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絲綢之路

字數:4168   加入書籤

A+A-


    以往這個時候,這裏總是喧鬧不已,各種討論聲、爭執聲不絕於耳,可今日卻安靜得有些詭異。
    “事出反常必有妖。”海瑞低聲嘟囔一句,便抬腿走進大堂。
    他清了清嗓子,咳嗽了一聲。
    原本埋首公文的官員們聽到動靜,紛紛恭敬起身,整齊行禮:“見過都禦史大人!”
    海瑞微微點頭,目光銳利地環視一圈,看到眾人神色各異,卻都刻意回避他的眼神,心中愈發覺得蹊蹺。
    就在他準備轉身離開時,陳矩領著三四個太監從外麵走來。
    “海都禦史,陛下召您申時三刻入宮進諫。”陳矩走上前,微微欠身,神色恭敬地說道。
    海瑞聞言,點了點頭,急切地說:“公公,我想此時便朝見陛下,有要事相奏。”
    陳矩麵露難色,連忙回道:“海大人,實在對不住,陛下現在有要事纏身,特意指定在了申時三刻。還望海大人莫要為難下麵當差的。”
    海瑞無奈,也不好再強求,隻得作罷。
    到了中午的時候,海瑞回家用飯,一進家門,便看到孫承宗正抱著孩子在庭院中逗弄。
    那孩子正是孫承宗與海瑞女兒所生的孩子。
    也就是海瑞的外孫。
    粉雕玉琢的模樣,眉眼間透著機靈勁兒。
    孫承宗請求海瑞給孩子取個名字。
    海瑞取名孫經,希望他日後做人做事都能秉持經世致用、經邦緯國……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海瑞的臉色卻始終有些凝重。
    孫承宗瞧出嶽父有心事,便開口問道:“嶽父大人,看您神色不佳,可是朝中出了何事?”
    娶了海瑞的姑娘,這孫承宗也算是開拓了眼界,長了見識,他對於時事很關心,而海瑞呢,瞧著孫承宗有的時候,也能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還是看著孫承宗是個可塑之才,有些事情啊,也都會對孫承宗講述一番。
    當然,說的都不是機密的事情。
    海瑞放下碗筷,將麻貴收複哈密以及自己心中的憂慮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孫承宗聽完,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嶽父大人,您若就這般直白地與陛下聊這些,陛下指不定會生氣……”
    “陛下乃少年天子,立下功績,彰顯聖威是必須的,您所言雖都是實情,可在陛下聽來,或許會覺得您是在潑冷水,質疑他的決策……”
    海瑞眉頭緊皺,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可我身為左都禦史,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怎能為了怕陛下生氣,就隱瞞實情,置國家安危於不顧……”
    “收複了哈密,固然是好事,但這隻是第一步,我唯恐陛下有經略西域的想法,如果後續若真要經略西域,那更是勞民傷財。如今百姓生活本就艱難,再這麽折騰下去,如何得了?”
    “嶽父大人,小婿知曉您一心為公,可進諫也需講究方式方法。您不妨先順著陛下的意思,肯定此次收複哈密的功績,再委婉地提出您的擔憂和建議,這樣陛下或許更容易接受……”
    “更何況,這件事情本就是大喜事……”說完之後,孫承宗略有停頓,偷偷的注意了一番自家嶽父的表情。
    見海瑞臉上並無不快,當下也鬆了一口氣,他也怕自己的老丈人,有的時候,好好聊著天,孫承宗說的興起,一句話說的有些離經叛道了,海瑞當即都是變臉,訓斥……
    但即便被訓斥,孫承宗還是喜歡跟自家老丈人聊天。
    海瑞沉默不語,他明白孫承宗是為他著想,可多年來剛正不阿的性格讓他很難改變自己的行事風格。
    他思索良久,緩緩說道:“容我再想想,不管怎樣,我都要讓陛下清楚此事的利害關係……”
    “對了,我也想聽一下你的想法,你是如何想的啊。”
    “嶽父大人問的是,收複哈密啊,還是後續經略西域……”孫承宗趕忙問道。
    “收複哈密,重設六衛,與經略西域,這本就是一件事情,你都講講吧,看著時辰,我半個時辰後,入宮也來得及……”
    雖然,孫承宗今年的科舉名落孫山。
    但不代表不是進士,就不能吹牛,沒有自己的看法了。
    有些時候,孫承宗的看法,還是頗有獨到之處的。
    他老丈人海瑞也就是一個舉人出身。
    聽著二人要談事,海妻帶著女兒,外孫,還有自己的孩子,都離開了飯桌。
    等到幾人離開後,
    孫承宗身子微微前傾,神色認真,拱手說道:“嶽父大人,依小婿之見,此事需從兩方麵來看……”說到這裏,孫承宗略有停頓:“嶽父大人,小婿說話直,您可千萬別生氣……”
    “無事,我也說話直……”
    孫承宗聽著海瑞的話後,幹笑兩聲,繼續講述到自己的想法。
    “嶽父大人,先說這收複哈密耗費銀錢一事。世人常言,‘財貨者,流通之物也’。朝廷府庫之銀,若隻是囤積,不過是死物一堆,毫無生機……”
    “當朝廷將這些銀錢花出去,用於采購糧食、軍備等物資,便能帶動四方,譬如采購糧食,可使糧價穩定,不至於過度下跌,損害農戶生計,購買生鐵,招納工匠,也能讓匠人們有所收入,如此一來,百業方能興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談經略西域。此事雖看似投入巨大,但若能成功,那可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舉啊……”
    “西北之地,關乎我大明半壁安危,蒙古部落在那裏越發的猖獗,為什麽,因為大明朝的重心是不在西北,在遼東……”
    “昔日漢唐之時,長安、洛陽何等繁華昌盛,究其根本,就是因經略西域,引得胡人商隊往來不絕……”
    “陸上絲綢之路暢通無阻,商貨雲集,也帶來了人,帶來了銀子……”
    “如今若能重啟經略西域之舉,西北大地必定重煥生機。西安府、山西、陝西等地,皆會受益,百姓生活也將隨之富足,人口亦會逐漸稠密起來。”
    “屆時,一條全新的絲綢之路可就此開辟。從西域而來的商品,經寧夏鎮、甘肅鎮,抵達西安府、洛陽府,再由南方商賈中轉,一路運往應天、浙江寧波等地……現在海路也開了,這條絲綢之路,該能為大明朝賺多少銀子啊……”
    “此路若成,其長度、繁華程度定能超越漢唐……”
    “如此豐功偉績,陛下若能成就,實乃萬民之福,社稷之幸啊……”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嶽父大人,小婿說的對嗎?”
    說完後,孫承宗再次看向海瑞,當下心猛地一沉,好家夥,嶽父大人臉黑了。
    孫承宗說的是痛快了,可海瑞是越聽越生氣。
    商賈。
    大明朝難道靠的是商賈嗎。
    是百姓,是背朝黃土麵朝天的百姓……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