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進言

字數:4911   加入書籤

A+A-


    趙延年在家休息了兩天,哪兒也沒去,什麽人也沒見,就在家待著,陪雷電、小鹿玩耍。
    王君曼本來打算帶他去相親,也被他拒絕了。
    闖了禍,還不知道能不能留在長安,成親之類的事可以往後推一推。
    萬一被天子發配去戍邊,不是耽誤人家姑娘嘛。
    再說了,北疆即將大戰,他勢必隨大軍出征,能不能活著回來都不知道。
    第三天,他回到宮裏,重新入值。
    一切如常,就像什麽也沒發生過一樣。
    天子還和往常一樣,既談不上高興,也談不上不高興。
    趙延年心裏沒底,卻也不好多問,隻能也當沒事人一樣,照常隨侍左右。
    天子很忙,不時接見大臣。短短幾天功夫,趙延年就將公卿大臣見了個遍。丞相薛澤,禦史大夫公孫弘,廷尉張湯,一個個像車馬燈似的出現、消失。
    趙延年像個局外人,旁觀著這一切,卻無法融入其中。
    這些人說的話,他大部分都聽不懂。
    他隻知道形勢很緊張,幾乎所有的大臣都反對用兵。
    不是反對出塞奔襲匈奴右部——這是秘密,知道的人不多——而是反對出塞攻擊伊稚邪。
    在他們看來,眼下形勢對伊稚邪不利,守住邊塞就是勝利。用不了幾年,伊稚邪就會力竭,到時候就會派人來求和,到時候恢複和親,雙方就可以保持和平。
    當著他們的麵,天子不怎麽表態,但他的怒氣一直在不斷積聚,在高漲。
    當大臣們退去,天子身邊隻剩下霍去病、趙延年的時候,他經常站在地圖前,一看就是半天。
    每當這個時候,趙延年總是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大意。
    霍去病相對平靜,看不出一點緊張。
    一天下值的時候,天子正站在未央宮前殿的走廊上,看著遠處的南山出神,突然問了一句。
    “是陰山高,還是南山高?”
    趙延年愣了一下,才意識到天子這是問他。
    除了他,眼前沒有見過陰山的人。
    “回陛下,臣不知兩山孰高,隻是看起來,似乎南山要高一些。”
    天子轉頭,打量著趙延年。“看起來?”
    趙延年躬身施禮。“是的,看起來,南山高一些。”他抬起手,比劃了一下。“可能是因為關中的地形相對於九原、朔方低一些,未必就是因為南山比陰山高。”
    天子想了想,隨即又道:“這麽說,泰山也可能隻是看起來高,實際上未必高。”
    “臣不太清楚,隻能說有這種可能。”趙延年很尷尬,對地理,他了解非常有限。
    天子歎了一口氣。“是啊,世人惑於目見者多矣,又豈止是眼前之山,心中之山更多。”他甩了甩袖子,轉身回殿。“匈奴就是他們心中的大山,不可逾越。”
    趙延年看著天子微微佝僂的背影,突然心中一動,跟了過去。
    “陛下所言甚是,所以望山不如登山,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
    天子停住腳步,轉身看著趙延年,眼神有些驚訝。“換作是你,將如何登匈奴這座山?”
    “步步為營,變夷為夏。”
    “如何步步為營,又如何變夷為夏?”天子嘴角輕挑,露出一絲笑意。
    “取一地,則畫其圖籍,編戶其民,以漢家子民待之。”趙延年躬身施禮,說起了自己的想法。
    他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確,也不知道能否滿天子的心意,但他就是這麽覺得的。說出來,供天子評判、選擇。
    在他看來,朝廷對北邊新附的匈奴人安置不夠妥當,最典型的就是趙安稽的舊部。
    他們已經入塞了,但漢朝沒有將他們當作漢人,隻是將他們當作雇傭兵,隨時可以犧牲的炮灰。他們對漢朝也沒有感恩之心,隻想著度過眼前的難關,將來一有機會,就想回到草原,繼續過他人自由自在的生活。
    這種狀態肯定算不上穩定。
    趙延年的建議是將新附的匈奴人納入編戶,按照漢朝的製度進行管理。
    這並不是說讓原來放牧的匈奴人也去耕地,北疆也沒那麽多地供他們耕種,而是管理模式的調整。
    他們依舊可以放牧,但朝廷不能再讓他們自生自滅。
    比如草原上遇到蝗災、雪災的時候,朝廷要進行賑濟,讓他們活下去。
    平時要進行邊市,讓他們的牲畜、皮貨有出售的途徑,能購買到相應的生活必需品,比如鹽、鐵。
    “鹽、鐵?”天子眼神瞬間變得淩厲起來。
    趙延年早有準備,躬身再拜。“陛下,鹽是人體必需,鐵是生產必需。朝廷予以控製,總比商人們走私強。匈奴人放牧,也是為了生活,如果能用牲畜換取糧食,他們可以活下去,而朝廷有牛馬等大畜可用,皮可衣,肉可食,各取所需,兩全其美。”
    天子忍不住笑了。“你可曾想過山東之糧運到九原、朔方,途中消耗多少?”
    趙延年不慌不忙。“陛下,草原之民不過百萬,受災之後,維持半年的糧食不過一千萬石,這些糧食可以提前存儲,以十年計,每年入倉百萬石即可。五萬大軍出征,將士五萬,戰馬六萬,一馬當十二人,共計七十七萬人,一月耗費一百四十萬石,賞賜、撫恤不在其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天子眨眨眼睛,沒說話。
    趙延年接著又道:“若能變夷為夏,則匈奴日弱,而漢日強。百年之後,草原將是大漢之草原。否則就算趕走了匈奴,又有其他蠻夷入據,大漢依舊無法安睡。”
    天子吐了一口氣,眼神閃爍。他沉吟良久,擺了擺手。“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唯。”趙延年躬身施禮,退了出去。
    他想說的已經說了,天子接受不接受,那就不是他能決定的事了。
    他也清楚,雖然他的方案比出兵征伐更穩妥,每年運一百萬石糧食到西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時候就是這樣,再好的事,一旦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就沒幾個人能做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站樁。
    都知道站樁對身體好,成本也低,可是有幾個人能堅持下來的?
    回到值廬,趙延年脫下衣服,洗了把臉,正準備放鬆一下身體,霍去病走了進來。
    “你剛才向天子進言了?”霍去病難得的笑道。
    “嗯,鬥膽說了幾句。”趙延年起身相迎。“天子生氣了?”
    “怎麽會。”霍去病擺擺手,示意趙延年坐下。兩人對麵而坐,霍去病說道:“天子說,你難得進言,而且說得有些道理,非常難得。不過這件事關係重大,不宜聲張,以免歸降的匈奴首領不安。”
    他看著趙延年,輕聲說道:“當初秦收六國之民,六國權貴淪為編戶,反對最為激烈,這才有二世而亡之禍。漢興七十年,過秦之論不絕於耳,天子也不能不小心從事。”
    趙延年恍然,連忙說道:“我知道,除了陛下與侍中,不會有第四個人知道。”
    霍去病站起身。“再過幾天,我就要隨長平侯出征了,天子身邊隻有你,你要辛苦些。”
    趙延年一愣。“你隨長平侯出征,我留在天子身邊?”
    霍去病點點頭。“這次由定襄出擊,隻是試探一下匈奴人的虛實,未必有機會決戰。如果有機會,天子會安排你前往。”他笑了笑。“你天武士的名頭太響,一到北疆,會嚇著匈奴人。”
    趙延年很尷尬,連忙謙遜了幾句。
    霍去病拱拱手,推門而去。
    趙延年將他送出門,看著他離開,心裏有種奇怪的感覺。
    天子派霍去病去北疆,卻留下他,真是因為他的名頭太響,怕嚇跑匈奴人?
    他不信。
    算了,留下就留下吧,別想太多了。
    反正也想不明白。
    趙延年收拾心情,開始練拳。
    喜歡大漢兵王請大家收藏:()大漢兵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