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再交單飛
字數:5394 加入書籤
“話雖如此,區別還是有的。”夏萬年不甘心,正打算再勸幾句,趙破奴走了進來。
夏萬年立刻閉上了嘴巴。
他不認識趙破奴。
趙破奴也有些意外。“延年,這是你的……客人?”
趙延年解釋了一下,隨即又向夏萬年介紹趙破奴。
他還沒說完,夏萬年就反應過來,熱情地說道:“原來是你啊,我聽太中大夫提起過你。”
“太中大夫?”
夏萬年哈哈大笑。“就是張中郎,他升官了,現在是太中大夫。”
“沒封侯?”
“漢家自有製度,沒有軍功不能封侯。”夏萬年解釋了一下相關的製度,隨即又邀請趙破奴去代郡。
他特別聲明,他是奉太守之命前來的。
隻要趙破奴、趙延年去了代郡,必能委以重任,絕不是一個普通的戍卒可比。
趙破奴肉眼可見的心動了。“請夏君容我們商量一番。”
夏萬年歡喜不已。“理當如此,理當如此。”
送夏萬年出去,趙破奴隨即對趙延年說道:“延年,這可是個好機會。代郡正當匈奴單於,且有飛地入匈奴,與匈奴交戰機會最多,立功的機會也最多……”
“你想去就去吧,我不想去。”趙延年打斷了趙破奴。“我還想再花一些練習射藝,去了代郡,可沒這麽多閑工夫。”
趙破奴想了想。“也好,你暫時留在這裏,我先去代郡。如果情況確如夏萬年所說,再給你消息。”
趙延年答應了。
他知道趙破奴對王塞長有意見,一直不甘心,眼下有這麽好的脫身機會,自然不肯放過。
可是對他來說,利用這難得的空閑,多練練武藝,才是正道。
封侯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活下來。
戰場上,能保命的基礎還是實力。
騎兵交鋒,就算是將領也有可能被斬殺,尤其是霍去病那種長途奔襲、短兵相接的搏命戰法。他英年早逝,大概率就是傷病。
他沒有霍去病那種恩寵和天賦,做不了大將,能倚仗的隻有自己的武藝。
道不同,不相為謀。
——
趙破奴走了。
王塞長很不滿意,表示趙破奴已經入了籍,是高闕塞的一名戍卒。別說夏萬年,就算是代郡太守親自來要人,他也不能給。
夏萬年送上了一份厚禮,這才讓王塞長轉怒為喜,為趙破奴辦理了相關手續。
打聽了一下後,得知夏萬年最初是來找趙延年,隻是被趙延年拒絕了,王塞長對趙延年大加讚賞。
“小子,我早就看出來了。雖然他年長一些,論眼光,還得是你,他不行。”
趙延年沒有附和王塞長說趙破奴的不是,隻是說自己武藝還沒練成,需要一些時間。
王塞長拍著胸脯表示,你不用擔心那些雜活,安心練武就行。早一天練成趙破奴那樣的射藝,最好能超過他,才是最要緊的。
趙延年啞然失笑。
王塞長雖然收了夏萬年的禮嘴短,心裏還是遺憾的。
畢竟趙破奴那樣的神射手太難得了。
現在,希望落在了他的身上。
從這個角度來說,趙破奴的離開,對他們兩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趙破奴得到了更好的機會,他則得到了更多的重視,得以從各種事務中脫身,專心練武。
塞卒其實很忙的,用來練習武藝的時間非常有限。
現在,他成了全塞的武力擔當,可以享受不用幹活的待遇,專心習武。
——
一晃,又是大半個月過去。
一天中午,趙延年正在塞中練習射箭,突然聽到報警的鼓聲響起,連忙向烽火台上看去。
當值的士卒正緊張的忙碌著,拉起了兩隻烽籠。
烽籠像後世的燈籠,顏色鮮豔醒目,適合白天使用。
一會兒功夫,有準備好的積薪被點燃,一柱青煙直上雲霄。
兩烽一苣,代表著有十人以下的敵人大白天接近邊塞。
這已經超出了斥候、遊騎的規模,是大規模進攻前的武力偵察。
十人之後,可能跟著數百人。
一個烽燧也就十來個人,遇到百人以上圍攻,是支撐不了多久的,隻能向高闕塞求援。
趙延年立刻返回屋子,收拾武器,做好出戰的準備。
做人要自覺。
平時不幹雜活,戰時自然要辛苦一些,王塞長肯定會安排他出戰。
不出所料,在塞內響起王塞長的吼聲時,老書佐李伯氣喘籲籲的衝進了趙延年的房間。
“小子,塞長……”
“知道了。”已經穿好甲胄的趙延年背上弓囊箭袋,再背上兩口刀,提上長矛,準備出門。
李伯咽了一口唾沫,挑起大拇指。“小子,平時沒白疼你。快走吧。”
趙延年出了門,來到院中。
王塞長看了過來,見趙延年全副武裝,殺氣騰騰,滿意的點點頭。
“延年,平虜燧有警,你帶幾個人走一趟。”
“好。”
“不要戀戰,能救就救,不能救……”王塞長咬咬牙。“就及時撤回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延年再次點頭,走向自己的戰馬。
塞門打開,趙延年一馬當先,衝出了大門。
十名騎士緊隨其後。
——
平虜燧在陰山深處,離高闕塞近百裏,全是向上的山路,即使有馬,走起來也不容易。
趙延年趕到平虜燧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遠遠地看到平虜燧上的火光,趙延年鬆了一口氣。
其實一路走來,看到沿途的烽燧都平安無事的時候,他就猜到匈奴人大概率隻是偵察,並沒有發起進攻。但平虜燧是他回到漢朝後看到的第一個烽燧,張威也幫了不少忙,對他而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看到趙延年帶人趕來增援,張威非常開心,親自相迎。
“延年,你來得太好了。”張威抱著趙延年的手臂,親熱地說道:“你這實力,簡直是一日千裏,令人羨慕。幾天不見,氣度又與上次不同了。”
趙延年不好意思的笑笑,指著身邊的戰友。“都是塞中的兄長們照顧我,不讓我幹活,可以專心練武。”
張威大笑。“你這樣的小兄弟,誰不喜歡。”他壓低了聲音說道:“我向老王頭請求過幾次了,想讓他把你安排到平虜燧來,老東西就是不肯。”
趙延年拍拍張威的手臂,以示理解。
張威想讓他來平虜燧的事,他是知道的。
所有的文書都要經過李伯的手,相關的消息自然也會進入他的耳朵。
張威派人準備晚飯。趙延年等人跑了半天,還沒吃飯呢。
等待的時候,張威介紹了情況。
前幾天,他例行派人出燧查看情況的時候,就發現了一些可疑的痕跡,隻是當時以為是出塞的中原人回歸,或者零星的匈奴人附塞,也沒太當回事。
自從衛將軍趕走樓煩王、白羊王,奪回河南地,又在這裏築城,附近的中原人、匈奴人就聞風而至,請求內附。
對他們來說,漢人如此費心用力,匈奴人奪回河南地的可能不大。
去年右賢王部沒有動靜,就是最明顯不過的征兆。
按照匈奴人的脾氣,有仇當年報,絕不跨年。
更何況老右賢王去世,新的右賢王繼位,更要展示一下自己的強硬。
這時候不出兵,就是軟弱無能,難以服眾。
“這都四月了,經過一個冬天,匈奴人馬瘦,都以為不會再有戰事。沒曾想,今天就看到了七八個匈奴人抵近偵察。”張威惱火地拍著大腿。“這些匈奴人可惡之極,都快貼到我的臉了。可惜我沒有趙破奴那樣的射藝,否則肯定讓他回不去。”
“這麽近?”趙延年也吃了一驚。
“嗯,我都能看清他們的狗臉了,還不夠近?還有一件事。”張威神情凝重。“我之所以沒出塞,除了慎重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領頭的匈奴人騎了一匹好馬,衣著也華麗,不像是普通人。”
喜歡大漢兵王請大家收藏:()大漢兵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