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解鎖新英雄
字數:8434 加入書籤
第287章 解鎖新英雄
東方朔端坐著,打量著麵前的休屠王子,且喜且憂。
喜的是,趙延年居然真的說服了休屠王派人來迎,而且是一位王子,表達了足夠的尊重。漢朝與匈奴人往來數十年,這很可能是第一次。
僅此一項,回長安後,就能得到天子的嘉獎。
可是另一麵,趙延年又在沒有與他商量的情況下,答應了休屠王的要求,要訂一份三方都有利可圖的協議,不僅要保證休屠王的利益,還要保證渾邪王的利益,以確保渾邪王不會從中作梗。
這有點難,至少東方朔沒有這樣的心理準備。
他出長安時,領到的任務就是了解河西地形,為大軍出征探路。
甚至這都不是他的任務,他就是來遊曆的。
真要說探路,張騫比他更合適。
他現在不得不考慮,趙延年是糊弄匈奴人呢,還是真的想達到這個效果。
如果是前者,他們有性命危險,很可能回不到長安。
如果是後者,他們同樣有性命危險,但是可以回到長安之後再死。
當著黑石的麵,他不好多說,隻能耐著性子和黑石聊天,了解河西的形勢。
黑石不明就裏,以為東方朔和趙延年一樣擔心休屠部的安全,便一五一十的將河西的形勢說給東方朔聽。
河西走廊東西千餘裏,有大大小小幾十個部落,稱王的就有十幾個,其中實力最強的就是渾邪王,其次就是休屠王。他們大致以胭脂山為界,胭脂山以東屬休屠王,以西屬渾邪王。
名義上,他們都要聽右賢王的指揮。實際上,除非特殊情況,他們還是聽渾邪王、休屠王的多。
右賢王被漢軍擊潰,實力大減,就更管不到這裏的事了。
之前有右賢王管,渾邪王多少有點顧忌,現在就不好說了。
所以休屠部非常緊張。東麵擔心漢軍,西麵擔心渾邪部,以至於要去祭天,請求神諭指示。
說到這裏,黑石拜倒在東方朔麵前,指天發誓,休屠部是有誠意的,現在最大的障礙就是渾邪王部。隻要漢朝能夠說服渾邪王部,和平指日可待。
東方朔不以為然,他不相信黑石,哪怕在趙天賜在一旁做證,說黑石為人忠厚,絕不會說謊。
考慮了半天後,東方朔接受了黑石的邀請,一起前往休屠澤。
他要與趙延年麵議。
既然承認他是正使,在和他商量之前,趙延年就不能隨便答應匈奴人任何條件。
這會死人的。
三天後,東方朔到達休屠澤。
收到消息的趙延年趕來迎接,就在路邊,東方朔將自己的擔心和盤托出,沒有一點隱瞞。
趙延年聽完,有點不好意思。
他知道自己越界了,讓東方朔很難做。而且他的想法有些理想化,與這個時代的現實不符。
“是我想當然了。”趙延年誠懇的道歉。他的原則一向是真誠,不管是對誰,犯錯就要認,挨打要立定。“東方兄,現在怎麽辦?要上書請罪嗎?”
“倒不至於這麽急。至少要搞清楚匈奴人的底線再說。”
“行,接下來由你談,我不開口。我老老實實的做把唬人的刀。”
東方朔忍不住笑了。“你也不用這麽緊張。說實話,這個情況可能出乎所有人意料,就算是天子也沒想到河西的形勢會是這樣。隨機應變,也是使者的職責所在。”
兩人商量了一番,確定了一個原則。
重點是摸清匈奴人的要求是什麽,如果太過分,那就沒什麽好說的,噴他們一頓,掀案走人。
如果還算過得去,那就一邊討價還價,一邊匯報朝廷,看看天子的意思。
考慮到朝廷的現狀,真能不戰而取河西,就算給匈奴人一點好處,想必天子也會考慮一下。
趙延年對東方朔的方案表示認可,隻提了一個建議。
可以考慮匈奴諸王都去長安做寓公,由朝廷安排官員來管理當地牧民的方案。
在此之前,他曾和天子提過變夷為夏的事,天子雖然沒有同意,卻也沒有一口拒絕,說明還是有可能的。
這個方案真能實施的話,用不了百年,匈奴人就會和漢人混而為一,河西就真的成了大漢領土。
東方朔答應了,但他提醒趙延年,這個方案的可行性極低。
——
東方朔到了休屠澤,與休屠王及幾個王子、相國、都尉等權貴見麵。
東方朔的身高再一次展現出了驚人的效果,匈奴人都有點嚇壞了。有的兩腿發軟,有的臉色煞白,幾乎沒人有能保持鎮定。
相比之下,之前已經震驚過一次的黑石還算沉穩,向休屠王介紹了東方朔的身份。
他特別提到了東方朔的文章。
在路上,他向東方朔提出請求,希望東方朔能為剛剛去世的閼氏寫一篇祭文。
東方朔答應了。
得知東方朔是漢朝的官員,而且是個文臣,匈奴人一下子輕鬆了許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既然你不是神,是個人,而且是漢朝的文人,那就沒什麽好怕的了。
如果說匈奴人對漢朝的武人還有一點尊敬,對漢朝的文人就沒正眼看的興趣了。
東方朔迅速意識到了匈奴人的態度改變,隨即提出,他要和匈奴人比劍。
話一出口,不僅匈奴人愣住了,就連趙延年都有些吃驚。他正準備提醒東方朔不要意氣用事,卻見東方朔揚揚眉,示意他不用擔心。
匈奴人互相看了看,有人站了起來,要和東方朔較量一番。
東方朔一口答應,隨即讓人取來了劍。
身為使者,他當然要佩劍,但那是標準準長度的劍,全長四尺左右,劍刃三尺有餘,俗稱三尺劍。
這樣的劍比匈奴人常用的劍長一些,但差距不大。
匈奴人因為冶煉技術不過關,現在還有人用青銅劍,鐵劍也不會超過四尺。
匈奴人以騎射稱雄,劍用得本就不多。
而東方朔用來比武的劍卻是一柄加長的七尺劍,比匈奴人的劍長出近一倍。
他剛拿出來的時候,趙延年還以為是一根漆杖,等他拔劍出鞘,露出寒光閃閃的劍身,這才意識到這是一柄杖式劍。
實事求是的說,這有點欺負人了。
能打造這麽長的劍,本身就說明工匠絕非凡人,用的也不是一般的工藝。
不客氣的說,這柄杖式劍就代表了這個時代最優秀的煉鋼技術。
別說匈奴人手裏的劍,就算是普通的鐵劍對上這劍,基本上也是一擊即斷。
站出來迎戰的匈奴人當時就傻了,看看手裏的劍,再看看東方朔手裏的劍,嘰哩咕嚕地說了一句什麽。
趙延年沒聽清,但是估計沒什麽好話。
趙天賜湊到趙延年身邊,輕聲問道:“東方大夫是劍術高手嗎?比中郎如何?”
趙延年想了想。“論劍,我不如他。”
趙天賜嚇了一跳,隨即轉頭,看向黑石。
黑石連忙起身,熱情地對東方朔說道:“想不到大夫竟有這樣的神劍,真是令人羨慕。這樣的劍,一定是漢朝最優秀的工匠,用最好的天鐵打造的吧?還是別比了吧,萬一有所損傷,太可惜了。”
東方朔還沒回答,那個匈奴人就還劍歸鞘,退了回去。
東方朔見狀,笑道:“工匠的確是優秀的工匠,卻也算不上最優勢。我大漢人才輩出,好工匠比比皆是。這劍也不是用什麽天鐵打造的,和數十萬漢軍用的劍一樣,就是普通的鐵。”
說著,他耍了個劍花。“既然沒人願意比劍,那我就為諸位演示一下中原的劍法,還請休屠王和各位王子、貴人指點。”
休屠王的臉色變了又變,最後擠出笑容,示意東方朔自便。
在座的都是聰明人,豈能聽不出東方朔言語中的威脅之意。
別說什麽天鐵,我大漢的兵器都這麽鋒利。
東方朔一手持劍,一手持鞘,舞了起來。
一時間,大帳內寒光閃閃,令人窒息。
東方朔手長腿長,再加上這七尺長的劍,揮舞開來,半個大帳都在他的攻擊範圍以內。匈奴人為了避免被他誤傷,不得不擠到一個角落裏,看起來多少有些狼狽。
東方朔的劍術如何,已經不重要了。
僅這攻擊範圍,就足以碾壓在場的所有匈奴人。
一寸長,一寸強, 可不是說了玩的。
就算是隨便亂掄,也夠你喝一壺的,更何況這劍還那麽鋒利。
而且東方朔的劍術看起來也不像亂掄,顯然受到名家指點,說是劍客也不為過。
一旁的朱安世就看得兩眼放光,連連點頭。
“齊人善技擊,果然名不虛傳。”
趙天賜開始沒聽明白,又來問趙延年。
趙延年解釋道:“當年六國相爭,各有精銳,齊人以技擊之士著稱,個人能力出眾。東方大夫就是齊人,擅長擊劍也很正常。”
趙天賜麵露懼色。
這一路走來,他隻知道東方朔為人詼諧,喜歡開玩笑,誰曾想到他還有麽好的劍術。
舞完劍,所有匈奴人的眼神都變得清澈了,再也沒人敢把東方朔當文人看待。他們紛紛上前敬酒,極盡諂媚之能事。若非親眼所見,很難相信匈奴人會這麽溫順。
包括被匈奴人敬為天武士的趙延年在內,都沒見過。
東方朔來者不拒,一番豪飲。
與趙延年不同,他酒量極好,號稱能飲一石不醉。
反正趙延年沒看他醉過。
這一番下來,所有的匈奴人都服了,極其恭敬。
借著這個機會,東方朔開始和匈奴人胡侃。
他對匈奴人說,你們都以為趙中郎是天武士,卻不知道我大漢有無數這樣的勇士。大漢東西五千裏,南北五千裏,逾千萬戶。每戶一丁,就是千萬壯丁。萬裏挑一,也有一千這樣的勇士。
如果這一千勇士集結起來,試問你們哪個部落能敵?
之前沒有出兵,是因為中原大戰之後,元氣未複。漢匈和親,君臣不願意破壞這大好局麵。可是你們匈奴人貪得無厭,收了財帛還不夠,還要每年入侵,我漢朝不得不派兵反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之前隻是小試牛刀,收複失地而已。
以後再犯,就不是收複失地這麽簡單了。漢軍會出塞作戰,斬草除根,嚴懲不殆。
右賢王部就是例子。
伊稚邪跑得快,要不然第一個被收拾的就是他。
你們以為在塞外就安全?錯了。隻要漢朝天子想滅你,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一樣逃不掉。
現在,我大漢天子悲天憫人,想和你們重歸於好,派我們來談判。
希望你們能抓住這個機會,不要錯過。
下一次來的,可就不是我和一個天武士了,而是由天將軍率領的成百上千的天武士。
你們自己掂量掂量,有幾分勝算。
匈奴人被東方朔唬得一愣一愣的,明知他在吹牛,卻不敢說破。
他們也清楚,漢軍真來,滅休屠部是輕輕鬆鬆的事。
東方朔嚇住了匈奴人,話風一轉,又請匈奴人說說,你們想象中的好日子是什麽樣的。如果談判,你們想要什麽樣的條件。
匈奴人來了精神,七嘴八舌的說起了自己的願望。
東方朔一手端著酒杯,一手提著酒壺,在帳中來回踱步,自斟自飲,同時讓幾個通譯同時翻譯給他聽。
等匈奴人都說完了,他開始點評每個人的理想。
眾人驚訝的發現,他居然記住了每個人的話,一句不落。
就算有些差異,也是翻譯的問題,核心要素一個不錯。
這一下,匈奴人都震驚了。
他們剛才說得熱鬧,幾個通譯都有些忙不過來,東方朔居然全能記住?
這也太神了。
匈奴人再一次認清了現實,眼前這位身材高大的漢人使者不是人,真的是神。
他不僅文武雙全,而且有非人的智慧。
這絕對是天神下凡,來拯救休屠部的。
休屠王起身,恭恭敬敬地向東方朔行禮,請求指點迷津。
趙延年在一旁看得清楚,也不禁暗自咋舌。
匈奴人沒有文字,曆史以歌謠的形式口耳相傳,傳承者需要極強的記憶力才能勝任,各部落的大巫師就是其中的典型,他們的神聖性有一半來自於對天命的掌握,有一半來自於超強記憶力承載的曆史。
這一點和華夏傳統中的聖人類似。
聖字上部就是左耳右口。
東方朔的驚人記憶力,讓他與匈奴人的大巫師比肩,獲得了毋庸置疑的神聖性,說服力倍增。
這廝天生就是個說客啊。留在長安有啥用,當小醜麽?就應該四處出使,宣揚大漢天威,唬得這些蠻夷心服口服,跪地稱臣。
驚訝之餘,他又有些得意。
這次帶著東方朔出使是對的,解鎖了一個新英雄。
別人的命運怎麽樣,他不敢說,東方朔的命運絕對會因為這次出使而改變。
喜歡大漢兵王請大家收藏:()大漢兵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