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大遷移

字數:3817   加入書籤

A+A-


    寧夏總兵麻貴不僅統領西北軍,在臨行之前,皇帝陛下曾為其組建了一支兩萬人的騎兵部隊,讓整個西北有著不亞於遼東,薊門的軍隊數量與質量。
    現在的的西北局勢,蒙古高原上的敵人萎靡不振,失去了最大的一個對手。
    在西北的明軍不管是守,還是攻,都是夠用的。
    遼東鎮一分為二,設遼北,遼南兩個總兵銜,互不從屬……是因為多少有些擁兵自重的李成梁在前。
    而哈密總兵設置在寧夏總兵官之下,對於朝廷來說,是能夠接受的。
    朱翊鈞聽完兩個國公的話後。
    又詢問了一下申時行,張學顏兩人:“兩位愛卿覺得如何?”
    申時行先道:“啟稟陛下,寧國公、靖國公所言皆為老成謀國之策。西北邊防重若千鈞,設哈密總兵統籌調度,可使諸鎮如臂使指,臣附議……”
    張學顏緊隨其後:“臣附議。”
    朱翊鈞微微頷首,忽然話鋒一轉:“朕近日得奏,遼東有三千野人女真編入我軍……”
    “這個還是寧國公的手筆啊……”
    “朕啊,一直在想著將此部遷至西北,交予麻貴統轄,其族眾亦隨之西遷……西域海闊天空,女真部落若是遷移到那裏去,肯定能好好的生活,也能更好的為我大明朝效命……”
    “朕呢,也給之軍戶的身份,許以錢糧,牛馬田地,而後數十年後反向將關內子民遷往遼東,諸位以為如何……”
    原本朱翊鈞想的隻是,把一小部分的野人女真搞到西域,哈密去,可在聽李成梁,戚繼光兩人說話時,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既然都遷移了,何不將女真的大部分人都遷移到西域去。
    西域的綠洲,漢人與大明軍戶,也就是女真人共同居住,這樣日後百年麵對月亮教的反撲,也不至於勢單力薄。
    一年完成不了,就十年,二十年,慢慢的遷,慢慢的安置……
    殿內陡然寂靜,唯有更漏滴答聲清晰可聞。
    許久,申時行小心翼翼道:“陛下高瞻遠矚,然女真內遷西北,又以軍戶編管,此非朝夕可成。且女真部族素習漁獵,驟然轉戰大漠,水土不服……更何況,我大明子民念舊故土,誰願前往遼東苦寒之地呢。”
    朱翊鈞聽著眉頭微微皺起,不過,他還是保持著平靜。
    “申愛卿所言,朕聽著有些道理,女真擅騎射,西北缺勁旅,遼東沃土,卻為異族盤踞,朕欲以軍戶之製,將野人女真鍛造成西北鋒銳,待其紮根西北,再以漢民實邊遼東,如此,進可拓土開疆,退可固本培元……”
    “當然,朕也知道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咱們就定一個十年計劃嗎?”
    “一年遷兩萬,十年就空了……”
    “十年,計劃?”申時行喃喃自語道。
    而此時李成梁趁著這個功夫,趕忙說道:“女真部族編入軍戶後,戰時為兵,閑時務農,既可充實西北防務,又能消耗其族群戰力,使其更加依附我大明,陛下的魄力,臣敬佩不已……”
    “但,陛下,有些部落我大明能管的住,可也有些部落,我大明管不住啊,想著讓他們遠走他鄉,必要的時候,還是要動刀槍的……”
    “現在我大明軍威正盛,更無蒙古外患,正是對這些人動手的時候。”
    “臣來到京師任職之後,還是非常擔心遼東局勢,蒙古人強勢之時,女真人得以我大明庇護,可蒙古人勢弱,我關外邊軍的大敵,實際上就已經成了這些臣服於我們的女真部落……”
    “他們此時臣服,是因為畏懼我大明,可有朝一日,他們翅膀硬了,極有可能成為我大明在遼東心腹大患……”
    “陛下,既然要遷移,便往更遠的地方遷……”
    “西北一部,西南一部……將其打散,永為我大明軍戶……”
    女真有多少人啊。
    沒有經過細致的統計。
    但漢民卻有將近兩百萬,而野人女真,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這些女真主體,加在一起,大概有三十萬人。
    大明此時想要完成這個大遷移,是有能力,有手段辦到的。
    這也是李成梁進入京師之後,第一次在皇帝麵前說了那麽多得話,當然主要得原因,是聊到了他最熟悉的那一塊了。
    朱翊鈞聽著李成梁的話,不住的點頭,便是讚同。
    而申時行在這個時候,眉頭皺的更緊了。
    “如此大規模遷徙,錢糧調度、族眾安置、地方矛盾皆需縝密籌劃。且女真部落視遼東為根本,強行遷徙恐生變故。”
    “申大人,陛下剛剛都說了,給其軍戶身份,許以土地牛羊,再若有不從,便以"抗旨"論處……遼北、遼南兩大總兵,十萬餘眾暗中整備,女真部落他遷也要遷,死活不願挪窩的,就讓他們死在遼東……”李成梁冷冷的說道。
    話音未落,申時行已是急步出列:“陛下!女真部族盤踞遼東百年,根基深厚,即便強遷,其族眾心中怨恨難消,恐成西北新患,且西北哈密等地本就糧儲不足,驟然安置數萬人口,豈不是要掏空當地府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申大人隻知紙上談兵,當年成祖皇帝五征漠北,糧車連營百裏,何曾懼過耗費?今不過遷移數萬,還是已經成了我大明軍的女真人,陛下既許以厚利,西北又有麻貴鐵騎震懾,量他們不敢生亂……”李成梁說著說著,忽見一旁的戚繼光一言不發,當下,趕忙開口:“靖國公,您覺的我跟申大人誰說得對……”
    戚繼光聽到李成梁發問,稍稍愣神片刻,而後開口說道:“陛下聖裁深遠,女真騎射之術確可補西北之短。然申大人所言亦有道理,遷徙之事需徐徐圖之。臣以為,可先選三千精壯編入麻貴麾下,試其戰力,再作長遠計議。"
    “戚將軍所言穩妥,但陛下之十年計劃,貴在雷厲風行。臣在戶部清查過賬冊,若裁撤部分冗餘衛所,省出的糧餉足以支撐首批遷徙。至於安置,可效仿洪武年間大槐樹移民,以屯堡之製將女真與回民混編,相互掣肘。”
    官員們吵了起來。
    而朱翊鈞的眉宇間卻是越發的舒展……
    他越發的覺得,這個事情能幹。
    殿外忽起狂風,將殿角銅鈴震得叮當作響,朱翊鈞心中清楚這場牽扯百萬軍民、橫跨萬裏山河的遷徙大計,或將重塑天下格局……也能徹底的解決第二個努爾哈赤產生的問題……
    成了軍戶之後,說白了,就是大明朝的子民了,過個四五十年,哪裏還有女真人這個族群呢……即便有,也是老一輩人心中的事情了……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