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中和之道
字數:3938 加入書籤
實際上,朱翊鈞讓申時行接任首輔的位置,信息給申時行傳遞的很明顯,就差說,張居正退下,你就要接任內閣首輔了。
但……
藩王問題,說白了,是皇帝的家事。
他有心去做,總是能做成。
而朝臣與天子的關係,那就是國事了。
時代的腳步,會裹挾身處其中所有人的步伐前進。
文武百官朝拜皇帝,從皇權中獲得權力,但同樣,天子的皇權,又何嚐不是在文武百官的朝拜中產生的……
就拿大明朝權謀最盛的世宗皇帝來看,夏言在內閣做首輔時,嚴嵩是刀,輪到嚴嵩當家作主了,又培養出來一個清流做刀……但,在自詡清流集團代表的徐閣老上台後,世宗皇帝在後麵摸了半天,再也找不出鋒利的刀來……
當然,最大的原因是因為當時的世宗皇帝已經老了……
不過,申時行還是沒有張居正看的深遠。
對於皇權與百官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張居正看的很明白,對於嘉靖年間錯綜複雜的政治生態,張居正也有自己的認知。
說白了,不是因為有了刀,才殺人,而是需要殺人,才開始磨刀……到了嘉靖晚年,被海瑞懟的破防,讓世宗皇帝已經提不起刀了……
在另外一個時空中,申時行從高位激流勇退之後,又平平安安,舒舒服服的活到了萬曆四十年……可謂是把中庸寫在了腦門上聰明絕頂的的人。
蘊藉不立崖異……
這個成語是在另外一個時空,後世對他的評價。
有著深厚的修養,有著豐富的智慧,為人處世能夠深思熟慮……但,卻沒有鮮明堅定的立場,當然更沒有改革的魄力,說白了,就是沒態度,朝野的態度可以是他的態度,皇帝的態度也可以是他的態度……
不過,人家的能力確實突出……
“閣老,學生聽不懂閣老在說什麽?”
張居正抬眼,看向申時行,悠悠然歎了口氣。
而這個在嘉靖四十一年,二十六歲便高中狀元的天之驕子聽到張居正歎息時,低下了頭,等待著張居正得教誨。
他在翰林編纂十年,而張居正就是他的座主,也就是恩師。
萬曆元年,三十六歲的申時行終於出來工作了……第一份工作就是吏部侍郎……
這要沒有張居正力挺,支持,一個大學教授,怎麽可能一出來從政,便就走到實權正部級崗位上來呢。
張居正對申時行極為器重,當然申時行也沒有讓他失望。
到吏部後,事事秉承張居正的心意辦事。
當然,這些年新稅製,或是考成法之中,都有申時行參與的影子。
他的能力是有的,在這小十年的改革生涯中,也磨礪了自己的能力。
但官做的越來越大,卻越來越收斂鋒芒了,沒有舍我其誰,敢為天下先得勇氣……
“說說吧,就你我二人,你對時局是什麽看法,都說出來,有什麽憂慮,也都講出來……”
申時行聞言,再次抬頭看向張居正,隨後沉思片刻後道:“閣老在位,朝局安定,可閣老若是……日後必定洪水滔天……陛下,不是一個能忍耐的天子,朝臣與天子關係必定緊張,學生,學生若為首輔,也不知該如何自處了……”
這個時候,申時行說的話就比較誠懇了些。
可能也是想著,朝著張居正請教一二。
“陛下是個明君,你可為賢臣……”
張居正說著目光溫和地看向申時行:“子懋,滿招損,謙受益天地之道,剛柔相濟,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為官之道亦如此,鋒芒過盛易折,藏鋒守拙方為長久之計……這個道理你是明白的……”
“黃河九曲十八彎,方能東流入海。若強行截彎取直,反而泛濫成災……為政亦需順勢而為,懂得迂回婉轉……”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這堅忍二字,不是一味退讓,而是以柔克剛,以靜製動。"
“你心中有丘壑,行事存仁厚,即便暫時不得彰顯,終會如春雨潤物,功在社稷……”
“你溫和一些,陛下呢,又激進一些,正和天道啊……”
“最後,再送你一句話,不要怕,路在腳下,一片平坦……”
張居正說著,再次端起茶杯,輕抿一口……
申時行聞言點了點頭,說了那麽多,最後一句話還是張居正此番前來,想要說的。
你別慫。
直楞起來,好好的跟著陛下幹,然後,你終成賢臣……咱們也能跟皇帝陛下一道譜寫一番大明朝的君臣佳話。
張居正話音剛落,一陣朔風卷著枯葉掠過簷角,雕花窗欞被吹得"吱呀"作響。
申時行下意識起身去關窗,忽見廊下燈籠在風中搖晃,燈籠的光影下,一個人影一閃而過……
在申時行去關窗戶的時候,張居正也緩緩起身:“時辰不早了,你我今日這番長談,倒讓我想起呂祖謙在東萊博議中所言,"天下之勢,譬如病者,善醫者必先審其虛實,而後用藥"。朝堂這劑湯藥,還需你細細斟酌。"
說罷,他輕輕拍了拍申時行的手背……
“恩師所言,學生都記下了……”
隨後,申時行將張居正送至府門,望著馬車漸漸消失在夜色中,才緩緩轉身。
回到書房時,申時行正在想事情的時候,忽見老管家王福捧著一盞熱茶,走進了書房。
“老爺。”
“您用茶……”
說著,這老管家將茶水放在了案前。
申時行隻是點了點頭,而後,發現王福像是有什麽話要說,奉好茶後,也不離開。
“還有什麽事情?”
“老爺,老家來信說,小人那侄子阿鬆,讀過幾年私塾,識得些字,如今家鄉遭了災,想來投奔老爺,謀個文書的差事......”
申時行聞言抬頭看向這老管家。
許久之後,申時行揉了揉發酸的眉心。
“讓他來吧,先安排在賬房幫忙,若踏實肯幹,再做打算。”
“是,老爺。”
等到老管家離去之後,申時行提筆蘸墨,寫下“中和”二字…………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