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再聚京師

字數:7035   加入書籤

A+A-


    早朝結束後,官員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官衙,處理政務官文,可戚繼光,李成梁兩人現在還沒有自己的職務呢。
    隻能回到驛站之中。
    到了晚上的時候,李如鬆來到了李成梁居住的官驛,前來探望自己的國公父親。
    國公父親。
    好小眾的詞。
    比那個區長父親還要小眾,大明朝要是有作文比賽,這個題目能拿全國冠軍……我的防長老爹……)
    實際上,這次他老爹能成國公,李如鬆很意外啊。
    就這點軍功,能混上國公。
    自己來,自己也行啊。
    兩父子見麵,閉門會談。
    十幾個信得過的親兵,將房屋看守的死死的,保準他們父子二人說的,絕對不可能泄露出去。
    房間內,燭火搖曳,映著李如鬆和李成梁的麵龐。
    桌上的酒壺已空了一半,酒香在屋內彌漫……
    “父親,你這一下子成了國公,兒子幾個月前聽聞你封寧遠侯時,可是真的高興,想著日後繼承爵位,靠著自己的功勳,成了國公,可如今……哎,日後兒子年齡大了,打不動了,隻能回家繼承國公爵位了,實不是兒子心中所願啊……”李如鬆眉頭微皺,話語裏裝作滿是憂慮。
    李成梁悶悶地哼了一聲,瞥了李如鬆一眼。
    “今日朝堂上,你是眼瞎嗎,這些文官是怎麽看待你父親的,你不好好在薊門建立功勳,別說國公爵位了,你老爹我都活不到壽終正寢……”
    “父親放心,兒子心中有數,不過,父親你這麽大的戰功,還呆在遼東的話,隻會更危險,到京城來,算是一個不錯的歸宿,更何況,戚將軍也來了啊……你不孤單……”李如鬆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遼東的苦寒之地,我還真不眷念,我是舍不得我在遼東積攢的那些家資。如今回不去遼東,可怎麽辦……哎,對了……”
    “你能回去,你去找沈陽的遊擊將軍趙猛,還有廣寧的參將孫虎,開元衛的指揮使錢勇,你告訴他們,把我那些要緊的東西,偷偷摸摸地運過來,運回北京城。”
    李如鬆放下酒杯,苦笑著擺擺手,“爹,你花得完嗎?你剛受封國公,這麽多大車的財物從遼東往北京城拉,這不是太招搖了嗎?您得低調些。”
    李成梁的臉一下子漲得通紅:“那我那麽多銀子咋辦?還有上百個美嬌娘,又該如何安置?”
    聽到上百個美嬌娘,李如鬆眼睛都亮了。
    “父親,您信得過我,就把那些美嬌娘送到薊門來,我去聯絡那幾個人安排,至於那些家產,咱們還是別要了,反正來路也不太正。今天朝會上彈劾您的十條大罪,我看有八條都和這些家產脫不了幹係。”
    李成梁一聽,不樂意了:“家資哪能說不要就不要,我也不全是貪朝廷的,那些都是我壓服商人,從女真人,蒙古人手裏搶來的……你爹也做生意啊……這裏麵大部分都是我自己賺得……”
    說到這裏,李成梁才反應過來,那上百個美嬌娘要送到薊門去,瞬間,變得嚴肅起來。
    “李如鬆……站起來……”
    聽到這話,李如鬆條件反射得起身,他看向父親,隻見李成梁正怒視著自己。
    李成梁是真生氣了。
    雖然他貪財好色。
    他能允許他兒子貪財,但不能允許他兒子好色……
    他兒子武藝好啊,有自信衝鋒,跟任何人單挑,他兒子也喜歡這些。
    可若是,在衝鋒,單挑的前一夜,會了他留下來的美嬌娘。
    那不完犢子了。
    “我曾經不止一次得對你說過,色字頭上一把刀,石榴裙下命難逃……“
    “你是帶兵打仗的,你是要騎馬與別人拚命的,你想幹什麽,那上百個美嬌娘,你想都不要想……”
    “跟著我那麽多年的親兵,我寫一個名單,你去安排,許給他們為小妾……”
    “算是我這個老大哥,為他們做的最後一件事情了……”
    李如鬆當即點頭:“是,父親,孩兒一定把這件事情辦的周到。”
    “還有,你的弟弟們,調到薊門去吧……你去找麻錦來辦這件事,他們不如你,你要好好護持他們。”
    “爹,雖然您離開了遼東,但遼東十萬帶甲之士,也都念著您對他們的好,老弟他們留在遼東,也不會受委屈的。”
    “你啊,我不是怕他們受委屈,也不是怕他們有危險,我是讓陛下看的,你一個莽夫都知道李家在遼東有著極高的威望,陛下難道不知道嗎,你在薊門為總兵,你的兩個弟弟都在遼東,陛下不會放心的……”
    聽著李成梁的話,李如鬆點了點頭……
    北京城城西,一座不大的宅院裏,暮色悄然降臨。
    譚中之趴在床上,臀部裸露,傷口處血肉模糊,觸目驚心。
    妻子林氏坐在床邊,眉眼間盡是溫婉,此刻卻被愁緒填滿。
    她手持藥碗,小心翼翼地為丈夫上藥,每一下動作都輕柔無比,像是生怕弄疼了他。
    兩個兒子,大的不過七歲,小的也才三歲,此時都坐在門框上,眼神中滿是擔憂,看著母親為父親上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氏的手微微顫抖著,淚水在眼眶裏打轉,終是忍不住落了下來:“夫君,你為何如此執拗……”
    “滿朝文武都緘口不言,你又何必出頭去彈劾國公爺……如今可好,不僅要被流放到寧夏,還要受這皮肉之苦,你這身子骨,如何經得起這般折騰……”
    “若是你有個三長兩短,我和孩子,還有家中老母,可該如何是好?”
    “滿朝文武皆不言,我若不言,誰還能言之……”
    這朝堂之上,若人人都為了明哲保身而沉默,我大明社稷又將置於何地?”
    林氏抽泣著說:“那海都禦史呢?他為何也不言語?他官當得那麽大,難道就不能站出來說句公道話嗎?”
    譚中之輕輕歎了口氣,齜牙咧嘴地緩了緩才道:“海都禦史,自有他的難處,當官當大了,總會身不由己的……”
    譚中之,雲南人士,萬曆五年進士。
    在大明,雲南高中進士的學子,含金量可不是一般的高。
    在另外一個時空中,在大明朝兩百多年的曆史中,整個雲南籍進士約一百五十人,平均每科三年一科)不足兩人。
    洪武至永樂年間,雲南進士人數極少,甚至長期空缺。
    嘉靖之後略有增長,但仍遠低於其他省份。
    南直隸四千進士。
    浙江三千進士。
    江西兩千五百人,以吉安府、撫州府為多,曾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之說……
    ………………
    即便是北方,山東也兩千,河南種地的都有一千……
    就在夫妻二人交談之際,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驟然響起。
    大兒子嚇得一哆嗦,隨即從門框上跳下來,慌慌張張地跑去開門。
    打開院門,隻見門口站著一群壯漢,為首的身著錦衣衛的飛魚服,繡春刀在腰間泛著寒光……
    “你找誰?”孩子怯生生地問道。
    “我找你爹。”那為首的聲音低沉。
    孩子趕忙跑回屋內,喊道:“爹,爹,有人找你!”
    不多時,譚中之在妻子林氏的攙扶下,忍著傷痛走了出來。
    門口站著十來個錦衣衛,領頭的正是錦衣衛指揮同知沈霄。
    沈霄看著譚中之,臉上似笑非笑:“譚大人,有旨意……”
    聽到沈霄的話後,譚中之帶著自己的妻子跪下身去。
    而沈霄開口道:“對非對,錯非錯,陰非陰,陽非陽,世間萬象,豈有絕對……”
    “汝之所見,汝之所斷,在汝以為錯者,於朕觀之,未必是錯……”
    “反之,朕眼中之對,於你心中,亦或是錯……”
    “視角有別,格局各異使然……”
    “今你朝堂之言,朕非但不罪,反官升三級……蓋因你盡忠職守,敢言他人所不敢言,所作所為,乃諸多朝臣未能為之事……”
    “汝之行事,頗有朕師海瑞之風,朕甚慰之……”
    “待至寧夏都司,汝可尋麻貴……與之會合,共同為朝廷效力……”
    “朕盼與卿再聚京師……”
    雖然被皇帝打了,但此時的譚中之聽著沈霄的口述,沒有怨恨,隻有感動,他是六品小官,在京師這塊地方,自己受廷仗,回到家死了,都不會掀起一點風浪的,可皇帝陛下還記著自己,差人過來給自己輪道……
    這……
    這是譚中之不敢想象的事情。
    對不是對,錯不是錯,年輕的譚中之體會不到其中深意,可總覺得有些道理……
    ………………
    萬曆八年六月八日,英國公,成國公兩位國公前往永陵代皇帝陛下祭告世宗皇帝,俺答已滅。
    也就是在兩日後,到了六月十日。
    李成梁,戚繼光兩人在驛站收到了皇帝的旨意。
    戚繼光受旨得封左軍都督府左都督,李成梁受旨得封中軍都督府左都督。
    而原本這兩個職務,是英國公,成國公二人的,他們也調整到了右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左都督的職務上。
    雖然品級不變,但實際權力已經有了天差地別。
    當然,李成梁的中軍都督府左都督與戚繼光的也是有著很大的差別。
    五軍都督府是大明朝軍事體係的中樞架構,由前、後、左、右、中五軍都督府構成 ,權力貫穿軍事各個方麵。
    五軍都督府源於太祖高皇帝在元末戰爭時期設立的大都督府。
    戰爭慢慢結束,大明朝的統治區域越發擴大,最後一統天下,洪武十三年,太祖高皇帝為分散軍權、強化皇權,將大都督府一分為五,正式設立五軍都督府,與兵部相互製約,共同掌管大明朝的軍事事務。
    原則上來說,五軍都督府負責軍隊管理與軍事調度,掌控全國衛所軍隊,負責武官選授、襲替、優養、誥敕等事務,在軍事調度上,雖不能直接調兵,但接到皇帝命令後,可直接指揮軍事行動,協調軍隊部署……
    但這個原則是在太祖洪武年間,才是原則,從正統朝開始,五軍都督府的地位便尷尬起來了。
    兵部分走了大部分的權力。
    各都督府設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等官職。
    到了此時,朱翊鈞登基已有八年,五軍都督府現在還是原則上,理論上仍負責統轄全國衛所軍隊,掌管軍籍、武官選授等事務。
    但實際上,其軍事調度等權力受到兵部的極大限製,更多是承擔一些軍隊行政管理……本來這應該是兵部的活。
    兩個正好調換了。
    戚繼光此時擔任的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分領在京留守左衛、鎮南衛等,並領在外浙江都司、遼東都司、山東都司所領衛所及南京左軍都督府所領衛所……
    而李成梁擔任的中軍都督府左都督,並領在外直隸揚州衛、和州衛、高郵衛以及中都留守司、河南都司所領衛所,包括歸德衛、武平衛、鎮江衛及廬州衛、六安衛,杭州衛等……
    而朱翊鈞讓戚繼光,李成梁以新封國公之尊,執掌左軍都督府,中軍都督府,其用意就是在兵部手中奪回一部分的權力……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