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台灣全境收複

字數:3316   加入書籤

A+A-


    當大明的日月星辰旗和護國軍的戰旗在雞籠、淡水城外獵獵飄揚時,城內的西班牙殖民者早已亂作一團。他們驚慌失措地穿梭於街道之間,原本趾高氣昂的麵容此刻布滿了恐懼與絕望。西班牙軍官們聲嘶力竭地呼喊著,試圖組織起最後的抵抗,但士兵們早已軍心渙散,眼神中滿是逃生的渴望。
    護國軍在黃祥的率領下,如猛虎下山般向城內發起最後的衝鋒。先進的火槍火炮轟鳴不止,密集的彈雨傾瀉而下,西班牙殖民者的防線在護國軍強大的火力壓製下土崩瓦解。護國軍將士們身披鎧甲,手持魯密銃腰胯製式馬刀,踏著硝煙與塵土,以排山倒海之勢殺入城中。
    雞籠城內硝煙彌漫。西班牙殖民者如驚弓之鳥,在城內橫衝直撞。傳令兵拍著軍鼓,用西班牙喊著:\"堅守!堅守!\"但他們的士兵早已魂飛魄散,有的抱著火槍瑟瑟發抖,有的癱坐在牆角喃喃自語。
    城牆上,護國軍魯密銃噴吐出火舌,鉛彈如暴雨般傾瀉而下。西班牙軍官胡安·德·索薩舉著佩劍,聲嘶力竭地命令道:\"開炮!開炮!\"但城牆上僅有的幾門鏽跡斑斑的老式火炮,在護國軍密集的火力壓製下根本抬不起頭。
    \"轟隆!\"一聲巨響,護國軍的紅夷大炮將城牆轟開了一個缺口。黃祥大旗一揮,護國軍如猛虎下山般湧入城內。刀光劍影中,西班牙士兵的鋼製胸甲在明軍鋒利的雁翎刀麵前如同紙糊。隻見成均一個箭步上前,手中馬刀橫掃敵兵咽喉,那西班牙人連慘叫都來不及發出便倒了下去。
    巷戰在狹窄的街道上展開。護國軍士兵三五成群,有人舉著火把照亮黑暗的角落,有人架著魯密銃瞄準高處。突然,一名西班牙士兵從屋頂跳下,舉著匕首刺向明軍後背,卻被身後閃出的袁飛一刀劈成兩半。鮮血濺在青石板上,在火光中閃著詭異的光芒。
    城街道上,護國軍與西班牙殖民者展開了一場又一場激烈的廝殺。護國軍士兵們戰術靈活,配合默契,或三五人一組,相互掩護,圍剿敵人;打得西班牙殖民者措手不及。而西班牙殖民者在失去海上退路後,士氣低落,抵抗顯得蒼白無力,隻能被動挨打。
    護國軍先鋒營將士冒著炮火巷戰著。隻見已升任營長的王小身披牛皮鎧甲,左手持盾,右手握斬馬刀,在梯頂與兩名西班牙士兵搏鬥。刀光閃過,兩名敵人的頭顱應聲而落,鮮血噴濺在城牆上。他身後的士兵王二柱被長矛刺穿右肩,卻仍死死抓住敵軍,用牙齒咬斷對方的咽喉。
    二團長袁飛手持雙刀,在狹窄的巷戰中左劈右砍,刀鋒所過之處,西班牙士兵的鋼製胸甲被生生斬斷。他的坐騎\"雪裏紅\"被火槍擊中前腿,卻仍馱著主人衝鋒,最終力竭跪地,袁飛翻身下馬,繼續徒步殺敵。
    城東角樓,護國軍炮手李大山冒著彈雨操作銅炮。他的左腿被彈片削去半截,卻仍堅持裝填火藥。當最後一顆炮彈射出時,他倒在了炮位上,手指還保持著點燃引信的姿態。城下,護國軍工兵在炮火中架設浮橋,工兵連長趙鐵柱身中三彈,仍高喊著\"築橋!築橋!\",直至失血過多倒下。
    城西廣場,護國軍騎兵展開最後衝鋒。營長張承恩執丈八蛇矛,一杆挑落三名西班牙騎手。他的戰馬\"烏雲踏雪\"被火繩槍擊中腹部,腸子流了一地,仍馱著主人衝入敵陣。張承恩身負重傷,仍高喊:\"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魂!\"最終與一名西班牙軍官同歸於盡。是役,張承恩是護國軍犧牲的最高的軍官,年僅二十五歲。
    城中心教堂,護國軍士兵與西班牙殖民者展開慘烈的近身搏殺。士兵劉三虎被長矛刺穿胸膛,卻反手抓住矛杆,用盡最後力氣將敵人拽倒在地。他的屍體僵直地站立著,手中還攥著敵人的幾縷頭發。新兵李文才第一次上陣,嚇得渾身發抖,但當看見戰友倒下時,突然爆發出驚人勇氣,連殺五人,最終力竭而亡。
    \"我們投降!\"雞籠城中心廣場上,殘存的西班牙士兵終於崩潰了。他們高舉白布,顫抖著走出藏身的房屋。胡安·德·索薩的佩劍\"當啷\"一聲掉在地上,他跪在地上,用蹩腳的漢語說道:\"大明...威武...\"
    護國軍以鮮血染紅了雞籠城的每一塊石板。他們用生命踐行了\"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的誓言。當最後一名西班牙士兵放下武器時,城牆上下已倒下近百名護國軍將士,但他們的旗幟依然高高飄揚。
    此戰過後,台灣百姓自發為護國軍將士立碑。碑文記載著這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戰鬥,更銘刻下這些中華男兒用生命書寫的壯麗篇章。他們的英勇無畏,不僅收複了失地,更在史冊上鑄就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海麵上,李明忠的艦隊封鎖了所有出口。炮台的火光映紅了夜空,炮彈不斷落入西班牙船隻周圍,激起衝天水柱。旗艦甲板上,西班牙船長卡洛斯絕望地扔掉望遠鏡,跪在甲板上祈禱。
    \"我們投降!\"雞籠城中心廣場上,殘存的西班牙士兵終於崩潰了。他們高舉白布,顫抖著走出藏身的房屋。胡安·德·索薩的佩劍\"當啷\"一聲掉在地上,他跪在地上,用蹩腳的漢語說道:\"大明...威武...\"
    當太陽升起時,雞籠城頭換上了大明旗幟。受傷的護國軍士兵被抬下戰場,他們身上還帶著西班牙人的血跡。黃祥站在城樓上,望著海上飄揚的戰船,對護國軍官兵說:\"此戰不僅收複了失地,更向天下昭示:犯我大明疆土者,雖遠必誅!\"
    這場戰鬥,護國軍以傷亡不足百人的代價,全殲了占據雞籠淡水十餘年的西班牙殖民軍。繳獲的火炮、火槍堆積如山,西班牙人的戰旗被踩在腳下。
    夕陽西下,護國軍在城牆上列隊。晚風拂過,旌旗獵獵作響。遠處的海麵上,李明忠的艦隊正鳴炮致敬。這場勝利不僅收複了失地,更在東南沿海築起了一道新的長城,向世界宣告:大明雖曆經風雨,但扞衛疆土的決心從沒改變。
    這場戰鬥,護國軍水陸並進,配合默契,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水軍方麵,李明忠、黃蜚率領的艦隊成功封鎖了海域,切斷了西班牙人的海上退路,讓他們陷入絕境;陸路方麵,黃祥率領的部隊以雷霆萬鈞之勢擊敗敵人,收複了雞籠、淡水二城。護國軍用他們的英勇與智慧,扞衛了大明的尊嚴和領土完整,也讓西班牙殖民者見識到了大明的強大力量,徹底扭轉了東南沿海的局勢,為大明百姓帶來了和平與安寧。
    這次戰役,黃祥攻下兩城後,又用了半個多月時間清除了台灣北部其餘西班牙人占領的地方。這場戰爭前後打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
    西班牙長官,伐爾得斯,羅梅洛,哈魯斯 ,貴族胡安·德·索薩皆被俘虜,另俘虜西班牙人八百餘人,戰死五百多人,協從軍六百餘人,實際上西班牙的駐軍遠遠多於情報中的人數,也幸虧張好古另外安排了兩千水師陸戰隊協助護國軍主力兩個團。打的還比較輕鬆。
    收繳鷹元四十多萬,還有珠寶,財物約合白銀二十萬兩。
    俘虜及收繳全部由水師押送到台灣城交由張好古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