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三章 到達滎澤渡

字數:2948   加入書籤

A+A-


    在第三天,張好古一行人終於順利抵達了保定府。知府大人得知張好古的到來後,親自出城迎接,並設宴款待。
    這場宴會設在保定府最有名的酒樓裏,知府大人熱情地邀請張好古入席。宴會上,各種山珍海味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然而,盡管菜肴豐盛,張好古卻吃得索然無味。
    他心裏始終惦記著此次前來的目的——賑災。原本應該去救濟那些受苦受難的災民,如今卻在這裏享受美食,這讓他感到十分不安。
    知府大人察覺到張好古的興致不高,連忙關切地問道:“張大人,可是覺得酒菜不合口味?”
    張好古連忙擺手,解釋道:“並非如此,知府大人的美意我心領了。隻是此次我身負賑災之責,災民們的情況尚不明朗,我卻在這裏大吃大喝,實在是心中有愧啊。”
    知府大人聽後,也不禁感歎起來。他理解張好古的心情,兩人相視一笑,便不再多言,默默地吃完了這頓飯。
    待到張好古離開保定府時,知府大人又特意送上了一百石糧食,並叮囑張好古一定要將這些糧食送到災民手中,以解他們的燃眉之急。
    張好古滿心歡喜地向保定知府及其隨行人員拜謝後,便繼續踏上了前行的道路。
    道路兩旁,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展現在眼前,仿佛整個世界都被冰雪所覆蓋,幾乎看不到一個行人的身影。寒風如怒濤般呼嘯而過,那刺骨的寒冷,就像無數把刀子在臉上劃過,讓人感到一陣陣地刺痛。
    張好古不禁緊緊地裹住身上的棉大衣,希望能抵禦這嚴寒的侵襲。然而,盡管如此,騎在馬背上的他,雙腿沒過多久就被凍得僵硬,幾乎失去了知覺。於是,他也像那些行軍的士兵們一樣,果斷地下了馬,與他們一同步行前進。
    隨著腳步的移動,身體漸漸暖和起來,張好古感到一股暖流在體內流淌。那些士兵們似乎也感受到了這股溫暖,紛紛將身上的棉大衣脫下,隨意地扔在隨隊的大車上,然後穿著單薄的棉衣繼續前行。
    不僅是步兵,就連騎兵們也都紛紛下馬,將自己的棉大衣蓋在馬兒身上,生怕它們會被這嚴寒凍傷。他們小心翼翼地牽著馬,緩緩地向前走著,仿佛這些馬兒比他們自己還要珍貴。
    有些士兵甚至還將自己的大衣送到趕車的郵政司馬夫那裏,讓他們多穿一件,以抵禦這寒冷的天氣。當然,這隻是暫時的借用,大衣最終還是要歸還的。
    張好古看著這些活潑的士兵,想想這不到一年的時間,這些家夥身體素質比起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這種天氣行軍,不但不感覺到累,反而還打鬧嬉戲。
    張好古站在路邊,目光緊盯著粼粼前行的馬車,心中暗自思忖:“要是能有一輛這樣的機動車該多好啊!哪怕隻是一輛簡陋的拖拉機也好啊!”他不禁想起了王徴正在研製的自行車,如果這種交通工具能夠早日投入實際應用,那對於人們的出行將會帶來多大的便利啊!
    然而,現實卻讓人有些無奈。道路崎嶇不平,天氣又異常寒冷,這使得行程變得異常艱難。張好古不禁擔憂起來,這樣的路況和天氣,要到達鄭州滎澤渡究竟需要多少天呢?
    其實,他心裏很清楚,從保定經過井陘,再經太原這條路線才是最近的。可是,朝廷卻不知為何要選擇經過鄭州到潼關的路線。就算是運河運輸的糧食需要走鄭州這條路,但自己從京城帶出的糧草完全可以直接走更近的路前往陝西啊!
    然而,張好古心裏也很清楚,朝廷如此安排必定有其深意。畢竟李自成的軍隊在陝西北部以及山西北部地區活動異常頻繁,大量糧食的運輸實在是不敢有絲毫的冒險。
    經過長達半個月的艱難跋涉,張好古率領著運糧隊終於抵達了黃河邊上的滎澤渡。
    抵達目的地後,張好古決定在此稍作休整,讓疲憊不堪的馬匹和人員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他自己則前往渡口,尋找負責渡口的官員。
    見到那位官員後,張好古直截了當地告訴他,這個渡口已被朝廷暫時征用。接著,他從懷中掏出相關文書,要求官員在上麵簽字畫押。
    然而,那位官員的官職實在是微不足道,麵對如此至關重要的事情,他完全沒有勇氣擅自做出決定。張好古將這一切看在眼裏,心知肚明這位官員的難處,於是果斷地命令他趕快去找一個有權力做決定的人過來。
    官員聽到張好古的話,猶如得到大赦一般,如釋重負,連連點頭應是,然後腳步匆匆地離去,仿佛生怕張好古會改變主意。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大約過了半天光景,當地的縣令終於風塵仆仆地趕到了。縣令一見到張好古,便趕忙上前施禮,然後與張好古一同簽署了相關的文書。
    張好古趁機向縣令提出請求,希望他能夠協助處理滎澤渡的事務。縣令自然不敢怠慢,連忙滿口答應,表示一定會盡心盡力地協助。
    手續辦妥之後,張好古決定留下馮夢龍在滎澤渡負責具體的事務。同時,他還派遣鄭琦帶領一個連隊的士兵留在這裏,負責看守從各個地方運來的糧食。目前,除了從京城帶出的那些糧食之外,其他地方的糧食都還沒有周轉過來。
    為了確保糧食能夠盡快送達,張好古接連寫了好幾道催糧文書,分別派人送往各地催促糧食的運輸。在這些文書中,他措辭嚴厲地警告各地,如果拖延不辦,自己必定會毫不猶豫地上報朝廷,讓朝廷來對他們進行製裁。
    處理完這些公事之後,張好古抬頭看了看天色,發現時間已經不早了。於是,他決定在滎澤渡過夜,等待後續的消息和進展。
    還沒等到吃完飯,卻是等來了鄭州知府,知府說是接到消息 ,知道張好古辦差,所以前來一述。
    喜歡學名張好古請大家收藏:()學名張好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