些寫的不太好的字,也是陛下親筆寫的,在這個時候,那也是千金難得,無價之寶。
陳矩離開乾清宮後,海瑞也待不住了,就想著告退,不過,來的時候好好的,想走,可就難了……最起碼,也要帶點東西走。
“愛卿,稍等片刻,朕 已經安排人,下去準備一些熱粥,糕點,待會差人跟你一起去都察院,等會跟那十二個愛卿,邊吃邊說……”
“陛下,這些人可都是要盡早離開京師的,怎麽,還要吃喝呢,待會臣見了他們,要抓緊安排,布置完就讓這些人走……”海瑞的語氣已經有些急迫了。
朱翊鈞笑了笑,不慌不忙的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算是天子,也不能差餓兵啊,大過年的把人家拉出來出去辦差,最起碼也要讓人家的心是暖的吧,讓臣子們都知道,朕是牽掛著他們的……”
海瑞聽完朱翊鈞的話後,歎了口氣,仔細一想,陛下說的還多少有些道理……
大過年放假正跟家人團聚呢,又被單位叫回去加班,不僅要加班,還要出差……是個正常的人,心裏麵多少都會有些抵觸……
不是每個人,都是海瑞,樂於奉獻,不求回報的。
朱翊鈞不僅送了自己的墨寶,還讓禦廚熬粥做菜,當然,這個粥裏麵可沒有石子……全是軟的……一來讓這十二個人,沒有那麽多的抱怨,二來呢,也算是給這些人一個承諾,皇帝陛下對於你們出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差事辦得好了,仕途平坦。
這又成了,你過年去加班,從來沒有見過的董事長也在單位,還看到了你,問了你的名字,來年給你升職加薪,這個班加的就有質量了。
要不是,他此時不能出宮,他就親自前往都察院了。
權謀之道的基礎,就是了解人心。
作為帝王,對臣子們不要渴望太多,忠君愛國,這是官員們朝著皇帝陛下喊出來的口號,是在大明朝做官的入門劵……
但,這些都不是真的。
付出,索取,才是這個世界永恒不變的真理。
你這個國家強大,能讓人光耀門第,他們才會對君主忠誠,對社稷忠誠………
就這樣,海瑞又在乾清宮中等了許久,等到熬的粥,糕點,小菜都準備好了,這才被允許離開皇宮。
海瑞來的時候,是匆匆忙忙,走的時候也是匆匆忙忙。
而天子,卻是一副超脫他這個年齡的沉穩。
在海瑞離開乾清宮後,便拿起了書,重新看了起來。
他看的極為認真,專注。
這本書外麵有一層書皮,書皮上寫的是論語,可裏麵的內容卻是西遊記……
在怎麽說,朝廷已經把西遊記列為禁書了,他這個皇帝多少也要注意一些,所以,四書五經的書皮就被包在了西遊記的書本上……這個書皮還是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親自熬夜包的……
這套書太火了,即便朝廷列為了禁書,但絲毫不影響它的霸榜,朱翊鈞都敢肯定,朝中的大臣,家中都有。
禁了這本書,是朝廷對世宗皇帝身後名的維護,但官員,學子都在偷偷摸摸的看這本書,是大眾對這本書的“肯定”。
維護與肯定,在此時放在一起,並不衝突……
作為古人,朱翊鈞也終於體會了一把,不用注解就能看懂小說的快感了。
這邊朱翊鈞正在看小說,而那邊海瑞也到了都察院。
他一進都察院的大堂,便有四個禦史前來迎接,還有八個人沒有到呢。
海瑞看著眼前隻來了四人的場麵,眉頭不禁皺了起來,他在宮裏麵已經待了小半個時辰了,怎麽人還沒有到齊……
當然,頗為急迫的海瑞在這個時候,沒有考慮到人家離都察院遠不遠,傳旨的人,能不能盡快到了人家家……
海瑞的身後還跟著八名太監,一進入大堂,這些太監便有條不紊地將粥、糕點、小菜一一擺在那十二個座位旁的小桌子上。
那景德鎮燒製的上好瓷碗裝著白粥,玉盤裝著糕點、小玉碗裝著六必居的鹹菜,每個瓷碗上麵擺放著一雙銀筷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率先到的王道成看到這陣仗,非常吃驚,他也一眼就知道這是宮裏麵的餐具……還是宮廷的內官拜訪。
不多時,陸陸續續剩下的眾人也都趕到了。
每個人邁進大堂,看到桌上擺放著冒著熱氣的粥,皆是一愣,看到盛放的用具,眼中更是滿是詫異之色,而後,眾人又看到了在海瑞身後不遠處站著的內官。
後到的眾人先是朝著海瑞行了一禮,而後,在海瑞的催促下,眾人紛紛落座。
待眾人坐定,海瑞神色凝重地開口道:“諸位,今日這場雪,從你們看來,那是祥瑞之雪啊,可對於咱們大明朝普通的黎民百姓而言,這一片片落下的雪花,就如同一柄柄砸下的刀子呐。”
海瑞頓了頓,目光從眾人臉上一一掃過,繼續說道:“這大雪下了一整天,許多百姓住的屋子本就簡陋,年久失修,被這厚厚的積雪一壓,怕是不少都要坍塌了呀,如此一來,他們便隻能在這冰天雪地裏居無定所,飽受風寒之苦。百姓家中那點薄被、舊衣,又怎能抵禦這般嚴寒呢。”
“咱們身為禦史,身負監察之責,本官朝陛下舉薦你們,讓你們去往十二個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地方,就是要你們去查訪這場大雪對老百姓的影響。去看看各府,各縣的官府,有沒有把這受災百姓的事兒放在心上,受災的情況如何,賑災的情況到底如何。”
“到了地方,先去瞧瞧百姓的住所,再去看看官府有沒有及時的舉措,若發現地方官府不作為,對百姓的死活不管不顧,你們定要如實記錄,嚴厲督促,必要時可上奏疏參奏,絕不能讓那些屍位素餐之輩壞了朝廷的名聲,寒了百姓的心呐。”
“此番出行,你們代表的可是陛下的旨意,關乎的是萬千百姓的身家性命,萬不可敷衍了事,定要把各處的真實情況帶回來,讓陛下知曉,也好做出更妥當的安排,救百姓於這雪災之困啊。”
眾人皆一臉嚴肅,紛紛點頭稱是。
王道成更是抱拳大聲說道:“海大人放心,我等定當謹記大人教誨,不遺餘力地去查訪各地情況,定要讓那些該做事的官府把事兒做好,讓受災的百姓能早日熬過這艱難時日。”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祥瑞之雪,已經有兩個代名詞了,在北京城是祥瑞,出了北京城就成了雪災,官員,也慢慢的接受了這兩個截然相反的的詞語。
而這個,就是海瑞帶來最大的一個進步。
大明朝的天下,不僅僅是天子的天下,是官員,是勳貴的天下,也是黎民百姓的天下……
其他禦史也齊聲附和,那大堂裏的氣氛因著這份責任顯得越發凝重起來,仿佛眾人此刻已然看到了各地受災百姓那期盼救助的眼神,也感受到了肩頭這沉甸甸的擔子。
跟著什麽樣子的領導,幹什麽樣子的事,海瑞對都察院的影響是巨大的……
這一點,在數年前,朱翊鈞就看的明明白白,並且,一直在抬高海瑞的地位,日後,自己肯定要安排海瑞進聖賢廟,就排在孔子之後,至高無上的君權配合海瑞一塵不染的道德,新一代,影響後世千百年的又一位聖人,呼之欲出…………
海瑞麵色一肅,清了清嗓子說道:“諸位,今日陛下特命我等在此相聚是有重托,這些吃食皆是陛下的心意。陛下知曉過年把大家召集來辦差,體諒我等,故而讓禦廚精心準備了這些,想必,諸位也都收到了陛下禦賜的墨寶了吧。”
眾人聽完海瑞的話後,原本因過年被突然召回的那點抵觸情緒早已消散得無影無蹤了,隻剩下了感激之情……
他們本就是禦史,海瑞出去那麽多年了,現在自己年輕力壯,出去一趟,陛下就這麽掛念,在感激之餘,竟是還有些慚愧……
“你們責任重大,陛下極為重視,盼著你們能如實查訪各地情形,關乎民生、吏治之處,皆要細細記錄,不可有絲毫懈怠。送給你們的陛下親筆墨寶也好,這吃食也罷,既是陛下的關懷,亦是對你們的期許,若差事辦得漂亮,往後仕途自然順遂。”
“陛下不會忘了你們,本官也不會忘……”
眾人齊聲應道:“大人放心,我等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隆恩。”
海瑞看著眾人那嚴肅又堅定的神情,微微點頭,接著說道:“諸位,臨行之前,大家把皇帝陛下賜的這些吃食都吃一吃吧,這可都是陛下的一片心意呐。”
眾人聽了,便紛紛端起那景德鎮燒製的瓷碗,輕輕舀起一勺白粥送入口中,再夾起幾筷子六必居的鹹菜,慢慢咀嚼起來。
那白粥軟糯香甜,順著喉嚨滑下,仿佛帶著一股別樣的暖意,直入心底。
有禦史不禁低聲感歎道:“這白粥,竟似是我喝過最好喝的粥了,陛下如此關懷,讓我等心裏暖和得很呐。”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一時間,大堂裏隻餘碗筷碰撞的輕響和眾人細細咀嚼的聲音。
一碗普通的白粥,放在了價值不菲的瓷碗中,一碟誰都能買到的六必居醬菜,放在玉盤之中,再配著銀製筷子,立馬都成了這個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眾人吃完,剛剛放下碗筷,陳矩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了進來。
而海瑞等人看到陳矩到來,相繼起身行禮,陳矩微微抬手,示意眾人免禮,別躬身了,你們該跪了。
“陛下口諭。”
陳矩聲音剛剛落下,海瑞等人便相繼跪下身去。
“黎民百姓者,乃大明朝之根本也,國之興衰,係於百姓之安樂與否。今大雪紛飛,民生或受其擾,朕心憂之。特遣爾等代天子巡視四方,察各地災情,督官府作為,以護百姓周全。爾等此行,肩負重任,所到之處,當秉持公正,不可有絲毫懈怠。百姓之苦,即朕之苦,百姓之難,即朕之難。朕深知此行不易,然為根本計,望爾等能不辱使命,若差事辦得妥當,朕必銘記於心,待歸來之時,自有嘉獎,定不負爾等辛勞。欽此!”
陳矩宣讀完畢,眾人皆高呼:“臣等定謹遵陛下旨意,不負聖恩,萬死不辭!”
剛剛喝完宮裏麵的粥,此時高呼的聲音也響亮了許多。那聲音在都察院的大堂裏回蕩,透著一股決然與赤誠。
待眾人起身,陳矩微笑著看向他們,說道:“諸位大人,陛下對此次出行極為重視,盼著你們都能平安順遂,早日帶回好消息呀。”
海瑞也上前一步,抱拳對陳矩道:“陳公公,有勞您跑這一趟了,陛下的心意,我等都已明了,必竭盡全力。”
陳矩還禮:“大明朝有了海都禦史,真是我大明社稷之幸……”
……………………
2025年……
書友們一切順遂,平安喜樂……
新的開始,新的啟程,大家加油……多謝陪伴……這一章可能有深意,但,老李還想說,擁有的是最好的,外麵的月亮不一定比咱們的圓……理解,體諒,為我們的父輩創造出的巨大進步歡呼,慶幸……
謹慎留言…………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