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朝鮮有條路

字數:4412   加入書籤

A+A-


    小西行長在寧波驛館裏麵開始了漫長的等待。
    大明萬曆十六年的十月、十一月,寒意悄無聲息地滲透了江南。
    杭州灣的風,裹挾著濕冷的潮氣,變得刺骨。
    庭院裏原本蒼翠的樹木,葉子枯黃凋零,隻剩下光禿禿的枝椏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驛館提供的被褥,即使加厚了,也難抵那從青石板地麵和雕花窗欞縫隙裏鑽進來的寒意。
    小西行長的心情,比這天氣更加冰冷焦灼。
    起初幾日,他還能強作鎮定,在驛館中閉門不出,反複推敲那日張佳胤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試圖從中找到一絲轉機或破綻。
    他告訴自己,大明朝廷運轉需要時間,耐心等待。
    然而,五日過去了,毫無音訊。
    十日過去了,依舊石沉大海。
    小西行長坐不住了。
    他第一次派人前往巡撫衙門詢問:“請問張大人,天朝陛下可有旨意傳回?我等何時能啟程赴京?”
    得到的回複客氣而疏離:“大人奏本已按製上達天聽。聖意難測,貴使安心等候便是。”
    又過了五日,小西行長親自前往巡撫衙門求見。
    張佳胤並未見他,隻讓一名書辦出來傳話:“大人公務繁忙。貴使之事,朝廷自有章程,請勿急躁,安心在驛館休養。”
    時間滑入了十一月。
    跑出來這馬上小半年了,可以說是一無所獲啊。
    這個時候的小西行長是著急的。
    寒意更甚,天空時常是鉛灰色的,偶爾飄下冰冷的雨絲。
    小西行長心中的不安如同野草般瘋長。
    他再一次來到巡撫衙門,這一次,他的臉色已經很難維持往日的從容,眉宇間是掩飾不住的焦慮和一絲被愚弄的憤怒。
    他在門房等了足足一個時辰,才見到一個品級不高的屬官。
    “大人!”小西行長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和,但微微的顫抖還是泄露了他的急切,“敝使已在驛館恭候近月餘!不知天朝陛下……可曾有旨意下來?我等何時能得蒙召見?關白殿下翹首以盼,東海局勢瞬息萬變,實在耽誤不得啊!”
    那屬官麵無表情,公式化地拱了拱手:“貴使勿急。文書往來自有程限。大人之奏疏早已送達京師,想必此刻正在內閣票擬,或已呈送禦覽。陛下日理萬機,何時批複,非下官所能知。貴使且再安心等候幾日,一有消息,衙門自會立刻知會貴使。”
    依舊是滴水不漏的官腔。
    “可是……”小西行長還想再問。
    “送客。”屬官已轉身向內走去,不再理會。
    小西行長僵立在巡撫衙門那高大森嚴的門樓之下,深秋的冷風卷著落葉打在他的吳服下擺上。
    寒意從腳底直竄上頭頂。
    近兩個月了!連皇帝是否看到奏疏都不知道!更遑論召見!
    他仿佛看到關白殿下在京都等待消息時越來越陰沉的麵容,看到島津、長宗我部那些叛逆在源源不斷的物資支持下愈發囂張的氣焰……而自己,帶著使命而來,原本想著能夠順風順水,誰知竟寸步難行,一事無成!
    他這一趟,難道真要白跑了?
    原本倭國內的豐臣秀吉覺得,自己派出了使臣前往大明,走私的事情會減少很多,誰知道小西行長到了大明朝後,這個事情非但沒有被遏製,反而規模更大了。
    多少有些弄巧成拙。
    佐佐木家,都搞到了三十門西洋炮……正張羅著反攻呢。
    大明商人從國內搞不到火器,可不代表他們在其他人的手中搞不到,大明的商人不是火器的製造商,但卻是搬運工。
    特別是小西行長來到大明,與巡撫大人交談之時,多有不快的事情傳了出來,隨後,巡撫衙門也沒有針對這事情發什麽府令,所有的商人都清楚,巡撫衙門不想管這件事情。
    不管,就代表著縱容。
    很多商號都做起了代購,這也是為何,倭國內部的反抗勢力得到的軍需物資比之前多了許多。
    當然,在此時,這也隻是民間商號自發的行為,官方是不會承認的。
    最終,實在等不及的小西行長決定回國,再想辦法,進入北京城。
    小西行長當官之前,是個商人,他精通三國語言,朝鮮語,漢語,倭語。
    跟朝鮮國的貿易額是最大的。
    而朝鮮國王李昖知道的事情,大多數都是在他麾下的商號得知的。
    他讓島津在杭州等待巡撫衙門的消息,而後自己拿著文書,返回了倭國……
    初冬,寒潮席卷了東瀛列島。
    當小西行長帶著一身仆仆風塵和滿心冰冷的挫敗感,終於踏上堺港的土地時,他感覺倭國的風似乎比寧波的更加刺骨凜冽。
    沒有片刻停留,他立刻換乘快馬,晝夜兼程,直奔那座象征著倭國無上權勢的巨城——大阪城。
    此時的豐臣秀吉,早已搬離了京都聚樂第的浮華,坐鎮於他傾盡國力、耗費無數民脂民膏打造的天下第一堅城——大阪城的天守閣內。
    這裏不僅是他的居所,更是他權力的核心,俯瞰著匍匐在腳下的臣民和尚未完全臣服的疆土……
    大阪城天守閣最上層的廣間,燈火通明,金碧輝煌。
    巨大的金箔屏風描繪著猛虎下山、祥雲瑞鶴,地上鋪著厚實的猩紅唐毯,空氣中彌漫著名貴的沉香氣息。
    豐臣秀吉身著華麗的直垂,端坐於主位的之上。
    他身材矮小,麵容精悍,一雙細長的眼睛此刻半眯著,閃爍著鷹隼般銳利而危險的光芒。
    諸多臣屬都在,他們也都在等待著今日要回到大版的小西行長。
    廣間內氣氛凝重,所有人都知道,關白殿下等待小西行長的消息已經等得太久,耐心早已耗盡……
    小西行長風塵仆仆地奔入廣間,撲倒在猩紅的地毯上“拜見關白殿下!”
    秀吉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無形的壓力,瞬間充斥了整個空間,“抬起頭來!說說吧,大明皇帝……給了我們什麽答複?”
    “近兩月!殿下!臣如同囚徒,困守驛館,寸步難行!巡撫衙門上下推諉搪塞,視我等如無物!那大明皇帝……怕是連殿下的國書都未曾過目!”
    聽聞此言,秀吉猛地一拍麵前的矮幾,發出“砰”的一聲巨響,矮幾上的金漆茶碗跳起,滾落在地毯上,茶水潑灑一片。
    “八嘎!”一聲怒罵如同驚雷炸響,震得廣間內眾人心頭俱是一顫。
    “他們以為,隔著大海,就能如此輕慢於我?他們以為,他們還是那個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天朝’?錯了!大錯特錯!”
    “既然他大明不識抬舉,不給我倭國這個體麵!那就休怪我無情!待我徹底蕩平國內這些礙事的蟲子,整合六十六州之力……”
    “我必跨海西征!先平朝鮮,以為跳板!再入大明……”
    豐臣秀吉又一次在自己的核心班底麵前,表明了自己日後的野心。
    眾多親信隻是低頭不言。
    而此番出巡無果的小西行長,抬起頭來:“殿下,息怒,現在內部還有叛賊,不是時機,您在給屬下一個機會,屬下一定能見到大明的皇帝,先將走私的事情,解決掉,這次在寧波不行,不過屬下,在朝鮮有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